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村属于永福县锦镇西山村,现有41户,143人。屯中有4个主要姓氏分别为:童、吴、龙、马。在这四个姓氏中,又以童姓家族的人最多。童姓的人口约占村中人口总数的50%、吴姓约占20%、龙姓约占20%、马姓约占8%、其他姓约占2%。村中人口的年龄结构主要是以成年人为主,村中男性较多,女性较少,村民都是汉族(吴姓家庭自认为是壮族,但是身份证和户口本写的却是汉族)。总体来说,整个屯的人均收入很低。福村自然风光优美,青山绿水,紧挨着金山风景区,整个屯的房屋保留了桂北民居特点,房屋呈对称形式。这里房屋有的非常古老,有的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
他们一共拥有水田92亩,旱田50亩,山林500-600亩。他们种植水稻、玉米、豆子、蔬菜、笋子等供自家食用,很少有多余的农产品出售。村民日常劳动所得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但是没有多少结余。福村是以农业生产作为生计方式,竹子、杂树、桂花树的栽种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养猪、养牛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村民们生活的怡然自得、与世无争。
以前福村交通不便,山路陡峭,经济收入很低,人民生活困苦。几年前,村中还没有修通到锦镇的公路,村民们只能靠步行赶圩。有的村民扛着两根毛竹,走上2个多小时的山路到镇里卖。艰苦的条件、有限的收入,限制了村庄的发展,村民生活大都贫困,只能用卖农产品的钱购买生活用品。现在由于金山风景区的开发,修通了福村到锦镇的公路,村民们赶圩再也不需要步行了。他们只需要花费2元钱,坐十几分钟的三轮摩托车就能到达锦镇。山上的毛竹也不需要肩扛至锦镇了,收购的老板直接过来购买。
同时福村村民的人均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多数村民没有读过书,小学毕业的都十分少。现在的年轻人中,最高学历也只是高中。比较低的受教育情况,也使得村落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比较慢。
(第二节福村村庄环境的现状)
严格来说,福村人居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村庄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福村作为一个自然屯,村庄规模偏小,村庄建设布局混乱,建筑密度不合理。村庄基础设施简陋不全,功能较差。居住习惯使得村民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畜混杂的问题。村庄生活固体垃圾一般不进行分类,没有公共厕所,没有专职的保洁员,没有卫生室。村民至今仍然使用传统的家庭粪坑,农户没有改厕记录,村庄没有集中的化粪池,未按《粪便无害卫生标准》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没有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仅以简易排水沟取代。
一、随处倾倒的垃圾
生活中的垃圾较少,若是食物残余物则一般喂猪或喂鸡、喂狗,若是可焚烧的垃圾则一般在炒菜做饭时放入火塘之中当柴烧,其余垃圾一般在每日早晨扫地之后用土箕或桶装好后倒入房前屋后的空地,有些倒入水沟之中,下雨水沟中水流大时会冲洗干净,而倒入田间地头的则会选择一个时机将其焚烧。
植物垃圾则是很好的柴火。此外,稻草还可作牛草,还可放于猪圈牛栏之中防止圈内过于潮湿。另外,将猪粪和牛粪与稻草杆搅拌在一起是很好的农家肥,用于水稻田和菜地的施肥。总之,植物垃圾和粪便对于农户来讲都是值得利用的“宝贝”。
但是对不可利用垃圾的处理还不够合理,垃圾随处倒现象比较严重,没有指定的垃圾
倾倒地点,没有集中的垃圾运输和处理办法。这些随意倾倒垃圾也是滋生蚊蝇和老鼠的有利环境,导致疾病传播。
另外,牛和鸡等家畜由于是放养式或者半放养式,村中道路常能见着粪便。这些粪
便风吹日晒雨淋,无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里的卫生情况。
二、简易搭建的旱厕
村中厕所一般不在屋内,小部分人在猪圈旁做一小茅坑,绝大部分人是在屋外离屋不远处的菜地上建一座小茅坑,较好的是用泥砖砌成,盖以瓦片,较差的是用树枝或竹条搭建而成,盖以茅草。但不论怎样,均是在地上挖一大坑,坑上用直径约在15厘米的木棍架上,较好的是用木板或粗木条整齐的架着,中间只留一条宽10厘米左右的细缝。简易搭建的厕所一般没有门,泥砖盖的厕所一般会有门,主要是由于这些厕所大都分布于路旁。粪便不会外流,而是留于坑中,积满后用粪桶挑空,粪便兑水后用作农家肥。
三、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
