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9733100000052

第52章 辅导员工作的感怀与悟思(1)

一、感怀

育人教书。 如果说,以前我们常常讲“教书育人”的话,那么,我现在则认为,学校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指向应该是“育人教书”。教书是途径、方法,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 教育工作极具“创造性”,而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在每一个崭新的日子里,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潜能,教会学生如何体验生活,面对人生,这比单纯的传授知识要来的更加重要!

爱生如子。 心中突然想到早时读到的一篇短文:一日,东坡、佛印在外游玩。 东坡看着佛印说:“我眼中有一堆屎。 ”说罢,哈哈大笑。 佛印看着大笑的东坡先生说:“在我眼中有一尊佛。”回到家中,东坡先生对苏小妹讲了此事。苏小妹说:“哥哥,在你心中有一堆屎,所以你说在你眼中看到的是一堆屎;可在佛印心中有一尊佛,所以佛印眼中是一尊佛。 ”东坡先生哑然。是啊,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占据着什么,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就是什么。 在我们心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花朵,在我们的眼中看到的就是祖国的栋梁、可爱的花朵。 不是吗? 让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浇灌下茁壮成长! 做好辅导员工作就要做到——付出、忍耐、坚持。

1.付出——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辅导员工作也不例外。 在这里专门把它提出来似乎有些多余,其实不然,辅导员工作只有在你真正用心付出后才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而你是否真心付出取决于你是否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是否真正爱你的学生,这种无私的爱会渗透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你不必担心你付出的方式会有好坏之分,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工作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只要你用一颗最真挚的心对待每一个渴望关注、需要关心的学生,都是最用心的付出。 由于辅导员工作大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因此很多时候当你忙碌一天下来会想不起自己究竟忙了些什么,但你会感到很充实,是一种忙碌的快乐。 日积月累,你每一天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小爱”,会慢慢汇聚成“大爱”。 在你所带学生的毕业聚餐上你会深深地感受到这种爱最终会演变成巨大的幸福,让你感到过去的那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也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辅导员的价值——看到学生们快乐地成长,得到他们的肯定是辅导员的最大幸福和欣慰。

我们看到过太多老师付出的故事,大到一名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远的不说,离我们最近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些老师为了学生竟然不顾自己家人生命, 这些故事一次次地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在如此大的灾难面前能迅速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爱啊。在这样的故事背后,我不断陷入深深地思索,如果是我和我的学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我会怎么做,也会像那些伟大的老师一样迅速做出反应和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将所有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吗? 这需要每个辅导员都认真思考。 除了这样大灾难背后的大爱,还有许多许多“小爱”渗透在我们工作中的每个细节。 当学生生病时,你如何心急如焚地送他去医院;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如何耐心地和他聊天交谈;关注班上每个贫困生的生活,让他们的学习无后顾之忧;记录学生们的每次活动,为他们留下最美的影像;在学生们毕业前,留下他们每个人的照片,可以在想他们时拿出来看看;用一篇篇博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实习方方面面的关注;当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哭着打电话来,你忍住心痛安慰他要用一颗坚强的心面对一切,勇敢地坚持下去……这些小小的付出似乎怎么列举也列举不完,而它们正是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涉及工作中的每个细节,要把它们一个个积累起来,我相信就像一股股暖流注入每个学生的心里,而他们的感动和肯定或许就是我们一个普通辅导员工作价值的体现吧。

2.忍耐——通往职业幸福的阶梯

懂得了如何付出,就要学会如何忍耐。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必须承担来自多方的压力。 有来自部门领导的、学生家长的、学生的压力,有自身工作认同和发展的压力等,还有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很多时候这些压力和困难是同时存在的,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压力和困难,并促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和成效,我们必须学会忍耐。 我在这里说的忍耐不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一切压力和困难,而是在这些忍耐中学会认真思考如何将那些困难和压力最小化,在具体困难面前懂得如何忍耐。 这在我们处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和学生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与回报是无法画等号的,甚至付出是远远大于回报的。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面对最多的就是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他们, 所以必须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说话方式和处事方式。

即便这样,我们仍有可能无法得到所有学生的理解,甚至我们用心付出了反而会遭到学生的责骂,比如在博客、QQ群中。 被学生责骂确实不好受,特别是我们为工作、为学生认真付出过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挫败感,会使我们工作的热情和信心遭到很大的打击。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很多辅导员会不知该怎么办。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件事,就会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工作面对这么多学生,每个学生性格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 面对某些学生的责骂,我们要看到的是有这样评论的学生只是少数,不能代表所有学生。而且,我们做任何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在发生这样的事后,我们必须学会忍耐,要静下来思考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工作没做好,还有哪些欠缺,需要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或者也有可能是学生误解了你,那就要与学生好好沟通,消除误会。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要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做细是不容易的, 在工作上造成的误会很多时候是与学生没有沟通造成的,所以他们才会不理解我们。 要争取和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深入的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3.坚持——在平凡中感受工作快乐

