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眼看人生
9786700000011

第11章 幸福的人生(4)

夫妇商量决定以后,就到一个富翁家里,说明来由,富翁答应了,并谈好价钱,约期七天,让他们拿着卖身钱去做布施修福的事,七天后,夫妇俩就必须一起到富翁家里做奴仆。得到金钱的罽夷罗夫妇 ,高兴得很,赶快到寺院里做布施、办斋供。他们忘记了辛苦,尽心尽力地为大众服务,他们认为这是最宝贵的日子,也是最后属于自己的日子。在这七天当中,他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为来世造福 修因。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七天过去了,自由的日子只剩下最后一天。就在这一天,国王忽然也来到寺院设斋供养僧众。本来,国王一到,无论什么人,都要让国王先做供养,可是罽夷罗不肯让,国王不 高兴地叫罽夷罗出来,罽夷罗见到国王,便说:“英明的国王啊!请原谅我的无礼,因为唯有今天的日子,是属于我自己的日子,明天起,我是属于他人的财物。所以,我不能让出这最后一天供养僧众 的机会。”

罽夷罗将详细的情形向国王报告,国王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深为怜悯,称赞他们舍身修福的精神,于是为他夫妇赎身,并且送给他们许多财物和土地,作为生活之需。

──《杂宝藏经卷·第一》

求福求慧,这个“福”是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不是的。你要是把世间名闻利养看做福,求这个,你把佛的意思看错了。福是什么?福是定,就是清净心。心清净才是真福,清净心多快乐!

世间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虽富不乐,他苦,不算有福。快乐是福,离苦得乐这是福,所以清净是福,快乐是福,不见得要富有!

富而苦不如贫而乐,要懂这个道理。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想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没有清净心,这些统统得不到。

唯有清净心,才能觉察得出人生的价值。佛说:“人身可贵,人身难得”,你心地清净,才能体会佛这句话的意义;不是清净心,你读这个句子你不懂!

──净空法师《净空法语》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两划,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间离,如是少一画,就不像“人”了;还有字划的长短、上下要配合得好,“人”字才能写得美。

人生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帮助,才是美好的人生!佛陀也是如此教育弟子们,并且以身作则教导大家。

佛陀在世时,僧众共同生活,都是靠群体和谐共同维持僧团教规。当时僧团中有位阿那律尊者,每次听佛陀讲经时,他总是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当佛陀一开始讲,他就打瞌睡;等佛陀宣讲完毕,他又醒 了,几乎每次都是如此。

有一天,佛陀呵斥他,严厉地说:“阿那律陀!你为何如此懈怠!你知道吗?若堕入蛤蚌身,一睡就一千年。”阿那律陀听到佛陀的责备,又看到佛陀少见的怒容,他顿时睡意全消。从那时起,他发愤 努力,精进用功不懈,甚至于不让眼皮合上,即使已经非常疲倦,但是他仍然不愿意闭眼休息,他觉得这是自己该振作精进的时候了。

然而人却不能缺少粮食和睡眠,睡眠可以养神,也能够保护眼睛,阿那律陀连续几天不睡觉,导致眼疾,结果失明了。佛陀得知他由于太过用功而致眼盲,即教他训练“天(心)眼”。虽然他肉眼已失 明,但他依持佛陀教导,用心勤练天眼,终于练成天(心)眼通,一切生活均能自理,不必依赖别人。

有一天,目犍连尊者邀请阿那律尊者说:“我想出去行脚,你是否愿意一起去呢?”他说:“好啊!和你一起行脚是很光荣的事,也是很欢喜的事。”目犍连尊者就说:“那我们是否现在出发?”阿那 律尊者说:“请等我补好几件衣服之后再出门吧。”目犍连尊者问:“这是你现在急须要穿的衣服吗?那就等你补好后我们立刻出发。”

阿那律尊者就拿针引线,应用天眼一针针地缝补衣服,但是,因为一时之间没拿好,结果线和针脱离,针就掉到地上了。他高声喊道:“有没有要修福德的人呢?”当时,佛陀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他的 声音,于是立即弯下身为他捡起针来,并且替他穿线。佛陀一边穿线,一边说:“我是爱福的人;我是喜爱修福的人。”

阿那律尊者听到佛陀的声音,赶紧起身向佛陀顶礼,说:“佛陀!我承受不起让您为我穿线啊。”佛陀说:“这也是修福的机会,哪怕只是轻而易举的服务;而且我累生累世都是如此,点点滴滴可以帮 助别人的动作我都愿意做,我很珍惜机会,一点也不轻易放过!就如我今天的福报就是过生中不断累积所成的啊!所以至今乃至于未来,我仍然要积福修慧。”

阿那律陀听了,非常感动敬佩。这件事在僧团之间传开后,大家都非常感动,因此,大家提倡于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帮助。例如眼明的人应帮助眼盲的人;行动自如的人应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健康的人应 帮助生病的人,每个人都互爱互助,僧团显得一片和睦。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文集》

知足则幸福常存

尽自己的力

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不应该得到的,不执着一定要拥有

顺应所处的环境,生活就会快乐一些

──圣严法师《知足最满足》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幸福要从何建立呢?

那么要如何,心才会安呢?

古人说:“无所为而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这是教导我们行善时,不要想“我有在做善事”喔!我又在帮助人喔!真正的“纯善”,是牺牲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占有。

由牺牲奉献当中你才会懂得,帮助别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只有透过与别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义,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会知足、感恩,心也才会安啊!

心安的人,自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详。

嘴巴喜欢说是非的人,朋友远离,没人尊重;欲望太高,喜欢涉足不正当场所的人,内心无法清净,怎能安详?耳朵整天只听是非,不懂得听闻佛法,那么幸福又从何而来?心猿意马的人,连专心都谈 不上了,哪谈得上有什么修行的成就?

所以,一定要“宰制官能,惩治我欲”。

人,就是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详。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着,则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 也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慧律法师《慧律法语》

对生活感到满足的人,却连衬衫都没有:有位东方国王感到不快乐,于是向一位哲学家寻求忠告。这位哲学家建议国王找出全国最快乐、感到最满足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经过长时间的找寻后,终 于发现了这个男人——但他却连件衬衫也没有。

一位知名作家曾说:“假如你想要见见全世界最快乐和满足的人的话,请看看那位穿着乞丐装的王子。”

无法满足的欲望是人们不快乐的主因,抛弃你的欲望,你将由不幸福中得到释放。“我只传授一件事,”佛陀说道,“人们受苦的原因和停止受苦的方法,就如同海水只有一种咸味般,我的解决之道只 有一途。我将指引你们一条道路,由此你可以由不真实走向真实生活,由黑暗处走向光明面,由死亡迈向永恒。”

平静和满足也是依个人需要而定;狗儿喜欢骨头不喜欢青草,牛却喜欢青草不喜欢骨头。同样地,有些人喜爱刺激的生活胜过宁静;有些人却喜爱安静的生活胜过刺激的事物。某些食物对某人而言犹如 天堂盛宴,但对某些人却是有害的。能治愈某人的药物,却可致他人于非命。某些人的快乐,却能够扰乱他人的秩序。

幸福是种心灵的状态,能够经由己身修行来得到。外在的财富、名声、社会地位和受人欢迎,都只是幸福的短暂来源。幸福的真正来源在于心灵,具有涵养的心灵,才能提供真实的幸福。某些人认为人 们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平静,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每个人皆能藉由净化心灵来开发内心的平静。

放弃世俗间会腐坏消失的事物,人们可以得到不朽的幸福感。

──达摩难陀法师《达摩难陀法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