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37

第37章 细节37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很多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环境比较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想的都是怎样玩,玩什么,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父母让他多学一会儿就不行。

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待学习就像玩游戏,看电视或者去动物园那样兴致盎然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亲自指导女儿的成长,她的教育经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激发孩子兴趣这一点上,她就有很独特的心得。

斯特娜夫人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感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也没有比数学更难于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尽管她曾通过游戏法很容易地教会了儿子数数,并用做买卖的游戏很容易地教会了她钱的数法,然而,当她在教儿子乘法口诀时却碰到了麻烦: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厌弃学习。

斯特娜夫人真是有些担忧了。你想想,儿子维尼夫雷特五岁时,已能用八个国家的语言说话,还在报刊上刊登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在神话,历史和文学方面已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然而,却连乘法口诀都不会。他是否在学业上有所偏向了呢?一个偏科生显然不符合斯特娜夫人培养孩子的理想,因为她的理想是使儿子均衡发展,在成才的同时真正感到幸福,片面发展就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为此,她为儿子对数学不感兴趣而苦恼。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强制女儿死记硬背乘法口诀,这是由于她坚信强制是行不通的,并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

斯特娜夫人的苦恼因与洪尔鲁克教授的一次幸会而解开了。为了宣传世界语的优越性,她曾带儿子到纽约州的肖特卡去演讲,在那里她遇到了芝加哥的斯他雷特学校的数学教授洪尔鲁克女士,她的数学教学技巧相当高明。

在听了斯特娜夫人的担心后,她一语道破了问题之所在:“尽管你儿子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但绝不是片面发展,这是你的教法不对头。因为你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所以他也就无兴趣去学它了。你自己喜好语言学,音乐,文学和历史,所以能有趣地教这些知识,儿子也能学得好。可是数学,由于你自己不喜欢它,因而就不能很有兴趣地教,儿子也就厌恶它。”接着,这位杰出的女士十分热情地教给她一套教数学的方法。她用这些方法教儿子数学后,效果果然很好。

这位女士的建议首先是让孩子对数字产生兴趣,例如把豆子和纽扣等装入纸盒里,母子二人各抓出一把,数数看谁的多;或者在吃葡萄等水果时,数数它们的种子;或者在帮助女佣人剥豌豆时,一边剥一边数不同形状的豆荚中各有几粒……母子俩还经常做掷骰子的游戏,最初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如果出现3和4,就把3和4加起来得7分。如果出现2和4,3和3,就得6分,这时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把这些分数分别记在纸上,玩3次或5次之后计算一下,决定胜负。

儿子非常喜欢这类游戏。在儿子投入到这种游戏的乐趣之后,斯特娜夫人仍按洪尔鲁克女士的建议,每次玩游戏不超过一刻钟。理由是所有数学游戏都很费脑力,一次超过一刻钟后就会感到疲劳。在这一游戏玩了两三周以后,她们又把骰子改为3个,4个,最后达到了6个。

接着,她们把豆和纽扣分成两个一组的两组或三组,三个一组的三组或四组,把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是多少,并把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挂在墙上。这样一来,维尼夫雷特就懂得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道理。更复杂的游戏可以依此类推地继续做下去。

为了使儿子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做妈妈的还经常同她做模仿商店买卖情景的游戏。所卖的物品有用长短计算的,也有用数量计算的,还有用分量计算的。价格是按照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妈妈常常到女儿开办的“商店”买各种物品,用货币支付,女儿也按价格表进行运算,并找给妈妈零钱。

当维尼夫雷特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或帮助家里干活时,妈妈就付给她钱。她还不断地从杂志社和报社领取稿费。她把这些钱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里,并计算利息。

不久,维尼夫雷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她从算术开始一直到顺利地学会了代数和几何。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没有兴趣,孩子在学习上就不可能有好成绩,学习就会变成没有尽头的,没有出路的牢狱,孩子就会成为牢狱中的囚犯,终日饱受折磨。所以,如果爱孩子,作为父母,你就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以下几点建议可以作为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参考:

第一,与孩子分享学习的乐趣

要想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父母要先有兴趣,然后再带领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快乐。

第二,和孩子一起克服学习困难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应该指责孩子。而是应该耐心引导,最好是先表扬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再引导孩子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三,帮助孩子寻找学习的快乐

每一门科目都不可能是完全枯燥的,父母要学会给孩子布置任务,并帮助孩子从各个科目中找到快乐。

第四,别人的兴趣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同样一个科目,别的孩子就有那么大的兴趣呢?这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探询,去请教的一个问题。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一道难题并不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是,如果能从别人那里找到学习乐趣,那将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