过去家中生活用水大都是从村中的水口挑水回来用的,现在一般用软塑料管从山上水源处将水直接接入家中,且在家中安装有水龙头,每家每户都有盛水的大水缸,用时就从水缸中舀水,这水能满足家中的一般生活用水。但是由于自接的山泉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饮用,雨天的时候水会变得十分浑浊,再加上村民没有烧开水喝的习惯,都是在口渴时用水瓢在缸中舀上一瓢就咕咕的往嘴里灌。笔者曾几次专门舀水细看,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甚至是细小的虫子,饮水卫生让人担忧,而村民总自夸山泉水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洗衣或者杀鸡杀鸭等用水比较大时一般到水口。村中几户龙姓家庭已经安装自来水,用水更为方便,但童姓家庭中有些还过着到水口挑水喝的日子。
福村农业灌溉用水较充足。福村是依山傍水的村落,所傍之水就是村前的小溪,这条小溪承担着村里低处和下游的农田灌溉的重任。但福村地处山区,农田也是依据山形而成高低不等的梯田,故高处农田的灌溉用水来自于更高的山上,靠童姓这边的农田用水来自于寺门山上流下的水,也即水口的流水,而村口外面的农田使用的水就是从蹦石山和“犀牛望月”山上流下的水。此三条水流在村前汇聚在一起流向远处。
四、排水与排污的混杂
桂北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屋内留有天井,生活污水都是在天井处直接排放的,在天井的一侧有个洞口,此洞口处于低位,人们的污水倒入天井,水流穿过洞口,顺着前厅底下的排污道流入屋前的排污明沟。正因为长期的在天井处排水,所以天井地面上积有青苔,非常湿滑。也由于这个原因,天井都会有一个走道联通着正堂和前厅,走道在古老的房子中是用大板石铺成,历史较短房子的则是水泥硬化的路面。
村中的雨水沟和排污沟合为一体,排污与排水都只有往门前走,若屋前还有建筑,则在屋前有沟将水排走,若无建筑则各户单独自由排污。
猪圈牛栏一般在屋的两旁,粪便与铺垫的稻草混杂后靠人力挑走,用作农家肥。猪尿和牛尿则直接通过地面的小沟流出屋外,一般在屋外挖一坑作猪尿池,需要用时或者尿池满时,则会挑走用于施肥。在猪尿池边味道难闻,且猪圈牛栏用的排污沟也裸露于地面,且上空没有盖顶,下雨时与雨水混杂,造成满地湿泥。但猪圈牛栏一屋自有大门出入,所以牛的进出与人挑粪的进出都不需经过大厅、大门。
(第三节村庄规划的必要与迫切)
目前的农村,普遍存在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村庄垃圾成堆、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排放随性、家禽家畜的粪便遍地皆是,此为“脏”;农村建房以住房为主,但住房以外的厨房、猪棚、厕所等就在建房后随意搭建,杂乱无章,此为“乱”。由此导致村庄环境给人一个“差”的印象。正是由于村庄环境处于这样的现状,使得进行村庄规划改善村庄环境变得十分必要。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村庄规划,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文件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以此引导我国新农村建设。而在这二十字方针当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表现,它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要想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进行科学的村庄规划是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一个大方向,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新”,而这个“新”应该是新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个严格按法规制定的、从实际出发的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村庄规划。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不仅仅是资金,还必须首先有一个合法、合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村庄规划。以科学的村庄规划为指导,借助政府部门力量,统筹资金,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公共服务设施短缺问题,最大力度改善和保护农村居民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使命,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的需要,通过村庄规划,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对耕地也可起到节约作用,通过村庄规划还可以满足发展经济的需求。
