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祁连医录
9731200000041

第41章 升降汤加味治疗“偏头痛”的验案报告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有一定的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疲劳等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头痛呈阵发性或周期性发作,临床表现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甚则面色苍白等,少数患者可有眼肌麻痹。本病的诊断可按临床症状为依据反复发作,症状典型,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病暴发,病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

治法:平肝熄风,解痉止痛,清热活血。

处方:

菊花10g 薄荷10g 石膏30g 大黄5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芷10g 细辛5g

藁本6g 龙骨12g 郁金10g 蝉衣10g

蔓荆子6g 白疾藜10g 丹参20g

水煎服,1日1剂。

验案1:许××,女,42岁,城关二小教师,1996年10月9日前来门诊就诊。反复发作偏头痛数年,曾在省内外多处治疗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症见右侧偏头痛,阵发性刺痛,伴痛后头晕,耳鸣,失眠,面赤,小便黄,大便不爽,舌红,苔微黄,脉弦细涩。

体查未见异常体征,血压130/85mmHg,治宜:平肝熄风,解痉止痛,清热活血。

处方:

菊花10g 薄荷10g 生石膏30g 大黄5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芷10g 细辛3g

生龙骨15g郁金10g 蝉衣10g 蔓荆子6g

白蒺藜10g丹参20g 焦枣仁15g 羚羊角粉3g(冲服)

水煎服,1日1剂。

3剂后头痛减轻,已无刺痛感,面色大小便正常,本方减大黄、羚羊角粉,加天麻、钩藤各10g,嘱服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继服10剂病告痊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验案2:李××,男,19岁,永昌一中学生,1997年6月20日来门诊就诊。自诉三月前偶遇惊吓,情志不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纳呆,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身困乏力,曾多处求医,未见好转,故求余诊治,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弦。血压100/65mmHg,各项理化检查正常,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解痉止痛。

处方:

菊花10g 薄荷10g 生石膏30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芷10g 细辛6g 生龙骨15g

蝉衣10g 白蒺藜10g 郁金10g 丹参15g

焦枣仁15g 柴胡8g 香附子10g 白芍15g

甘草6g

水煎服,1日1剂。

共服4剂后头痛、头晕失眠等症减轻,依前方加葛根15g、菖蒲6g,嘱服10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用上方配制末药巩固疗效,随访至今,病告痊愈。

注:本文2000年10月发表于《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第1卷第2期,美国中华医学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