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威(Wavy Gravy)原是美国60年代知名的嬉皮士,Gravy Stain是肉汤汁洒在衣服上留下的痕迹,Wavy Gravy Stain此处语带双关。
我是X代人,按照法律规定必须申明我讨厌60年代。我不想假模假样地发表高见,说自己对披头士音乐、约翰·F。肯尼迪美国第35届总统(1961~1963),1963年被暗杀。、马尔科姆X马尔科姆X(1925~1965)是美国20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黑人运动的积极领导人之一,他提倡黑人自尊、经济独立,主张通过武力为黑人赢得政治身份,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非洲美国人人权运动激进分子,1965年一次演讲中遭到暗杀。马尔科姆X认为在美国,黑人原有的非洲姓氏已经被剥夺,在摆脱白人强加给黑人的姓氏并重新找到自己的“灵魂的姓氏”之前,黑人的姓是未知数,所以他宣布自己姓X。、越南或小提姆美国艺人赫伯特?巴金汉姆?华瑞(Herbert Buckingham Khaury)的艺名,到60年代初,由于在自己的曲目当中糅合了奇特的现代歌曲而走红,成为盛极一时的“格林威治村”乐坛乐迷们崇拜的偶像。知之甚多。我只想考察生活指导手册一类的书籍主要取得了哪些进展。
1962年海伦·格利·布朗出版了《性和单身女孩》,随即招来一片咒骂。由避孕药带来的性解放当时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给布朗那一番评论提供具体背景,50年代威廉?C。迈宁格出了一本书,书中大力推荐道:关于晚上如何道“晚安”存在很大分歧。男孩认为,女孩希望有人亲吻她们并道“晚安”。而女孩则认为是男孩希望有人亲吻他们以后向他们道“晚安”。和男女孩之间的其他事情一样,这样的事一般也是由女孩来作决定,因为她们控制着局势。这似乎不够公平,但事情就是如此。
在《性和单身女孩》一书中,布朗这样写道:结了婚的女人把性生活当做一杆枪来用简直太讨厌了。按照传统的婚姻契约,丈夫给了她姓、一个家,使她有了收入,又给她的孩子当父亲,她理应知恩图报,和丈夫尽床笫之欢。如果丈夫不给她买起居室用的椅子她就吝啬自己的身体,丈夫就完全有理由打纸牌的时候输掉租房子的钱。而单身女人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让男人娶她或者让男朋友善待她,却又这样经常性地拒绝男人,这样的女人就太愚蠢了。
社会教育影片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他们认为一部影片要想获得成功,首先思想意识必须纯洁健康得无懈可击。二是他们的婚前性观念(他们绝不允许)立场坚定、毫不动摇。当社会生活发生较大震荡时,他们所宣扬的婚姻观很快就落伍了。他们想在十分钟之内解决复杂问题,但并不奏效。有了美国广播公司播出的课外特别节目,我们现在知道,有些话题比如厌食和虱子等等,需要研究至少一个小时。
60年代大部分时间人们被性冲昏了头脑。1969年,《性感女人》以J作者署名发表了,大卫?R。鲁本也出版了自己的经典作品《你想知道但羞于启齿的性生活内外》。这些书当然贻笑大方,但卖了上百万册,而且对公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年代灌输的陈腐刻板的婚恋观很难彻底摆脱,所以不是任何男人都能从容自如地应对60年代婚恋观的剧烈变化。在注重个性自由的60年代,已经看不到50年代对个性的普遍压制了,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50年代的单身汉生活在舒适的角落偏安一隅,但顷刻之间他们安宁的小天地就坍塌下来,变得一片混乱。50年代的男性气概好比好莱坞制作出来的一个西部小镇,表面上宏伟华丽,里面空空如也,只有2×4的柱子支撑着。
女性的解放意味着过去不经风雨的女人们在事业上突飞猛进。姑娘们现在进入了大企业,靠近了社会歧视女性的人为障碍――玻璃天花板(她们还得用温代科斯清洁剂来擦洗),所以女人们完全可以坐等如意郎君送上门来,最差也能等个中等偏上的男人。《性感女人》肆无忌惮,公然谈论女人的某些具体要求(如第十章:“怎么预测男人是不是床上能手”),真能应女人的不时之需,不过它也是潜伏在袋子里的魔鬼。海伦·格利·布朗居然敢取笑我们男人(“有些男人献吻献计时就像侵略军一样善用伎俩”)!人们开始严肃看待那些查尔斯·亚特拉斯20世纪美国最知名的健美男子,1928年和查尔斯·罗曼共同创建查尔斯?亚特拉斯有限公司,以邮寄方式推销健美健身教程。查尔斯·亚特拉斯广告出现在很多连环漫画和杂志中,成为美国通俗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偶像之一。的广告,如何趋时成了人们自始至终的追求。自愿结婚的男人出现了,真是破天荒。