在工作中学会了如何付出和忍耐,就更要懂得如何坚持,坚持对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无怨无悔的付出,坚持对各种压力和困难的忍耐,坚持对良好工作心态的保持,坚持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 我们对一件事能够从一而终,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至少不能辜负我们最初的选择。 虽然很多时候对我们来说坚持一件事并不困难,但要长期坚持一件事却并不容易,要把这种坚持变成一种信念,这源自对辅导员工作深切的爱。 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我们才会明白这种坚持是值得的,我们的选择是值得我们付出和忍耐的。

感悟人生,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为耕耘在教育这片圣土中而深感骄傲,我为工作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里而倍感幸福。 今后我将继续把我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 以高尚的道德境界履行责任和义务,以知识和修养赢得尊严,以创造和贡献丰富人生。有人说生命似水,我说生命如树,做一名探究型的管理者,做一名创造型的老师,使教学生活变得多彩而生动,使教育富有意义,使教育人生实现最大化的价值,是我今生无悔的追求。

二、悟思

有什么样的辅导员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也反映出了辅导员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 辅导员的个性、人格魅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辅导员如何以人格魅力出色地履行学校、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必须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和形成如下素养,它将使工作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成为辅导员受用终生的工作财富。

1.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和组织好大学生的关键

因为大学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群体,他们希望自己所面对的老师和管理者都是道德高尚、学术超群,是自己所学习的榜样。辅导员作为和学生见面最多、管理最直接的老师,更应该加强修养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 辅导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名有责任感、有高尚品格的人。我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大学》就曾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公正、善良、正直、热情、诚信等。辅导员的成功,第一步应该是品格上对学生影响的成功。西方有句名言:“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正在于他是否具备优秀的品质。 品质当然是一种复杂的组合,但优秀品质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勇气,热忱。 因此,作为辅导员更应该具备这三种品质。

(2)辅导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

同样是当辅导员,为什么有人感觉苦累,感觉枯燥,而有人却感觉幸福,感觉快乐? 重要原因就在于后者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种艺术, 他们总是从责任的角度来看待这项工作,并不断对学生工作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

2.自我修身,是辅导员成长的关键

作为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在工作中思考总结,不断提升,重要的是从自身的品德,理论知识和素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工作方法等方面不断自我修身,才能做一名出色的辅导员。

(1)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技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 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积累,实现辅导员的角色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由事务型向学习型、由单一型向复杂型的转变。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典型示范是一种身教,最具有说服力。 辅导员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仅要用正确言行去启发学生、教育学生,而且要以率先垂范的形象去引导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一种无形而巨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2) 辅导员要注重自己的品德。

德是教育管理学生之本,有无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关系到辅导员影响着学生尊重和信服的程度。 因而,辅导员平时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修养建设,养成勤劳朴实、正直友爱、大公无私的美德,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去启发学生,带动学生。

(3) 辅导员要注意价值维度素养。

价值维度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的 “核心素养”, 也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相对隐性的素养形态。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的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要求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知识;其次,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第三,要求辅导员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第四,要求辅导员对是非、善恶、美丑和各种人际关系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品质素养则从六个方面得到体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评价、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等。 道德认识是高校辅导员对品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高校辅导员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按照道德规范进行行动抉择、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道德评价是高校辅导员用已经内化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言行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的活动;道德行为方式是高校辅导员道德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道德行为习惯则指高校辅导员无需外在监督即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强化而固化的行为习惯。

(4) 辅导员要注意能力维度素养。

能力维度素养包括组织管理、沟通、创新、心理教育四方面的能力。①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组织能力可细分为指挥能力、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可细分为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制度管理能力和行为管理能力。②沟通能力:沟通是辅导员把学生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是辅导员激励学生、实现引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实践中学生所引发的各种问题。③创新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辅导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④心理教育能力:主要指辅导员应该具有开展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疾病防治的能力。

(5) 辅导员要注意知识维度素养。

知识维度素养表现为四个方面内容: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相关,是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的核心。②现代管理学知识素养:辅导员事务性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是提升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的基础。③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素养: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是建立在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基础上的。 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疏导;有利于调节自身的工作情绪,克服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④法律知识素养: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才能在法律框架下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