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9733400000005

第5章 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4)

所谓夯实基础,就是在整个“十一五”时期,我们工作的立足点要放在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上。要抓住机遇,继续从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我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要把重点突破和协调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都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重点领域、重点方面的长足发展带动全局的发展。

所谓突破难点,就是要着力解决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各种难点问题。面对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必须用更多的精力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所谓加快发展,就是狠抓第一要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只有力争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才能为解决现存的一切问题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才能为甘肃省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拓宽发展思路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坚持”: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推进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三抓”的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这“三个坚持”明确了我们工作的根本指针,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保障措施。这既是“十五”时期发展经验的结晶,也是“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所必须进一步坚持的。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的发展思路不容易,必须继续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经常变换花样,提新口号。所以,“十五”时期形成的思路要继续坚持好、实践好。同时,也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完善、充实、创新发展思路,使思想认识更加符合实际,采取的措施办法更加有效,对工作指导更加有力,始终掌握领导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键是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从甘肃省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模式要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个是处理好扩大经济总量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一方面要扩大总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要把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的结合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另一个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又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第三个是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按照工业入园、产业集中、要素聚集的思路,做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产业的配套能力、基础条件、人文环境越来越成为聚集生产要素的前置条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新的经济增长极。从甘肃省实际出发,应当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逐步形成以西陇海兰新线为基础,以兰州为中心、东西为两翼、市州为组团,辐射带动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我们重新制定了全省园区发展规划,目前园区发展出现了好的势头,一批工业产业园区迅速崛起,农业产业化园区发展也比较快,成为带动优势特色农畜产业及加工业的龙头。当前,关键是要搞好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功能协调配套,提高吸纳项目和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使各类园区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我省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经过“十五”期间的改造提升,部分行业发展规模和技术装备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不少企业在同行业发展中走在前列,这是现阶段支撑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要继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但要把发展搞得更快一些,把经济总量搞得更大一些,仅靠现有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失时机地培育发展新兴特色产业。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通过改造升级促进加工增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石化、有色金属、钢铁、冶金为骨干的、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要发挥甘肃省制造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要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改变我省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有亮点无规模”和“有优势无产业”的状况。要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中医药业的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同工业化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格局。从长远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说,如何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一个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从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来看,由于我省的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化工业为主,资本有机构成高,吸纳劳动力有限。因此,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必须适应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面向省外的转移就业上,努力走出一条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在就业中积累资本提高技能,进而实现创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新路子。

坚持“三抓”的工作思路,关键是要不断拓宽加快发展的路子。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抓住了甘肃省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在整个“十一五”时期,在坚持“三抓”不动摇的同时,必须用更大的力量解决好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深层次矛盾,不断拓宽加快发展的路子。

三、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几项重点工作

为了继续保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最近,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对全国经济形势做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明确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意图,正确理解宏观调控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从甘肃省实际出发,把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同发展抓项目有机统一起来,更加重视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更加重视抓符合行业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更加重视抓国家重点支持的社会发展项目。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快公路、铁路、民航机场建设,加快关系全局的大型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力求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有一个更大的改善。在项目工作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是所上项目中通过市场运作的项目比较少,尤其是工业项目更少。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培育新兴产业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就会被延缓下来。我们在积极争取政府投资项目的同时,必须用更多的精力从市场上去抓项目。各地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下工夫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另一个是后备项目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能够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项目。这个问题要认真对待,一方面要着眼于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认真论证和筛选一批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元引进投资主体,努力引进一批好项目。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主线。甘肃省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无论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还是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都存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问题。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发挥第二产业对经济带动的主导作用,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着眼于扩大内需,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抓住青藏铁路开通的机遇,利用我省的区位优势,发挥兰州商贸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商贸流通的发展。在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搞好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文化品位,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产业。针对工业产业中“两高一资”产业比重高的状况,尤其要加大节能降耗力度,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大节能工程,确保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目标的实现。甘肃省仍具备相对的资源优势,要加大资源勘探力度,进一步加强资源管理,完善招拍挂制度,对重点资源引进实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做到:长远有目标,近期有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从农民群众最急迫、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不刮风,不造势,不作秀,脚踏实地,扎实稳妥地加以推进。我省区域类型多,发展差距大,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订规划要符合当地实际,不能套用一个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增加投入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三个高于”的目标要求。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现阶段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在新的体制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新情况,进一步创新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把重点放在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上来。在服务农民上有两件事,下半年各地要紧紧抓在手上,务必抓出成效。一件事就是要利用各种资源、渠道和手段,广泛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既要搞好适应性培训,也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争取使青壮年劳动力能够掌握外出打工的一技之长,争取多搞一些订单劳务,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层次和组织化程度。另一件事就是为农产品运销搞好服务。各地要注重发挥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同农产品销售地以及运输单位的联系与协调,疏通农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增加运力,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要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努力促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是百年大计。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宁可其他方面紧一点,也要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抓好。我们希望,全省能够涌现出更多的教育书记、教育市县长。到2007年甘肃省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任务还十分繁重。要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两基”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要合理调整教育布局,逐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培训网络,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力求做到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都能够掌握实现就业和创业的一技之长。要在继续调整专业设置、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从甘肃实际出发,通过联合办学或引进国内名牌大学办分校等途径,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采取政策支持、社会救助等方式解决好贫困家庭学生上不起大学的问题。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时抓紧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整合科技资源,集中人力、资金,着力支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重点科技项目,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升级和产品开发的重大问题,努力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特别要把优势支柱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新产品开发以及掌握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切入点,力求取得大的突破。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机制保障。要立足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