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15

第15章 细节15

千万不要忽视“对不起”

一般来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习惯通过正面行为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引导孩子走正确的道路。然而,家长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做对事情,有时也会犯错误,尤其是面对孩子时,往往会有一些错怪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家长应不应该向孩子道歉?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家长都没有放在心上,他们认为孩子很快就会忘记曾经的伤害,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儿童对于管教他们的人的错处,感觉像猫一样灵敏,他们非常清楚别人是爱他们还是勉强容忍他们。”有调查显示,孩子们最讨厌家长的“罪状”就是做错事却不肯认错!这恰恰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的家长认为:“我是长辈,就是不对也没什么。”对孩子既没有悔意,也没有歉意;有的家长顾虑重重,认为向子女承认错误会失去做家长的尊严和权威。说到底是家长没有摆正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忽略了对他们的尊重。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果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孩子就会产生“父母实际上总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家长充满怀疑;相反,如果家长能郑重地向孩子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不仅可以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还能让他体会到被别人原谅的感觉。

所以,当父母的行为伤害了孩子,让孩子内心感到难过时,父母一定要勇于向孩子说“对不起”,以抚平他们不满的情绪,让他们得到尊重。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为心烦,出手打了小女儿。这一幕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他一下子就跑到了闻一多与小妹之间,拦住了爸爸的手。

这个小孩子义正词严地批评父亲的野蛮行为,说:“爸爸,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

闻一多听后,先是一愣,接着就安静地坐了下来。

他沉思了一会儿,走到儿子立雕面前,严肃认真地说:“我错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这样对待你们。但我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的孩子。”

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让孩子学会道歉,明辨是非,并真正地理解尊重的内涵,从而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西班牙有一个叫卡哈的孩子,他小时候非常调皮。13岁那年,他运用所学的物理与化学知识造了一尊大炮。他决定试着发射一下,没想到那尊大炮真的响了,还把邻居家的孩子打伤了。这个祸闯得太大了,卡哈因此被罚款和拘留。

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对于卡哈的行为十分震惊,等卡哈从拘留所出来时,他的怒气还没有消。

父亲先是狠狠地训斥了卡哈一顿,并对他做出了严厉的惩罚---责令他停止学业,学补鞋子。

这样的惩罚等于把卡哈的前途与人生全部毁掉了,对于卡哈来说,这比失去生命还要痛苦。

后来,父亲也越来越觉得这个处罚过于严厉。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也不能因此而断送他的一生。父亲思虑再三,终于决定从补鞋铺接回卡哈。

当他看到穿着破鞋,全身脏兮兮的儿子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一把搂住卡哈深情地说:“我做得不对,我向你道歉。我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而中断你的学业。从现在起,你就继续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

卡哈听了父亲的话,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卡哈变得谨慎认真起来。他潜心学习骨骼学,并成为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荣获了诺贝尔奖。这个闯下大祸,最终被父亲原谅的孩子,后来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的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他的全名就是拉蒙·依·卡哈。

千万不要忽视一句“对不起”的作用。道歉,认错是诚实的体现,而诚实又是成长进步的第一阶梯。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犯错误时就要勇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当然,认错并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声“对不起”,尤其是对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孩道歉时,态度更应温和,委婉,要用接纳,关怀的眼神面对孩子,坦诚地和他们沟通,可以温柔地摸摸他们的头或给他们拥抱。当然,每个小孩接受道歉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你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关爱。

总之,当父母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过分严厉时,或者从孩子的言行中明显感觉到他的自尊心受伤时,你不妨放下架子,向孩子认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