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火炮之库
10072400000036

第36章 最早的火炮

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出现导致了火药武器的诞生。唐末宋初时已利用火药制成了火药箭。继后在石炮的基础上,把火药制成容易发射的形状,点燃后,代替石块,由抛石机发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曾在战争中多次使用。至元代,进一步发展成金属铸成的火铳。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1332)用火铳是现存最早的金属火炮。它重694千克,长353厘米,铳筒中都盖面镌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三行铭文。火铳口径为105厘米,象这样大的口径,显然是不能端着发射的,而铳筒尾部两侧各有一个约2厘米的方孔,两个方孔的中心位置,正好与铳身轴线在同一平面上。这就表明,只要通过方孔穿上一根铁栓,就可以将火铳固定在木座上。如果在火铳前端的木座上加垫木楔,则使铳身能在较大范围内俯仰,可以命中远近不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