更糟糕的是,我们发现太空时代的单身汉卧室遭到白蚁的侵害。《花花公子》思想和卢梭的性善论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哲学家和作家,主张人的本性是好的,但被社会腐化了。其著作有《民约论》和小说《爱弥儿》。有一定差距,和大卫·奥格维David MacKenzie Ogilvy(1911~1999),著名的广告商,被誉为“广告之父”。他提出的以诚信爱人为宗旨的广告信条成为当今优秀广告公司运作的参考准则。却更加接近。海夫关心我们钱包的大小,而不是我们思想境界的高低。具有男人气概仅仅意味着拥有最新唱片和音响设备。我们不再是世外桃源里的单身汉,我们只是消费者而已,物欲已经压倒了一切。
70年代多少是个失败的年代。迷惘动荡的60年代使人们认识到他们需要一条基本信条,这样自己的生活才有意义。于是,埃里克?韦伯1970年的作品《如何轻轻松松认识女孩!》应运而生。韦伯是个内向腼腆的男人,他想采访一些“相貌奇特”的女人,他美其名曰“25个罕见的女人”。“她们打扮入时,举止自如,言谈诙谐,开朗健谈——是那种你不惜一切代价穷追不舍的女人。”
他的做法很简单。他问这些女人像韦伯这样的男人(既没钱又没长相)怎么才能不费气力结识这些优秀的女人。接下来韦伯用她们的回答作为这本书的基础,讨论了结识女人的艺术。他自费出版了研究结果,又从《全国讽刺作品》和《顶楼》里引了几段广告,他的书就卖到了一百万册。
真是这样。
《如何轻轻松松认识女孩!》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至关重要:这本书宣称愿意花50美金来追查一本非法复印本。还有一点可能更重要,这本书描述了我们一向认为稀松平常的事情:轻轻松松认识女人。韦伯将这一过程定义为“不经第三方介绍认识女人”。请记住,这本书创作的时候单身酒吧还是新鲜事物。韦伯如此这般,交待了该书的创作背景:“20年前如果你认为不可能认识一位陌生女孩,你可能是对的……但那时避孕药、迷你裙、露脐装还有性革命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还没有出现。”
对单身男人来说,这既是一大进步,又是一大倒退。另外,这本书使结识女人的机会成百倍增加。但如果你生性腼腆,羞于见人,你就没什么优势了。那个时候,男人见到女人一般都要经过上面提到过的“第三方”。而且很多情况下即使非常不善交际的男人也能从中有所收获。或者用韦伯的话说:“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只要有人把女孩介绍给他们,大部分男人就知道如何对付一个女孩。如果你上霍顿斯阿姨(媒人世家)家去,碰巧隔壁家丰腴可爱的女孩也过来串门,你们就自然而然地认识了。”
《如何轻轻松松认识女孩!》真是我们不可思议的传家宝。在“如何显得性感”一章,韦伯建议弄一个衣柜,用来炫耀你所有的家当:“(试试)喇叭裤、英国靴子和大领带。穿上紧身衬衣,或者粗蓝布工作服,或者帅气的马甲。外表要惹人注目。衬衣最上面的扣子不要扣,还要戴上新式的无边眼镜。”
要挑韦伯的刺简直太容易了。我承认《如何轻轻松松认识女孩!》是第一部带惊叹号的畅销书。书中大部分建议今天仍然适用,所以我猜当年发表的时候肯定不乏新意。韦伯教导男人说,个性才是男人的最后一张王牌,比长相更加重要。要做有个性的自我,要微笑,要酷,要让她快乐,做事要漂亮。最重要的是,“女人有了性冲动”一章向我们透露了那个时代天大的秘密:“下一次你优柔寡断,不知道要不要轻轻松松认识某个女孩时,一定别忘了她可能很久没有和男人上过床了,可能有了性冲动,强烈的性冲动,而且不迟不早,正好在你需要的时候。”
这本书性内容泛滥成灾,后来30多年里的图书在这方面有所收敛,令人振奋。在“怎样让女人轻轻松松认识你”一章,韦伯写道:“即使妇女解放运动形成一时风尚,普通女人接近陌生男人时总感觉自己是个卖淫女,这一点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改变。”今天我们对这本书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这本书对男人的进步可谓起到了奠基作用。它稍加修订后一直卖得很好(《如何轻轻松松认识女孩!》还出了2000年版)。
新的婚恋规则反映了我们新的精神状态,男女双方“执子之手”的单纯动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宣告了一夜情缘的时代即将到来。如果男人对9个小时或不到9个小时的男女关系感到厌恶或恐惧,那么这一新的变化就可能给单身男人带来新的问题。
