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12

第12章 细节12

怎样培养孩子倾听的好习惯

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倾听他人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孩子虽然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事实上,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呢?

一,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事实上,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就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没有权力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的。

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

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若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二,教育孩子用心倾听他人

许多孩子在倾听他人讲话时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处理他事,或摆弄东西,或不时走动,这种方式最易伤人自尊。说话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因此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谈话不仅无法收到好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人,而且还必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愉快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别人痛苦,失落的时候与他人分担痛苦和失落。这种用心与人交往的表现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三,教孩子学会提问

倾听他人时,也要适当地发出提问,以表示你在认真地听对方说话,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比如,新同学在作自我介绍时,可以适时地问一句“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好玩的地方?”“你到我们班后有什么想法吗?”“你能不能谈谈你来这里后的所见所闻?”这样,对方就可能介绍一些提问者不太了解的事情,这种提问方式无疑是巧妙的。

当然,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和敏感的话题。

四,教给孩子倾听他人的礼仪

(1)要面带微笑,不要显示出不耐烦的样子,要让对方感到轻松自如,而不是拘束。

(2)倾听时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当场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对方争论,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别人的回答或评论式的回答,如“不可能”,“我不同意”,“我可不这样想”,“我认为不该这样”等等。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努力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并可以对他人的话进行重复。

(3)交谈过程中要少讲多听,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说话。

(4)倾听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运用眼神,表情等非语言传播手段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尽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并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对对方的谈话做出反映;也可以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语言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5)如果对对方谈到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可以先点点头,然后简单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再说“请接着说下去”,“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等,这样会使对方谈兴更浓。

(6)如果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转换话题,比如,“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关于……的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