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10242400000028

第28章 尊重别人,切勿妄自尊大

“原典”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万章上》

“古句新解”

朋友之间,必须平等往来,互相尊重。不可倚恃自己的年长,不可倚恃自己的高贵,不可倚恃自己兄弟的权势而去跟人家交友。交友的真谛,在结交对方的德行,不可有所倚恃,否则就不能取得对方的友谊。

朋友的交往也是孟子所说的五种人伦之一。孟子认为,朋友应当以诚信相交往,而不可以有利用对方的企图,否则友谊就不纯粹。一旦成为朋友,就要彼此放下身段,平等地以道义相交往,不可有高下之分,这样才能达到相辅以仁的目的,友谊也才能长久。

眼高于天、目中无人不但不能引起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让别人讥笑,看不起。因此,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不可一世,而且咄咄逼人。这归咎于他父亲对他的行为过于纵容,从来不教训他,反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了。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诚恳的言语,规劝了他一番。那位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将从此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是有限得很,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富兰克林听了之后,大为感动,对自己的过错深感内疚和不安,从此决意痛改前非,处事待人懂得了尊重别人,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有损别人尊严的事。最后,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转变为一个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

人与人是平等的,因此,与人交往,切忌妄自尊大,那样只会使许多人都不愿意与你接触,从此你不再有朋友,只能孤寡一人。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意思?你还能做成什么事呢?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你又拿什么来建立你的人际关系呢?

为人处世时,应和和气气,对于有损别人面子的事情或话一定不要做、不要说,只有这样,当求别人帮忙时,自己才不会被拒绝。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结局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奇袭,兵败地失,并被人割了脑袋。

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关羽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又何必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呢?

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性命。

权势地位财富都是外在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一定要端正态度,对人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有一次,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去修车,一名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工接待了他,车修得又快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进一步和女工接触,便问她道:“你喜欢看电影吗?”

“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回答说。“车修好了,您可以走了,先生。”女工接着又说。

洛依德有点依依不舍,问:“小姐,你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我有工作!”女工毫不迟疑地拒绝了他。

洛依德依然不死心,又追问道:“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当然知道,您一来我就认出了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女工平静地回答。

“既然如此,你为何对我这样冷淡呢?”洛依德问。

“不!先生,您错了,我没有冷淡。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您就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一样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女工的一席话使洛依德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身为万众追捧的影帝,他感到了自己的浅薄。

人与人是平等的,并不因为你比别人闪耀夺目,就让所有的人对你刮目相看。因此,想要让自己有个好人缘,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首要的一条就是不可妄自尊大,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尊敬他人、关心他人、真诚地对待他人,努力地巩固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