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9731100000006

第6章 哲学篇(5)

同样,系统科学方法也不会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它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一是通过高度概括和总结,从一般科学方法升华到哲学高度,成为体系化的系统观;二是进一步开拓新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三是随着科学实验的深入进行,不断修正、补充、完善自己的原理、规律和范畴。这又要依赖于唯物辩证法。尽管系统科学方法并不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产物,而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思想成果,但它却是形而上学的狭隘思维方法向辩证法的综合思维方法转变的产物,即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的结果。循此发展逻辑,它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必然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由于系统科学方法还处在一般科学方法层次,反映的是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中系统、信息、控制等共同侧面的原理及规律,它的适用范围和领域还存在一定学科的局限性。要由一般科学方法升华为哲学方法论,并不断开拓新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必然要汲取前人优秀的哲学思想成果,特别是汲取唯物辩证法的现实成果。一方面以此作为方法论指导,高度概括和总结自身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规律和范畴,修正、丰富、完善自身的原理、规律和范畴。两方面共同使系统科学方法成为体系化的哲学系统观。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从质上揭示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本质规律,系统科学方法是从量上揭示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在某些共同侧面上的具体形态。二者的考察方法是一致的,基本内容是趋同的,原理、规律和范畴的表述是互补的,发展走势是对接的。随着它们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完全有可能融为一体,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辩证”法。这也是现代化建设坚持一元化哲学方法论指导所必需的。

社会美——社会实践的总体目标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实践不仅属于认识论范畴,也属于本体论范畴;不仅是辩证唯物论的范畴,也是历史唯物论的范畴,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范畴。深化对实践范畴的研究,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主体能动性角度,探讨社会实践的价值目标。

社会实践,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人的实践。人们之所以要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体,改造客观世界,使之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目标。

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不仅促成了猿向人的转变,而且是人类最初从动物界中脱离之后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一样,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都离不开自然。然而,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是凭着本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因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则是通过生产劳动,主动地、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从原始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生活资料,不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而是人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是人对自然物加工改造的结果。生产各种生活资料、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是人类进行生产斗争实践的契机。

改造自然的生产斗争是与改造社会的社会斗争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在社会生产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以结合起来的群体活动方式改造自然,实现人的本质。同时,由于受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即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创造的生活资料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产生基于生活资料分配的矛盾和斗争。通过斗争,改造社会,使之体现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通过斗争,调适矛盾,强化人的群体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本质,这正是社会斗争实践的主观目的。

在社会实践中,主体发挥能动性对客体进行改造,使客体发生适合于主体目的的变化,同时,客体也以其客观规律对主体能动性给予种种制约。为了增强主体能动性,使实践效果愈来愈适合于主体价值目标,主体便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愈来愈深入地认识客观规律。所谓科学实验,就是通过科学抽象的方法探求客观规律。科学实验的目的正是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使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使主体在改造客体中获得愈来愈多的自由。正如毛泽东说,“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为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服务,实现人的价值目标是科学实验这一社会实践的契机和目的。

社会实践活动五花八门,千差万别,归根结底,不外是生产斗争、社会斗争、科学实验三大实践活动。这三大实践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之达到人的某种愿望和需要,即达到主体的价值目标,亦即“人化”。

客观世界——对象被“人化”,主体价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也是社会实践的直接结果。从自然界被“人化”看,一是进入主体实践范围的客体愈来愈扩大范围。从蒙昧时代的采集、狩猎到文明时代的畜牧业、农业和工业,从地下矿产采掘到海洋和宇宙空间资源的利用,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客体愈来愈广阔了。二是通过劳动,生产的生活资料愈来愈丰富。从林果产品、畜牧产品到工业产品,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愈来愈满足人的需要。三是“人化”的程度愈来愈加深。从石器使用到电脑发明、从自然物的粗加工到精深加工、从古代恶劣的自然环境到现代生活环境的美化和再造,主体改造客体的能力愈来愈增强。从社会被“人化”看,通过人对社会的改造,人们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日益变革,从而人与人的关系愈来愈发生深刻变化。以自然界为存在前提的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形态不断演进,由原始社会经过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