(第四节“招商引资”招来的利益博弈)
在进入福村的初期,我们就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村民对当地政府的不满,几乎每个村民都会倾诉自己内心的怨恨。那为何在村民眼里,当地政府如此不得人心呢?按照村民的说法,主要问题在于金山风景区的开发买地,政府拿钱就批,老百姓在中间根本没有得到实惠,住宅地、田地、竹林地等地给老百姓的补偿极其的少,甚至有些没有任何补偿就直接占用。村民说政府拿了开发商的钱,就替开发商办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永福县为桂林市之下的县级城市,同样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开发,导致永福县在旅游业上的收入低下。于是永福县政府大力吸引开发商投资旅游业,而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开发金山。然而金山风景区规划范围将福村全村包围在内,为更好的开发,同时满足开发商的要求,永福县政府立刻做出让福村集体搬迁至锦镇的决定。此决定一出,锦镇政府在永福县政府的领导下,在锦镇靠近金山风景区的这一侧,开辟出一大块土地,并迅速盖起了新房,装修完毕后开始了福村村民的搬迁动员工作。
为了劝说村民搬迁,政府曾派许多人员分组到各家各户做动员工作,一个月天天如此,可是一个月的搬迁动员工作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也充分证明了福村靠集体搬迁实现村庄规划之路是行不通的。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在一个月的搬迁动员过程中,政府的做法有些欠妥,负责动员的工作人员为完成上级委派的任务,用尽各种方式进行动员,从开始的劝说到后来采用了逼迫手段,使得当地年轻村民为逃避政府的说客到处躲,老人在家被吓唬,老人说不会签字的,有人就手把手的教他签。政府用超生要罚款,私自接卫星接收器要罚款等来吓唬他们,让他们签搬迁协议。甚至对村民上山砍自己的竹子、挖自己的笋都让森林公安来抓,原因就在于福村村所在的两公里范围都已经是被征用地。在金山风景区“水上餐厅”项目要开工动土时,为了防止村民闹事,政府还派了十几辆警车的警察来维护,确保动工顺利进行。而在动工那天,三人因阻止动工,最后被行政拘留了15天。在政府劝说搬迁的强压下,村民被压的喘不过气来,村民在无法忍受的时候,想起了寻求支持,于是全体村民每人出资50元,让村里能力较强者,怀揣着村民的期盼,进行越级上访,走向了“告状”的道路。村民与政府的怨恨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就连对笔者的调查一开始也是持猜疑态度,认为是政府派来的,有些干脆对笔者持排斥态度。
从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直至新房的装修完毕,自始至终都没有征求过福村村民的意见,完全忽略了村民的参与,以为为村民建了如此漂亮的新房,离集市又近,交通便利,村民肯定会欣然接受。然而他们想错了,绝大部分农民并不同意,原因是福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上的收益,离开这片土地到新搬迁地址,农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承诺给予福村村民以适当的土地,然而这些土地人均标准用地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必须从事其他副业,面对这样的情况村民并不容易接纳。纵使搬迁新址有新房,交通便利,条件优惠,均无法打动村民的心。因此,福村原地发展并不存在太大限制条件,村民也看不见搬迁地的有利发展条件,通过搬迁实现福村新址的村庄规划难以实施。但如果不搬迁又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由于金山风景区正好座落在福村生产生活区,为满足金山风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必须购置大量土地。为此政府开始征用村民土地以供金山风景区开发使用,但是征地过程是异常艰辛,因为村民不会轻易变卖自己的土地,适当的土地补偿和青苗补偿只能解决他们一时的困难,让他们在短期内能维持基本生活,而农民拥有土地至少可以保证家人无后顾之忧。因此,不让村民搬迁就地发展,在农民失去大量土地情况下,就地实施村庄规划,不仅要考虑规划建设本身,更要考虑村民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