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楹联
9795000000008

第8章 楹联与中华文化

(一)阴阳二元之哲学观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中国道教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性,有着莫大的渊源和一脉相承关系。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正所谓“太极判以成乾坤,乾为父,坤为母,肇造乾坤祖杰;两仪分而为阴阳,阳属天,阴属地,胚胎天地元神”。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阴阳二元观表现在中华民族共性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平衡,追求对称,以及对“成对成双”形式事物的执著和迷恋。

古时儿童发学启蒙,必读经典之一是《笠翁对韵》,从“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到“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就是这种追求平衡、追求对称的阴阳二元哲学观,楹联艺术渗透入微的民族特性文化标本。

(二)楹联与汉字

世界文学之林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国都有,唯独楹联非中华不能为,因为楹联是汉字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智慧凝结。与楹联比较接近的是西方的两行诗(couplet)。两行诗是每节(stanza)两行的诗体,通常须押韵。然而,论起楹联中的连绵对、玻璃对、析字联、回文对等等特殊形式,若非对中华文化造诣臻于化境,对汉字形、音、义的了解出神入化,是怎么都无法真正领悟其精妙所在的。

试举杭州西湖孤山亭楹联为证:“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试问,如何以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国语言文字来表达出这种微妙的诗情画意?且不说英文“山水”Landscape与“晴雨”Rain or shine,从字数上、音节上都无法对称一致,单是字面上的曲曲折折重重叠叠就难以做到,更何况表达出其中山明水秀、桃红柳绿的丰富内涵?

作为华夏文化符号的汉字特有的偏旁部首、单字单音节为楹联的对仗工整、平仄错落有致、入目清新雅致提供了客观的语言土壤。以方块字、单音节为特征的汉字系统兼有象形、表音、表义功能,形声兼备,内涵丰富,可以用最少文字,传递最多信息。楹联充分发挥了汉字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楹联文学。

一副标准的楹联最本质的灵魂乃是“对仗”。用口头表达时,它是语言对仗,书写出来时,它是文字对仗。我们定义“对仗”这一概念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合,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的单字单音保证了这种数量与音节上的一致和对等。汉字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有平仄错落铿锵之美。平对仄,相拗相合,使得汉语的各字与各字之间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他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正是这种造型上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匀称美,无论横写还是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因而,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能够产生楹联这种精巧的文学形式,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三)且开方寸容天地——中华艺术之集大成

中国楹联由骈文和律诗移植而来,作为从中国古典文学中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因其语言精炼、生动活泼而广泛流传,被称为“诗中的诗”,形成了博采众长、包罗万象的独特体裁,继承了传统文化雅俗共赏、优美灵动的基因,可谓中华瑰宝,国学明珠。

而所谓“楹联”,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从被后蜀君主——书法家孟昶首开先河之日起,就与书法有着天然的联系。一副佳联必须借助于书家之笔,在观感上方能引人入胜,流传千古;而一个书法大家需要摹景状情、言志抒怀时,最好的载体也莫过于楹联了。这种楹联艺术,侧重文学创作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即用书法把如诗词般典丽雅致的句子书写出来,有时也将雕刻艺术融合进来,即把书写好的联句雕刻在石质和木质的楹柱上,形成石刻或木刻的楹联。如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隶书联:“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彝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贴,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以邓氏劲健峭拔、古朴超逸、别具风神的隶书来表现,倍感魅力无穷。

中国的建筑艺术注重对称,追求和谐、画龙点睛,从外在上讲,楹联正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宫殿、园林、厅堂等建筑物上,正如我们如今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所见:每一棵历尽沧桑的树木,每一片饱经风霜的砖瓦,仿佛都向我们展示着过往的历史和风流。而镌刻廊柱、门厅之上含意隽永、韵味悠长的楹联,更是给人以不尽的感怀与回味;从内在讲,楹联在庙宇高堂、园林景观中的广泛应用,似乎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楹联渲染景物、启迪情思的内容主题中,我们也可以从侧面考察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方式,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审美取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独特魅力。言辞优美、寓意深远的楹联往往和精美的建筑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楹联还从历史、政治、经济、哲学、造型等诸学科,汲取多种文化的精粹和养料,成长为艺苑中的一枝奇葩。相比中国文化史上的其他艺术形式,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不随历史的兴衰而湮没,不因时代的发展而停滞,从单一的门类——春联,发展成一种综合文化,从王侯将相流传到贩夫走卒,从宫廷苑囿延伸至街头巷尾。且开方寸容天地,何待千秋费评议。中国楹联,不愧是历史长河中最为圆融坚韧、历久弥新的中华民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