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9785800000020

第20章 谨慎选择,一切向“钱”看(3)

“月光族”是一种很时尚的称呼,但是作为月光族的生活到底怎样呢?是不是很潇洒呢?

张涛就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他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了两年,月薪4000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生活费,张涛喜欢到西单中友百货消费,至少每周一次。此外,有时还会在三里屯酒吧小酌两杯,一个月下来,4000元往往还不够花。甚至有时候不得不跟好友借钱,结果两年工作下来没攒下什么钱。

与北京普通市民的平均工资相比,张涛的工资算多的了。但是他依然抱怨:“每到月底,我就两手空空,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下个月的薪水。”

张涛已经25岁了,他很庆幸自己还年轻,买房。结婚等问题暂时还没有找上门。但是张涛真的就不需要存有一定的资金了吗?如果突然失业了或者生病了怎么办?而且,在2~4年的未来,不仅要买房、结婚,还可能要赡养4位长辈(自己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和至少抚养1个子女。他未来的生活怎么办呢?

像张涛这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25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般在IT、金融、出版、媒体、艺术等领域工作。他们小时候在长辈们百般疼爱的环境中生活,手里攥着亲人们给的零花钱,衣食无忧,学校里的学费、生活费大多也都是家里供给,所以已经养成了只知道消费不知道节省的习惯。这些人一旦踏入社会,敢于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花他人的钱享受自己今天的生活,把大量的钱花在了服装、化妆、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花到两手空空,再想新的办法。

“月光族”表面上看起来五光十色的生活,实际埋藏着巨大的隐患,他们的资金链是处于“断开”状态的。没有积蓄,所有的收入都消费了,看似潇洒的生活方式是以牺牲个人风险抵御能力为代价的。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疾病、失业等),而使个人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以至于无法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作用;更不要指望他们能独立解决个人面临的成家立业、赡养老人以及抚养子女等问题了。所以,“月光族”风光表面背后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生活方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月光族也是分门别类的。一般来说,月光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享乐型月光族,这类人大多是没有什么负担的单身贵族或者刚结婚尚未有孩子的年轻夫妇,他们每个月收入不菲,但仍然没有盈余,并且钱都主要用在享乐的、不能升值的东西上,例如:服饰、美容、健身、旅游等。以享乐型月光族目前的状况来看,短期之内是不容易摆脱月光教主的头衔的,这类型月光族可以采取逐月减少不必要开支的做法。

二是拮据型月光族,他们大都属于收入偏低的人群,每个月的收入应付必要的家庭开支已经有些困难,如果生活出现突发的意外性开支的话,就更加没有办法应付。因此对于这样的月光族,可以考虑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建立起保障,但从长远来看,提升自己的能力,多挣钱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还有一种置业型的月光族,这类人大多收入不低,生活稳定。但他们把收入都主要用于购置房屋、业余充电等方面。他们的投资着眼未来、计议长远,不过略显保守。其实大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商业投资,尽量提前还清按揭贷款,从而尽早结束月光生涯。

月光族在经济上的独立性相对比较弱,对贫穷有极大的恐惧,一旦有突发情况就会惊慌失措、一筹莫展,在经济上欠缺安全感。

月光族有着时尚的称呼,却要承受许多经济方面的压力和不安全感,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月光”给人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会逐步增加。因此,对于这个身份还是早早摆脱的是好。为此,理财专家们给出了一些建议来帮助月光族们理财。

1.量入为出

“月光”一族应该学会记账,掌握“钱”的流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可以设定一个最高花钱限额。这样就能达到量入为出的目的了。

2.慎用信用卡

持卡消费虽然越来越普遍,但是持卡消费很容易让人变成“负翁”。因为其非现金的方式往往掩盖了过度消费。因此理财师建议:抵制各种优惠促销的诱惑,别盲目赶时髦。

3.强制储蓄

可以利用零存整取、自动转存等银行业务来进行强制储蓄。此外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建立起专门的养老账户、医疗账户等,从而有效地规避生活中的不可预知性危险。

4.主动投资

进行投资也是控制“月光”一族乱花钱的渠道之一。可以参考理财规划师的意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合适有效的投资,不过一定要考虑到投资风险的规避问题。