我们都很熟悉一句口头禅:“天涯何处无芳草。”韦伯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男人阴谋集团,并使其合法化。这个集团采用“随抓随放”的办法四处搜罗年轻女子。这办法捉大麻哈鱼和鳕鱼可能管用,但不一定对所有女人都奏效。我相信70年代鱼钩、鱼线和铅坠之类的把戏太多,引出了格洛里亚?斯泰纳姆美国20世纪下半叶女权主义运动领袖,创办了《女士》杂志。的妙语:“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鱼儿需要自行车。”
一句话,我们在自吹自擂。
这不全是我们的错。我们忍受了50年代的性压抑,又勇敢经受了60年代(锡塔琴音乐、亲密交谈、长寿糙米的年代)自由恋爱令人不快的余波,所以听到短暂而猛烈的偎依和拥抱就不免心动。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接受韦伯的理论,但我们都无一例外地付出了代价。没本事轻轻松松认识女孩的男人总能碰到情场能手提醒自己如何无能。1978年,《疯狂》杂志这样的文化权威发行了每分钟45转数的伸缩盘,叫做“理解”。解说部分这样宣称:理解,理解我告诉自己我能理解,我该理解,从这个理解过程中我现在理解了,人人都理解,就是我不理解。
不知情可能是一件好事。
70年代末随着《海鸥乔纳森》理查德·巴赫1970年发表的中篇神话小说,讲述一只海鸥学习飞行,了解生活,宣扬自我完善、自我牺牲精神。一书问世,这种廉价的平装生活指导手册的时代进入低谷,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不错,像《恨女人的男人》和《爱男人的女人》《真正的男人不吃乳蛋饼》,美国女演员波姬?小丝的《自己来》之类的书都是80年代出版的,但有关性的建议已经鸟枪换炮,有了新的载体了。顷刻之间,口音不纯的古怪的侏儒(鲁斯博士)世界著名的性病临床治疗专家,身高不足1.5米,整天面带笑容。,电脑制作、存储在软盘上的马特·弗尤扮演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活跃的美国演员,主要擅长喜剧和科幻片,美国一流播音员。的电脑合成形象马克斯·海德罗姆电脑制作的形象,声音由电脑合成,最早在音乐片中使用。由马特·弗尤扮演。开始讲授避孕套使用方法。人们似乎更喜欢聪明伶俐的主持人,比如多纳赫、默顿·多妮、萨利·耶西·拉斐尔和格拉多·瑞沃若侃侃而谈时代的敏感话题。偶尔还有讲座。
80年代最流行的生活建议小册子教人们如何摆弄厄尔诺?鲁比克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1974年发明了机械益智玩具魔术方块,简称魔方。80年代风靡一时,至今不衰。发明的讨厌玩意。谁要是想得到情爱指导就得在字里行间仔细推敲。《你也能玩魔方》里,13岁的魔方玩家帕特里克·波塞特故弄玄虚地建议:“要是你的魔方转得不灵了,就把它拆开,上点矿油,比如凡士林。”
虽然出现了以爵士乐伴奏的健身操,也出现了为赢得女演员朱迪·福斯特的芳心而刺杀里根总统的约翰·欣克利,但总体而言80年代一无是处,因为那时的音乐(休·路易斯)太难听,各种新发疾病(艾滋病,雅皮士症)骇人听闻,影视表演(史蒂夫?加顿伯格)更是糟糕透顶。
更糟糕的是,80年代的单身男人形成了一种亚文化,他们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无能和失败而苦中作乐。随着第二代苹果计算机1977年开始销售,IBM个人电脑1981年进入市场,这群呆子开始蠢蠢欲动,等到迪斯尼制作的科幻影片《仪器》1982年公开上映时已经形成声势,到1984年《书呆子复仇记》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时,单身男人亚文化已经取得了合法地位。
这些前辈们虽高瞻远瞩,却声名不佳,所以现在的大多数单身男人仍然身受其害,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单身男人圈子里的恶习也就陈陈相因,蔓延开来。如果你是个80年代一事无成的单身男人,人们就有理由认定你沉迷于城堡、恶龙或雅达利2600游戏中玩物丧志。
对这些呆子的口诛笔伐就此开始。脑子不呆的人更具有领袖气质,更睿智明理,体格更好,力气更大,但这些穿着文具袋的呆子们反应敏捷,能一语中的,而且有大把大把的钱财。这次战斗直到1993年才算硝烟散尽。这一年,《连线》杂志从中斡旋,使书呆子文化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文字也更吸引眼球(哪怕纯粹看不懂意思),鏖战双方才签署了一项停火协议。“怪人”的雅号也流行开来,随后出现了古怪的流行语和其他可笑的前后矛盾的说法。这些怪人为了得到随心所欲、放手工作的自由和大量有利可图的优先认股,他们情愿蜗居一室,耐心地等着因特网火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