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27

第27章 大爱无疆,爱满人间

“原典”

墨子曰:“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

“古句新解”

墨子说:“爱人,必须普遍地爱所有的人,然后才算是爱人。”

这是墨子对“兼爱”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即“兼爱”作为爱人的方式,就是普遍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兼爱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敬爱,更是要求每个人要有爱天下人之心,也就是说,要有一种博爱的精神。

如果只是爱一部分,或者极少数人,那就不是爱人,就不是“兼爱”。这句名言充分反映了墨家主张“兼爱”思想的普遍性和彻底性,体现了他们渴望天下人人彼此相爱相利的最美好的愿望。

显然,墨子所谓的“爱人”是爱普天之下所有的人,大爱无疆,“兼爱”是不分亲疏贵贱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爱、平等的爱,比儒家所倡导的建立在亲情、血缘基础之上的等差之爱更富有博大、平等的精神。

人生在世,说长,悠悠数万日,遥遥无期;说短,匆匆几十秋,弹指一挥间。要想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们就必须选择博爱。选择博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就是选择把自己的整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

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兼爱天下,没有什么益处;我不爱天下,没有什么害处。功效都还没有达到,您为什么只认为自己正确而认为我不正确呢?”

墨子说:“现在有人在放火,一个人捧着水要去灭火,另一个人拿着火苗要去助燃,都还没有做成,你认为这两个人谁是对的呢?”

巫马子说:“我认为那个捧着水要去灭火的人用意是对的,那个拿着火苗要去助燃的人用意是不正确的。”

墨子说:“我也认为我的用意是正确的,而认为你的用意是错误的。”

“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墨子认为,不相爱是社会混乱的最大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使社会达到安定状态。虽然墨子这种反对贵族等级观念的理论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但它的进步意义在今天仍不过时。

墨子的“兼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博爱。当前和谐社会的理性原则是发展人、尊重人、关爱人,而这一切都要以博爱的胸怀为基础。

博爱包括五心,即爱心、谦卑之心、赞美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爱心。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则是好人;爱自己的敌人、爱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则是伟人。一条爱心之旅,大家用一颗真诚的心,互相扶持,彼此都能走出生命的坎坷,走向生命的精彩。

谦卑之心。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别人身上总能发现胜过自己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勇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提高。

赞美之心。真诚赞美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真诚赞美那些伤害过你的人的美丽,爱就会在赞美中诞生,友谊就会在赞美中产生,亲情就会在赞美中升华,宽容亦会由此而生。

包容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包容自己的缺点,接纳自己的短处。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从自己做起呢?

感恩之心。感谢父母,他们把我们养大;感谢老师,他们教予我们智慧;感谢朋友,在孤独时他们相伴左右;感谢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生命因他们而精彩;感谢生活,它引导我们去理解、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碰到的人,都有爱和被爱的相互责任,我们怎样为他们树立爱的榜样,将会对他们如何去爱别人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我们表达爱心的时候,别人会看着我们,甚至把我们当做学习的榜样。

我们会问:“谁可以当我们的好榜样?谁是我们最应该仰慕的对象?”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中找到他们,也可以在开放和诚实的心态下遇见他们,我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们。

南丁格尔舍弃了财富和舒适的生活,去追寻她心中深刻的需求。她被一种要去照顾千千万万个人的使命所驱使,要去分担他们在她身边死亡的时候所经受的绝望情绪和恐惧。最后她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敬仰的“白衣天使”之母。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有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人与人之间相爱是人际和谐、团结、协作的前提,也是社会、团体、组织和谐的前提。人与人相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是进行文明自律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一位名人说过:“天没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许多花钻出冰雪绽放;人情不暖,内心先暖,所以我们才能在乱世做一剂清流。”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经络,没有爱,世界将再度毁灭。爱没有疆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善心,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爱的花瓣将会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