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28

第28章 万事莫贵于义

“原典”

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古句新解”

墨子说:“天下万事万物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重要可贵的了。”

墨子对“义”给予高度评价,他提出:“万事莫贵于义。”墨子为何会对“义”作出这样高的评价呢?他心目中的“义”又究竟为何呢?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下简单探讨。可以说,墨子对“义”的理解不同于先秦诸家:首先,墨子认为“义者,利也”,将物质利益作为“义”的具体内涵的重要方面。但是,“利”又有私人之利和国家万民之利的区别,显然不是所有的“利”都可以包含在“义”之内。其次,墨子指出“义者,正也”,认为“义”是“正”,是正义之利,也就是有利于他人之利,将纯粹的个人之私利排除在“义”之外,从而与那种狭隘的自私自利的个人功利主义划清了界限,即墨子所言的“义”是利国、利民、利天下的“公义”。

也正是这种“公义”才能起到富国家、治刑政、安社稷的作用,因而被墨子称为“天下之良宝”,乃至认为“万事莫贵于义”。因此,在墨子看来,如果对天下万民有利,则生不足重,死不足惜。现实中,墨子也正是亲自以“摩顶放踵”的实际行动来诠释着他的理想和信念,为了行“义”就应该有一种超越生死、宁愿粉身碎骨的大无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情怀。并且以此来教育弟子,而墨家弟子也没有辜负墨子的期望,当真做到了为“义”而舍生忘死。一般的人认为天下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而墨子却认为生命在“义”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义”才是最为重要的,“万事莫贵于义”。

成功的终极意义不在于个人生命的幸福和利益的巨大。并且,它也不由自己对自己的生存意义给予评判。个人不能离开他赖以生存的群体,不能离开由这些群体所构成的社会;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由他人、社会给予评判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时刻不能脱离集体、社会;个人必须为大众、为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奉献自我。一个人只有超越自己生命的狭小圈子,而热心投入到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受全世界敬仰的德兰修女,由于和英国平民王妃戴安娜的死期接近,所以有人将她们二人相提并论,但她们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德兰没有戴妃的风华绝代,她个子瘦小,相貌普通;她有的,是一颗美丽的爱心。戴妃在卫生、安全的医院里和艾滋病人握手,会有记者拍下照片刊登在报刊杂志上。让人歌颂她的爱心;可德兰却不知多少次在污秽、肮脏的街道拥抱那些患皮肤病、传染病,甚至周身流脓的垂死病人,把他们带回自己的住处,照顾他们,安葬他们,让人们享受她的奉献。

很多人一谈到德兰修女,都说她是个伟大的人,和她相比,自己实在太渺小了。可德兰修女却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

程婴救孤的故事流传已久,想必大家都听过。

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唯一的幸免者,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怀着孩子,躲在宫中藏起来。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偷生?”程婴说:“赵朔之妻正在怀孕,若生下来的是个男孩,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雪恨,若是个女孩,我就彻底失望了,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

不久,赵妻就分娩了,在宫中生下个男孩。屠岸贾听说了,立刻带人到宫中来搜索,却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母子俩逃脱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公孙杵臼说:“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于是,公孙杵臼假扮医者入宫看病,用药箱把孤儿从宫中偷运出来,交给程婴。程婴含泪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起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屠岸贾闻之,率兵来追。程婴假作无奈从山中出来说:“程婴不肖,无法保生赵氏孤儿。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将军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诉你孩子的藏身之处。”屠岸贾答应了。程婴领路,终于找到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

公孙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他一边骂一边佯装乞求:“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屠岸贾当然不允。程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十五年后,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景公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此时,孤儿已成少年,名叫赵武,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其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

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想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绝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听过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程婴的“义气”所感动。其实在他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义举背后,更散发着人性良善的光辉。试想一下,如果程婴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就不会念朋友之谊,想要抚养赵朔的孩子;如果程婴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在使用调包计的时候,完全可以找别人的孩子当替死鬼。但是善良的他没有这么做,在他的心里,除了责任,就只剩下了对朋友的义。

俗话说得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从社会中索取了多少,而更重要的是你为社会奉献了什么、贡献了多少。

万事莫贵于义。自古以来,“义举”的故事不枚胜举。谱写成了一部壮丽的诗篇,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总之,我们应该从墨子利天下的精神中受到鼓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大众、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奉献自我,在为他人谋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