跨越理财的10大盲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理财的大军。但是要清楚,我们理财不仅仅是使自己变成一个存折、信用卡、票据的“保管员”,而应充分地利用理财产品和工具将财产资源做最合理的分配,让它们产生最大的效用。尽管人们对理财热情十足,但由于缺少理财技巧和方法,在理财方面存在盲点也是事实。那么,人们在理财中到底存在哪些盲点,又应该如何去克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理财中普遍存在的十大盲点及其相应的对策:

1.缺乏信心

许多人对数字、繁杂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等相关理财分析缺乏兴趣,而且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将财产越“理”越多,总认为投资理财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非自己能力所及。

对策:全民理财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不落后于时代,你应该耐下性子来多了解有关理财的事;多结交会理财的朋友,和他们多交流理财的经验;向理财专家咨询理财的相关信息,或是多阅读财经方面的书籍。这样一来,当你对理财熟悉起来了,自信也就有了。对自己非常熟悉的事,人总是非常有信心的,不是吗?

2.缺乏专业知识

投资理财需要参考许多统计数字、总体及个体经济分析,甚至有赖于对政治的解读等,因为这些都会影响理财投资的结果。想要理好财,不仅需要投资者对于经济数据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而且还要具有做综合评判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对一般非专业出身的或很少接触这类知识的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个大限制。

对策: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是生来就会的,都是在一点点的学习、积累中变得熟练,直至擅长的。既然理财已经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学着做好它呢?生活中,你可以多搜集相关信息、多留意政治等因素对投资所产生的影响。看报纸、新闻时多留意一下相关信息,在理财实务中遇到自己不甚明白的事勤查资料、勤问专家,先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以投资代替存钱,然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缺乏专业知识的壁垒也自然不会存在了,要想成为理财高手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3.没有时间

如今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也很忙碌。你不仅要处理好家里的各种事情,还要忙事业、忙交际。你是父亲、儿子、下属、上司,是太太、母亲、女儿……一个人要扮演许多生活角色,而这会使你没有精力再聚精会神地做理财投资大计。

对策:其实,理财需要你付出多少时间呢?只是做一次面膜、吸一支烟的时间而已。你可以在午休时用10分钟翻翻报纸,了解一下相关信息,或是晚上看电视时看看相关的理财投资节目,又或者洗碗的时候随便听一听新闻,如此,像目前总体经济状况、利率、货币状况这些理财投资要知道的信息你就不会陌生,而理财投资自然也就能顺风顺水了。

4.担心投资会血本无归

许多人过于高看了投资的风险,将投资和损失等同起来;又或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只接受赚钱,而无法容忍赔钱。这些不良心态成了理财投资的障碍。

对策:应充分认识到理财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生的财务增值计划,而非一时。这样一来,一时的得失也就见怪不怪、可以接受了。同时,尽可能地选择安全的投资渠道也是十分必要的。总之,你应该积极调试自己的心理,尽可能不要让自己患得患失,以平和、稳定的心态进行理财投资。

5.受到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持家理财就是节俭度日,将钱尽可能地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换言之,许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理财就等于储蓄,这使得我们无法通过理财获得更好的收益。

对策:时代在改变,你也应该与时俱进,尝试用新的方式来生活,尝试用更加科学、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理财,这将会带给你更高质量的生活。而在尝试过后,你就会发现新时代的理财方式才是最好的,这样也就能跨越旧习惯形成的理财障碍了。

6.钱不在手边就没有安全感

生活中,不少人都具有“守钱”的心态,一旦钱不在身边,就会感到恐惧,没有安全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你理财投资的步伐。

对策:你要知道,身揣巨款去消费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E时代的人应该树立新的金钱观念。不是钱在手边就没有风险,就一定安全。科学理财、合理投资才是财富的安全之道,这不仅能够保障财富,而且能够使财富增值。用理财投资的收益去诱惑自己吧,只要在银行户头里存放够半年用的生活费,你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理财投资。

7.盲目跟从,没有主见

一些人在投资时或是由于没有自信,或是对投资项目不够了解,往往喜欢跟随他人的意见,没有主见,这是导致理财投资收益不如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策:不论投资何种理财产品或项目,遵循“逢低买进、逢高获利了结”的原则就不会盲从他人,进而造成损失了。在理财投资过程中,你可以预先为自己设定获利满足点、止损点,一旦到达这个点就做出相应的措施,而不跟随他人。久而久之,你就可以自主理财,自主分析经济状况,自主决策了。

8.总是无法跨出第一步

有的人了解到了理财投资的好处,对各种投资,如股票、基金等都愿意尝试一下,但仍然只是在观望而迟迟没有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