“原典”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古句新解”
言论愈多,离道愈远,反招致败亡,倒不如守着虚静无为的道体呢。
人生在世,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就糊涂,该聪明时就聪明,小事糊涂,不要耍小聪明,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
春秋时,齐国有位智者叫隰斯弥。当时当权的大夫是田成子,颇有窃国之志。
一次,田成子邀他谈话时,两人一起登临高台浏览景色,东西北三面平野广阔,风光尽收眼底,唯南面却有一片隰斯弥家的树林蓊蓊郁郁,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隰斯弥在谈话结束后回到家里,立即叫家仆带上斧锯去砍树林。可是刚砍了几棵,他又叫仆人停手,赶快回家。家人望着他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颠三倒四的?隰斯弥说:“国之野唯我家一片树林突兀而列,从田成子的表情看,他是不会高兴的,所以我回家来急急忙忙地想要砍掉。可是后来一转念,当时田成子并没有说过任何表示不满的话,相反倒十分的笼络我。田成子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他正野心勃勃要窃取齐国自立,很怕有比他高明的人看穿他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把树砍了,就表明我有著察微知的能力,那就会使他对我产生戒心。所以不砍树,表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有小罪也可避害;而砍了树,表明我能知人所不言,这个祸闯的可就太大啦!”
所以古人说:洞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说的就是精于察人而产生的副作用,即“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而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这也可说是古人在辩证法上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