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9736700000024

第24章 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隆武二年(1646年),阻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移师南澳(今属广东)。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

明朝灭亡后,明朝遗臣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与清朝对峙。弘光政权灭亡后,郑芝龙等人在福州建立隆开政权,继续与清朝廷对峙。

郑成功从小就在隆武帝身边,史可法抗清义举和清军在扬州对无辜百姓的屠杀,使他幼年的心灵埋下了抗清的种子。有一次,他经过深思熟虑拟订了《抗清条陈》送给隆武帝看,隆武帝非常喜悦,当即封他为忠孝伯,赐尚方宝剑,派他去镇守边关。清军攻入福建后,郑芝龙胆小怕事,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坚决反对父亲投降清朝,他出走厦门组织了一支抗清义军,活动在广东、福建等地。

在与清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郑成功深感自己占据的地区太小,没有办法发展壮大。他日夜谋划着建立一个安全的基地。

那时候台湾被荷兰人占据,台湾人民发动了多次起义,都没有成功。郑成功出于长期抗清的考虑,想占据台湾。这时,有一个郑成功的远房亲戚从台湾来投奔郑成功,郑成功从这个人那里了解到荷兰人用卑鄙的手段占了台湾,压迫岛上的居民。这使郑成功更加坚定了赶走侵犯者收复台湾的决心。

郑成功从百姓中了解了台湾的地形,摸清了荷兰人的部署,布置了周密的计划。他给台湾的荷兰殖民统治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你们无权管理,限你们立即撤退,还我疆土。”但荷兰统治者根本不理睬。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郑成功率领25000大军,从金门出发,经澎湖,在赤嵌(今台南)登陆,用断绝食物和水的办法围攻赤嵌城,迫使赤嵌的荷兰军守将出城投降。接着,郑成功将台湾城包围住。百姓听到郑成功大军来了,十分高兴,纷纷给郑成功送去了粮食和日用品。荷兰殖民者使出了很多计策想让郑成功撤军,如用重金收买、向海外求援等,但都没有成功。走投无路的荷兰殖民者只好乖乖地向郑成功递交了投降书,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重大胜利。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从此流芳千古。他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