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9791700000063

第63章 天文历法(9)

当月亮和太阳正好分处于地球两边的时候,这个月亮最圆的时刻叫做“满月”,也叫做“望”,通常就把包括真正的“望”这一天全天叫做“望”日,或者简称为“望”;当月亮正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的那一天,人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一天就叫做“朔”,在天文学则是指月亮的黄道经度和太阳的黄道经度正正相符合的那一瞬间。

天文学家把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长度叫做“朔望月”,藏历中称之为tshes-zla,也可译为“太阴月”。多年的观测表明朔望月的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即29.5306日,这是制定历法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初步可暂时粗略地记为二十九天半。

阳历的来历

阳历计时是根据太阳运动周期性规律而制定的,它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

阳历里虽然没有二十四节,但二十四节在阳历里有对应的月、日,因此不能说二十四节是阴历的特征。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计时法应该属于阴阳合历。

现在世界各国的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因此阳历是个类名,不是专名,不能反回来说阳历就是公历,“公历”只是我国古人取的名字。

阳历科学依据

阳历是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因此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创立的。为了协调历法年与回归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采用,所以又叫公历。

阳历的每一个历年都近似于回归年,每一个历年中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例如春分点永远在3月21或22日,不会有大的出入。

由于一个回归年的十二等分约为三十天半(30.4368日)近似二个朔望月,所以阳历把一年也分为十二个月,实际上阳历里所谓的“月”,只是个与朔望月无关的空名而已,与月亮圆缺的变化周期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根据阳历的日期,我们无法知道月亮的朔望和上弦、下弦,但根据阳历的月份却可比阴阳合历更准确地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闰月、闰年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叫做闰年。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为何有闰年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所以每四年于2月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虽然是4的倍数,也是平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闰月的来历

农历中的闰月是为了调和农历年与回归年的矛盾而设置的。

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长度,时间为365.2422日,农历年是按照阴历计时的,时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了10.88天。我国古代人为了使月份的变化和季节变化吻合,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经天文观察和计算,提出了科学的闰月方法,即每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这样农历年和回归年的长度只差0.0892天。置于农历润哪一个月,这还跟二十四个节气有关。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也保证了公历和阴历都能运用,两全其美。

黄历与皇历

我国在西汉以前,使用过六种古历法。有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其中皇帝历最为古老,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

后来的黄历,人们在里面掺杂了很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有着浓烈的迷信色彩,黄历成了旧历书的代名词。历代的皇帝都很重视历法,9世纪初的唐朝皇帝曾经下令,历书必须经过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只能由官方印,不准私人印,故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关于“皇历”,据说还与宋太宗有关,宋太宗每年到了年底,都会给文武百官每位都送历书一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还有在耕种方面的普通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所以就叫它为“皇历”。

“皇历”中的历法,一般都是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用去年的皇历查看今年的历法,一定是不正确的,平常所说的“老黄历”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意思也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沈括和《十二气历》

沈括(约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我国北宋科学技术鼎盛时期最博学的科学家。他在中国的天文学、声学、光学、地学等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名著都出自他的笔下。

《梦溪笔谈》是我国科技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它涉及的科学条目二百多条,包括了数学、天文、气象、地理、地图、物理、化学、冶金、水利、建筑、生物、农学和医药多个领域。

沈括在天文仪器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浑仪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取消了浑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窥管口径,同时又改变了一些球的位置,这样一来,通过浑仪能经常看到极星,也使浑仪大大简化了。

沈括在历法方面,推行了比较合理的“奉元历”,另外还设计了太阳历性质的《十二气历》。

《十二气历》虽然在当时传统的束缚下没能被采用,但它是一种纯太阳历的历法,既简单又便于生产活动。《十二气历》完全按照节气来定历,以12个节气定月,即立春为孟春(正月)初一,惊蛰为仲春(二月)初一等。大月31日,小月30日,一般大小月相间,一年最多有一次2个小月相连。月亮的圆缺虽与节气无关,但可在历中注明“朔”、“望”。

旧历与农历名称的来源

“旧历”是公元1911年以后才使用的名词。辛亥革命以后政府宣布采用公历的纪月纪日方法,相对于这种新的方法而言,人们就把清朝时所用的“时宪历”叫做旧历。

汉族传统的历法中有二十四节,而来源于西方的公历里没有完整的二十四节的全套名称,只有其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几个。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汉族古代,而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又常把旧历叫做“农历”,是民间习惯形成的名称。

世界历法体系

世界历法体系按历法的性质可分为三大类:西方(主要是欧洲)体系,主要以平太阳历为主;东方体系(分为中华分系和印缅分系),是以阴阳历为主;中亚伊斯兰体系,主要以平太阴历为主。

其中,中华分系以定阴阳历为主的分系,是中华文化圈内的历法体系。

农历中的候

候是在24节气之后,是我国农历中的更小的阳历单位。候是节气的必要补充,它和24节气一起构成了我国农历中阳历成分,是我国农历中的特殊的太阳历系统。

最早,从立春开始以5天为一候,一年共有73候(最后一候为6天或7天)是一种简单的平候(类似平气);后来它和24节气相结合便去掉1候就成了从立春开始的72候即“一(节)气管3候”,成为节气的细化单位,这样平气对应平候;以定气对应的平候为半定候;古代历法家刘焯提出了定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黄道上每隔黄经5度就是1候,而不一定是5天了。各种候虽然不一定都是5天,但“候”作为时间单位就是5天。

历法中的“三正”

我国古代的“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候国使用的三种历法。“三正”指的是夏正(建寅的农历月份,就是现行农历的正月),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正(建丑,即现行农历的十二月),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建子,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

还有一种说法在历算上有:天正(农历11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天增长;地正(农历12月,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

天干地支

干者犹如树干,天干有十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如树枝,地支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干支计年法

根据干支计年法可以推算我国历史年代,如“咸丰庚申”即指咸丰皇帝几几年,我国古代只有康熙和乾隆两帝执政超过一个甲子年,即60年,然后可按干支法计年再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