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9736700000025

第25章 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本名鸿基,乳名“闯儿”,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候,李自成就喜欢骑马射箭,从而练得一身好武艺。他家几辈都以种田为生,家境穷困。李自成童年放牧,并曾被迫出家为僧。李自成的家一向担负代官府收租税的差使。米脂连年收成不好,农民拿不出租税。父母去世后他向艾姓地主借债替农民把税交了,便应募到银川当驿卒,这一年,李自成21岁。

过了一段时间,地主强行逼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将他打入死牢。最后他在狱卒的帮助下越狱逃出米脂,到甘肃当了兵。

崇祯帝即位的第二年,即1628年,陕西、山西、河南诸地发生灾荒。老百姓没粮吃,连草根树皮也掘光了,只好吃山上的泥土,甚至人食人。官府不顾人民死活,照旧逼税催租,百姓被逼的走投无路。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明末农民战争拉开了序幕。1629年冬,后金汗国派兵打进锦州,明王朝从甘肃调了一支军队到北京去。这时已升为小军官“总旗”的李自成也随行前往。由于兵士们领不到军饷,在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县)时发生兵变,带兵的将官出来弹压,李自成带头把将官和县官杀了。之后,李自成带着几十个兵士一起投奔了王左挂领导的农民军。王左挂投降后,1630年李自成投入闯王高迎祥部下,他勇猛有识略,被军中称为“闯将”。

高迎祥和别的起义军联合起来,转战山西、河北等五个省,声势越来越大。官军到处围剿,遭到失败。而李自成则配合其它农民军战斗采取避开实力、专击虚弱点的战略方针,带领官兵从汾河以西打到汾河以东,一举攻克晋东南军事要地辽州城。

这时的崇祯帝恼羞成怒,调动了各省官军,想把各路起义军全部包围歼灭,便派兵部尚书洪承畴带兵围剿。

为了对付官军围剿,起义军13家72营首领在荥阳集会,共同商量讨伐的对策。大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意见分歧。李自成依据农民军力量超过官军数倍的事实,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领袖的赞同,从此他的声望越来越高。

经过一番商量,按照李自成的建议,农民起义军兵分五路,有的拖住敌军,有的流动作战。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则率东征主力军打出包围圈,直取江淮地区的凤阳。不到十天,就打下了凤阳,并焚烧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坟。这下真的震动了明王朝朝廷,崇祯帝下令把凤阳巡抚处死,并增加兵马进行救援。然而高迎祥、李自成早已远走河南,带兵回到陕西。此时,高迎祥、李自成各有兵众7万,力量很强大。崇祯帝和地方大臣都把他们看成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消灭他们。

1636年秋,高迎祥在(zhì,陕西周至)战斗中,被陕西巡抚孙传庭设在山谷里的伏兵俘获,押至京师杀害。李自成接受大家推举,继承“闯王”名号。从此李闯王的名声就在远近传开了。

李闯王的威名越高,越引起明王朝的害怕和仇恨。崇祯帝命令总督洪承畴、巡抚孙传庭专门围剿李自成。1637至1639年这一时期是农民起义军极其困难的时期。明朝政府轮番实行“十面张网”的军事围剿和“招抚纳降”两种手段,加上给养困难,军粮奇缺,迫使两支起义军的首领张献忠、罗汝才都接受了明朝的招降,李自成手下的将领也有人叛变。加之崇祯帝命令总督洪承畴、巡抚孙传庭专门围剿李自成,李自成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但是因为起义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和李自成的足智多谋,多次冲破官军的包围圈。

1638年,李自成从甘肃转移到陕西,准备打出潼关去。洪承畴、孙传庭事先探听到起义军的动向,在潼关附近的崇山峻岭中,布置了三道埋伏线,故意让开通向潼关的大路,引诱李自成进入他们的包围圈。李自成和他的部将刘宗敏等17人打退了大批敌人才冲出重重包围后,隐伏在商洛群山中。

1640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被困,李自成和他的部下以50骑突围,进入河南。这时中原灾荒严重,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随即提出“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和“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在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由于人心所向,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战争中的主力军。李自成乘势先攻占了福王朱常洵封藩之地洛阳城,杀死福王,逐渐控制了河南全境和湖北大片地区。1643年起义军渡汉水占领襄阳城,并改名襄京。在这里,李自成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同时击毙孙传庭,截夺大量武器和物资。之后,李自成又乘胜进占西安。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不久,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西京出发,横渡黄河往东征讨。农民军边走边宣传“均田免粮”

的政策,重申不淫、不杀、不掠三项纪律,百姓非常欢迎大顺王,1644年3月16日,李自成已到昌平,两路大军形成对明都包围之势。18日夜,李自成攻进东直门,崇祯帝彻底绝望,自缢而亡。19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浩浩荡荡开进紫禁城,明王朝终于被强大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

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李自成义愤填膺义愤填膺(yīnɡ):指因遇到违反正义的事情而在心中激起愤怒。,下令讨伐。于4月13日,率兵20万,亲征叛贼。最后,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回北京。并迅速在29日即大顺帝位。次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1645年,受到满汉地主武装追击的李自成,先后转战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意图攻占南京,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但是,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不得不逃往湖北通山县的九宫山。后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英勇牺牲,时年39岁。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为农民起义树立了榜样,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一直被当作一位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