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9778700000029

第29章 公共文化体育工作实践篇(8)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人才强文体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千方百计改变人才青黄不接状况。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兴学习之风,开展文体科学发展理论研究。培养、吸引、用好高、中层次德才兼备的文化体育专业人才,特别要加强青年人才培训。二是培育和壮大文化体育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确立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价值观。对有突出贡献的文体人才实行重奖,X对拔尖人才予以职务或职称晋级优先、优惠待遇。四是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推进人才环境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统筹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人才的开发。五是以各种文体社团为主要力量,加强其社会文体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文体人才竞相倍出与协调发展。

十、更加自觉地加强党建等工作,不断为文体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创新活力

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引导文化创新,继续推进党员“争先创优”活动,深入持久推进“双争”、“治庸”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党政机关干部“庸、懒、散”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皇作用。二是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加强行评,财务审计,扎实推进各项反腐倡廉工作。三是加强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来信来访、机关节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保密、工会、共青团、妇女等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动江夏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012年重点办好十件文体惠民实事:一是区“五馆一中心”奠基;二是举办12场广场文化活动;三是建设金水办事处文化站;四是设立两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五是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全区乡镇街文化站实行无障碍、零门槛免费开放。六是文化市场违规经营举报查处率100%。七是免费送戏下乡80场;八是组织京剧票友演唱会;九是建立全区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长效管理机制;十是体育健身器材维修更新率达98%以上。

立足平凡岗位,创造一流业绩

——记武汉市江夏区图书馆熊敏同志先进事迹

熊敏同志是江夏区图书馆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员,1987年参加工作,1996年入党。从在党旗下宣誓入党的那天开始,她便深深地懂得,她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更应拥有与众不同的品质与意志。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候挺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多年来,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树立理想信念,提高自身文化业务素养

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俗语“不打牌,不跳舞,像个二百五。”她既不打牌,也很少跳舞,大概也算得上其中的一个吧。但是,“我也有我的追求,我也有我的志向。”她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必须有“三靠”。一靠组织培养。二靠群众支持;三靠自己努力,而三者之间,靠自己个人努力是关键中的关键。然而,个人努力必须是实实在在地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远大志向,并想方设法地去实现它。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立志就是树立远大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有小目标,才会使奋斗变得具体而有效。

刚进图书馆,她的文化仅有高中水平,按图书馆的业务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在工作岗位上,她在馆领导的倡导支持下,参加了湖北大学中文专科的学习。三年里,从江夏到武汉,挤公汽、吃份饭,但她从不旷课,似蚂蚁上树,像海绵汲水,通过在岗含辛茹苦的学习,使她的基础文化达到了大专,实现了她的第一个目标。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服务部门参加学术研讨是提高她的业务认识度的关键,多年来她经历了投稿累投不中的尴尬!但她孜孜不倦地追求。

2003年,她的论文《延伸服务领域,创立特色服务》,被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和武汉市图书馆学会选为2003年度年会论文,并荣获省、市三等奖,第一次敲开了科研之门,走入了省市学术研讨的大雅殿堂,其喜悦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从高中到大专,从写记叙文到写论文,这鸿沟的跨越,质的飞跃,小有的成功,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当别人在牌桌上大摆方阵的时候,当别人在五彩斑斓的舞厅尽情欢歌的时候,当别人携家出游尽享人生快乐的时候,她却远离了这些,靠艰苦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和接近了她的目标一提高自身文化和业务素质。其中吃过多少苦,用过多少功,这些都不言而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十几年中,她失去了许多享受的机会,但她认为,失去的是暂时的享乐,得到的却是永远的原动力。

她认为,一个人有志向,还必须富有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俗话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讲的就是精神的作用。精神是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人,乃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和脊梁。没有精神支撑,我们将很难把事情办成。只要精神不倒,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可见,精神无形,力量无穷,无形的精神影响着有形人的活动。