人对客观世界的“人化”与客观世界被“人化”,是在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也在观照并思维着自然和社会,观照并思维着自己的实践效果。当实践效果——被改造的客观世界产生了适合主体愿望或需要的变化时,人们也就认识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进而发挥自己的本质力量,加深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人的愿望或需要;当实践效果——被改造的客观世界产生背离主体愿望或需要的变化,即主体在实践中遭受挫折或失败时,则通过观照和思维,吸取挫折或失败的教训,进一步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使之增强适合人的愿望和需要的变化,减弱背离人的愿望和需要的变化。因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二者的交互作用,使主体认识日益丰富,日益接近客观真理;客体的“人化”也日益丰富,日益适合主体的愿望或需要。

总之,社会实践是主体联系客体的中介。社会实践不是主体被动地适应客体,盲目地服从客观规律,而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使客观规律为主体目的服务。“人化自然”是社会实践的动因和归宿,实现主体价值目标是社会实践的“灵魂”。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客观世界就是人的客观世界,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只有作为人的对象,只有作为人实现自身目的的物质资料或手段才具有意义。正如马克思说,在社会中,对于人来说,对象的现实处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都是人的现实,也就是说,都是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所以,对于人来说,一切对象都是他本身的对象化,都是确定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都是他的本身的对象。

社会实践的价值目标,是满足人的愿望或需要。而人的愿望或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首先是物质生活需要,即衣、食、住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其次是精神生活需要,如文化生活、感情交流、满足道义感等基本的心理需要。作为社会实践价值目标的人的愿望或需要,不是指其中的某一层次或方面,而是指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的整体的生活愿望或需要。马克思说:劳动“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当作自己的本质来对待,或者说把自己本身当作类的存在物来对待)的自我确证。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的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然而,主体目的的实现,即需要的满足总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首先是受主体对客体改造能力的限制。主体在没有深入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时,其改造客体的能力即生产力水平是低下的,通过生产斗争实践创造的生活资料是贫乏的,因而,需要的满足是有限度的,人的生活状况是贫困的。随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加深,主体改造客体的能力即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创造的生活资料不断丰富,人的需要才逐渐得到满足。其次是受客体自在性的限制。主体改造客体,使客体发生适合于人的需要的变化,同时,客体也以其自在性,发生背离人的需要的变化。因而,实践效果对人的本质力量来说,既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也包含着否定的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使生活资料不断丰富,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产生了阶级社会,产生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大工业的出现,标志着人对自然改造能力的飞跃性质变。它创造了琳琅满目的生活资料,使人的需要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同时,它又使自然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匮乏,从而使人的生存环境恶化。

然而,人毕竟是人,人不同于动物的是人有意识,有思维,有主体能动性。人能够不断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寻求客体与主体相适合的尺度,把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目的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客观规律达到主观目的,不断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方面,弱化否定方面。同时,正由于实践效果往往存在与人的主观目的既相适合又不相适合的矛盾状况,主体才进一步认识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对客体的改造,促进适合方面的变化,限制不适合方面的变化。如果把社会实践中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方面称之为“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方面称之为“丑”,那么,社会实践作为人的实践,不是把纯客观的实践效果当作价值目标,而是把肯定人的本质力量,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当作价值目标,即把生活美当作价值目标。这种生活美,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说法,就是“应当如此的生活”,“我们所理解和希望的”生活。同时,作为社会实践价值目标的生活美,不是产生于实践之后,而是在实践之前就已在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马克思说:“最糟糕的建筑师一开始就跟最优秀的蜜蜂不同。因为建筑师在建筑蜂房之前,在自己脑子里就已把它建筑起来了。在劳动过程结束的时候所获得的成果,早在劳动过程开始的时候就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了,即观念地存在了。劳动者跟蜜蜂不同,不仅是因为他改变了自然所给予的东西的形式,而且还因为他同时在自己所给予的东西中实现了自己的自觉的目的。这个目的作为法则决定着他的行动的方式和性质,并且他应当把自己的意志服从于这个目的。”实践主体正是按照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价值目标,按照自己观念中塑造的生活美的蓝图进行社会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