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10206200000031

第31章 “党群共建”夯实工作基础

中共黑龙江省鸡西市委组织部

编者视点

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是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力的有效方式。鸡西市在筑牢基础、构建体系、激发活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实现了党群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互动双赢。

鸡西市在非公企业发挥党群共建优势,推动党的建设和群团建设“同频共振”,实现党群工作与企业发展互动双赢,助推了非公企业发展壮大。2011年,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9.7%,完成税收占全市的68.6%。

理清思路,筑牢党群工作基础

针对部分非公企业党群组织沟通不够、力量分散,导致工作影响力、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党群共建、整合资源,联动共赢、释放活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多方入手筑牢党群共建基础。

抓制度保证。制定在“两新”组织实行党群共建的意见,由党组织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开展工作,收到了“凝聚力量、提升效率,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效果。

抓体制转变。依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了市直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形成党群共建统筹发展的工作格局,做到党群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

抓组织覆盖。通过强化指导帮建、落实责任包建、健全机制促建等方式,大力推进党群组织组建。2010年以来,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5个、工会组织603个、共青团组织1216个、妇女组织112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群团组织同步覆盖。

把握关键,构建党群工作体系

牢牢把握领导配备、运行机制、阵地建设三个环节,努力构建非公企业党群共建工作体系。

推行交叉任职,实现党群领导双向进入。在组建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时,提倡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或班子成员兼任工会主席,符合条件的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工会委员兼任团组织、妇女组织负责人,实现党群机构设置集约化、领导成员配备精干化。全市选派264名懂经营会管理的党群指导员,负责指导党建和群建工作。

搭设互动平台,实现党群工作联动运行。推行非公企业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党群议事、群团负责人列席党组织会议等制度,建立了党群工作同研究、同决策、同部署、同落实推进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黑龙江恒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与群团组织提出工作效率“零延误”、工作质量“零差错”、工作服务“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廉政建设“零违纪”的创争目标,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2011年,公司产值达到3亿元,实现利税1730万元,社会贡献率在鸡西建筑行业名列前茅。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党群阵地共建共享。党群组织工作经费共同筹集、活动阵地共同建设,促进党群工作资源配置优化,使“党群之家”成为集党员教育、职工教育、科技教育、技术研讨、文化娱乐、代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活动阵地。鸡东县宝泉无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协调公司将党群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公司先后投入120万元建设党群工作活动场所。

强化功能,激发党群工作活力

从创新载体入手,凝聚党员、群团成员的智慧和力量,促进非公企业和谐发展。

主动介入,在管理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发动职工开展“金点子”、“献计会”、“创新管理项目征集”等主题活动,党群组织积极参与企业长远规划、项目引进等重大问题决策。2010年以来,共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2394个。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在党群组织的建议下,成功收购完达山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其改造,使公司成为环保节能、循环经济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设岗定责,在生产经营中发挥骨干作用。将“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进行整合,设立管理标兵岗、技术先锋岗、安全示范岗等,开展党群设岗定责活动。目前,参与党群设岗定责活动的党员、工会会员、妇代会成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达5000余人。2010年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党员、工会会员、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承担技术革新项目469项,为企业增加效益1.2亿元。

沟通协调,在促进和谐中发挥纽带作用。以关爱职工、实现双赢为切入点,发挥党群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起职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渠道。2010年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党群组织共化解劳资纠纷127件,协调出资人为职工做好事实事3038件。2011年,有9家非公企业荣获全省“劳动和谐关系企业”称号。

培育典型,在塑造企业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探索建设企业文化与开展党群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充分利用群团组织活动多、联系群众广等优势,坚持以“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为载体,强化党群组织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引领和指导,帮助非公企业“塑魂”。先后培育了黑龙江恒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鸡西德元电器有限公司“科学管理,决不疏忽万一;诚信服务,宁愿损失一万”、鸡西新玛特公司“无微不至、无限发展”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以先进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