那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兴起,使我们很多的年轻人的价值观倾斜到了金钱与利益的天平上,而她坚持,钱不可没有,但它并非万能,作为公共图书馆,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单位,待遇有限,特别是每年工资不能到位,但是作为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要看到困难只是暂时,经济发展了,管理规范了,图书馆人员的待遇必定会随之改善。因此,追求服务、追求人生真谛成为了她的首选。在大家纷纷要求承包图书馆书店、打字复印部下海经商的时候,1994年至1996年,她连续三年向区图书馆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并且一直坚守在图书馆阅览室和少年儿童图书室从事借阅工作,默默地为小读者借书、还书并在各校各班建立图书角定期送书上门,开展咨询服务,这一举措深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培养和发现了大批小人才,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由于她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任劳任怨,1996年7月1日,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心愿,成为图书馆中当年参加工作中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她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因而她有了对祖国、对人民,特别是对读者、对事业的爱。江夏区文体局有人评价她爱馆如家,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给了她莫大的动力。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恐怕谁都说不清。但是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信),没有了精彳中支柱,哪怕他强壮如牛,也会萎靡不振,不堪一击;然而当她注入了这种精神,便觉得有一种使不完的劲。每天她工作面对500多学生和家长时,说破嘴,跑断腿,一天下来,疲倦不已,但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想到工作,想到500多学生在等待她,又浑身是力。正是这种精神,给了她雄赳赳的胆。人的胆量有大有小。其实“胆”也是人的精神之树结出的果实。无数革命先烈正由于具有了以解放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精神,才能以超人的胆略和气概创造出英雄的壮举和业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身堵枪眼,16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些英雄的“胆”都源于他们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精神之中。2002年,馆领导分配她从事图书馆培训工作,要求争取两个效益同步增长。当时她凭着对事业的热爱精神,毫不犹豫大胆地挑起了领导分配的重任。三年里,尽管市场经济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培训班反而从小到大,学生从少到多,培养部一年比一年红火,每逢双休培训,图书馆呈现的是爷初、同堂,母女同窗,父子同桌,师生同座,形成一道学习和再学习、培训与再培训亮丽的风景线。2004年培训班达到22个班550名学生,年为馆内创收纯利润达到7万元以上。她和同事孙文洁从白手起家到教室装空调,扩音设备,从一分一角到年创利润几万元,从几十名学生发展到500多人,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是与馆领导的支持和她的努力分不开的。500多人的管理按常规在一般正规学校需要几十人的班子,而她们竟然只有两个人。在工作中,如何把领导的意图变为现实,如何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赞誉,则是她们的工作的主旋律。不论是汗流浃背的盛夏,还是严寒侵蚀的冬天,她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创造性工作。可以说,江夏区图书馆小天使文化培训学校的昌盛,其中这些成果,饱含着她和同事的极大付出,正如《梅花三弄》主题歌中唱道的一样:若非—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立足本职岗位,为党旗增光添彩

她认为:共产党员是群众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更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先进分子。建党八十四年来,无数事实雄辩证明,共产党员有着一般人的共性,更有着“特殊材料制成”的个性。共产党员江姐就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她的革命英雄事迹,也是熊敏做人、做事的楷模。

她的岗位平凡得几乎没有故事,但是她认为无论在重要的岗位,还是做平凡的工作,都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党的整个事业是紧密相联的。党员的先进性也体现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项工作中。例如:自学成才,练就一手绝活的桥吊工人许振超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下岗不失志。再创新业绩的刘坤洲说:“工作可以下岗,党员的责任不能下岗。”从这些当代先进党员身上,她悟出的道理是: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默默地奉献。那么,她也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这样才能使党员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岗位起到榜样的作用,才能为党旗增光添彩。

她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妈妈有64岁,退休后独居在纸坊原农具厂,身体较差,在文化单位是众所周知的老馆长、老先进。她的丈夫在湖41省林业管理站工作,很少能有机会照料家庭,双休时回家面对空空的客厅、冷冷的灶台,年轻的他多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女儿十岁在纸坊一小上五年级,按照常理,需要她的百般呵护。可是由于工作特性,休息很少。一般星期一到星期五她必须和同事到学校或学生家庭去招生走访,星期六到星期天必须在培训部与师生厮守。从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到学生安全,环境卫生,小到为师生烧茶送水,大到安排培训部22个班的教学和教室,每天面对500多个学生,几百个家长的咨询和电话。由于图书馆是双休日上课,有时学校突然搞活动,双休不能上课,那么就得连夜为每一位学生或家长通电话,说明更改理由,安有下周上课时间,跟几百学生打起电话来往往是到深夜,打不通电话的要到清晨起来接着打。这样做无非是辛苦她一个,方便几百人。以免学生家长跑空路,增强培切I学校的信誉度。打起电话来费用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单位除解决每月25元的费用外其余部分都由私人承担,但为了工作,为了学生,为了家长,为了老师,她作出了牺牲,从未有过怨言。有时打电话早了或晚了吵得女儿不能做作业,吵得丈夫不能入睡,但是他们也能给予理解,电话费用多了,丈夫有时也只是啰嗦几句罢了。由于工作到位,有的家长在半夜和凌晨接到她们的电话非常感动,认为她们的服务确实是以学生为本,正因为她们的服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因而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信誉。

2004年7月间,正是假期招生开班最关键的时刻,然而她的母亲却老病复发,卧床不起,其丈夫三次胃出血和腹部长出包块,手术住院,女儿放假在家也无人照料。三重压力同时袭来,她作为一个女儿妻子、母亲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向单位领导请假照顾家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她想的是,作为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应具备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有一定的责任感。所以她丝毫没有放弃对工作的执着,每天照常早上班晚下班,中午在单位吃盒饭。她想,在培训班她是负责人,培训班的工作与借阅部门的工作是不同的,它要求业务熟练、讲解态度好,对课程安排合理到位,招生、收费、管理杂事一大堆,没有耐心、诚心和爱心是很难胜任这一工作的。再说暑假图书馆很多部门都要开放,也一时人手紧张,因此,面对自身的困难,对照单位的现状,她以极大的承受力排除了家庭困难,在家庭与单位的选择上,她把天秤倾斜到了为单位为事业而奉献。每天帮母亲买好菜,请了一位老阿姨照料她。母亲在图书馆以前是老馆长、老党员,也是老先进、老模范,正因为有她的当年精神感染,才有熊敏今天的乐于奉献,她的举止也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丈夫住院开刀,她请了一位专门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每天付25元工资。丈夫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单位也算得上是一个先进分子,对于她的安排,予以了极大的理解和原谅。她的女儿,虽是独生子女,但从来没有娇生惯养,从上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小的年龄都能自己照料,吃饭穿衣,不仅在家庭很少给添麻烦,在班上一直是班长,是老师的好帮手。暑假熊敏不能陪她,吃饭做作业都交给了对门好友,女儿虽然不太高兴,但是当她看到图书馆培训班学生满堂,每天门庭若市的情景,她也十分理解妈妈不能陪她的难处。正因为熊敏有一个永不褪色的老党员母亲,有一个同样执着追求事业的年轻共产党员丈夫,有一个善解人意的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女儿,因此,她的家庭才能和睦,目标一致,她的工作才能有家庭靠山,才能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我爱我家,我爱我的母亲、丈夫和女儿,我更深深地爱着我的一群对工作负责的老师和天真烂漫的少年,以及我的工作单位一图书馆”,这是熊敏发自内心的感叹。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竞争四起的当代,她深刻地懂得:一个单位的兴衰与每个职工的奉献息息相关,“馆衰我耻,馆兴我荣”,这就是她的座右铭,这也是她追求事业的动力,作为党员为图书馆辛勤工作,为少儿为读者谋利益,归根结底就是为党旗增光添彩。

立足一点一滴,争取一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