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9731100000020

第20章 经济篇(13)

其三,县域经济市场化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它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具有敬业精神,能够对企业精心经营,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如前所述,公有制经济是以合作劳动和规模生产经营为前提的,产品属于公有制产权所有者国家或集体占有,比较利益即资产增值或企业利润亦属于国家或集体,其间势必存在一种不易克服的矛盾,即国家、集体或职工群体利益与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厂长(经理)个人利益的矛盾。如果缺乏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那么,厂长(经理)既可以为国家、集体或职工群体谋利益,也可以借用职权谋取个人特殊利益;既可能精心经营,使企业盈利并迅速发展,也可能不负责任,使企业亏损破产。这些分野,归根结底取决于厂长(经理)的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企业领导制度。在县域内特别在贫困地区,一方面由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人们长期受小生产狭隘眼界束缚,群体观念淡薄,目光短浅。虽有一些受过大专院校教育的人员,但大都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产业行业受过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员极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领导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选人标准往往忽视企业干部必备的素质特点,所选用的经营管理者很难适应公有制经济的规模生产和经营,难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品德素质往往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或集体利益之上,不是通过精心经营获得正当的个人收入,而是一心谋取个人特殊利益,借用职权,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挖国家或集体投资,套取银行贷款,获得比精心经营企业所得的个人收益高几倍、几十倍的特殊利益。诚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结果,企业亏损、破产,厂长(经理)却大发横财。二是文化素质往往因未经过企业管理的专业培训,对于企业核算、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等似懂非懂,或者一无所知。结果因不善经营使企业亏损、破产。三是其品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的相互影响,或者因对企业整体利益的不关心、不负责任而不下苦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或者因管理水平低下,企业效益不佳而使个人收益不高,致使其借用职权挖空企业,谋取个人特殊利益。个别地方还出现一种奇特现象,厂长(经理)带着挖空企业的动机先将企业管理搞混乱,然后从中浑水摸鱼,将企业流动资金装入个人腰包,进而以企业无资金周转为由,大举向银行借债,并将借来的贷款也装入个人腰包,将债务背在企业身上。长此以往,企业债台高筑,难以起死回生。最后,企业不得不破产、拍卖时,厂长(经理)则可用从企业和银行挖来的巨额资金去购买企业固定资产。结果,厂长(经理)越是带着挖空企业套用银行贷款的动机去搞垮公有制企业,越可以无偿占有公有资产。显然,在县域内,公有制经济内部不易克服的公私矛盾,往往造成公有资产包括银行资产的大量流失和公有制经济的不景气,整体素质较差,管理水平低下。相反,非公有制经济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有限责任公司等,因其产品和企业盈利归企业主私人占有,也就不存在企业内部的公私矛盾,不存在业主挖空企业,谋取个人特殊利益的动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主必然会确立敬业精神,加倍关心自己的企业,精心经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其四,县域经济市场化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促使县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此,要求企业投资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之相适应。现阶段我国还是—个欠发达国家,资金短缺。一方面,国家财力必须以足够的资金保证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以及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投入,无力保证产业投资需求,地方财力同样因财力不足,难以保证各类产业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乡村自给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分工分业的产业化发展,城乡经济都处在百业待举之中,投资需求正在膨胀,并要求县域经济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这必将加剧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如果继续坚持投资主体公有化,依赖国家、地方或集体财力投资兴办各类产业和企业,势必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时,即使国家、地方财力挤出部分资金,直接投资兴办公有制产业或企业,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公有制经济内部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投入资金往往会落入善于钻营的管理者个人腰包,难以收到较好的投资效益,投资愈多资产流失愈多。显然,为了发展各类产业,兴办各类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县域经济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必须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以及乡村的千家万户,依靠自我积累进行投资和扩大投资,多方面开发产业;二是积极引进国外或外地资金进行直接投资,兴办比个体私营经济规模较大的产业或企业;三是大力兴办股份制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或向社会募集闲散资金进行投资。同时,将公有资金的投资方式,由过去的直接投资变为间接投资,即以信贷方式给非公有制投资主体以一定的资金扶持。

其五,县域经济市场化必须解决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村会产生大量过剩劳力。同时,城镇经济中一些企业的减员、一些企业的破产、行政机构中人员的精简分流,也会产生过剩劳力。国家和地方限于财力物力,很难以举办公有制企业来安排大量过剩劳力的就业和再就业,只有大力倡导过剩劳力从事个体经济,才能自谋出路,只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吸纳城乡过剩劳动力。

县域经济产业化与多种所有制联“龙”

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原理和县域经济具体实际,县域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即经济市场化。由此决定,所有制结构应坚持以非公有制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排斥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应是长期并存、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

从县域经济具体实际出发,经济市场化的重点是乡村自给半自给经济生产方式转变,这一转变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交互作用的渐进过程。从商品生产角度看,自给经济生产方式与商品经济生产方式都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自组织功能。因为,产品适用方式总是与生产分工方式相同一,生产分工方式总是与产品交换方式相同一。在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初期,各生产单位之间同类化的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必然造成经济内部交换的有限性和市场的狭窄。反过来,又限制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产业化。在这一时期,要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必须瞄准外地市场、城市市场和国际市场,以县域为较大的商品生产基地,生产大宗的商品化产品即拳头产品。单家独户,单个企业多品种、少批量的产品,在县域内部受产品结构趋同的制约不可能成为商品,在县域外部由于未形成规模、未达到吨位,也难以成为商品。

从商品交换角度看,商品交换是以专业化分工生产为前提的,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是不同类的。用于交换的产品不是一进入市场就能实现交换,而是在产品结构存在着生产者的专业分工乃至地域分工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交换。在县域内部生产者之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的现实条件下,要实现产品交换,应以县域为商品生产基地,进行地域分工,生产出大宗与县域外部不同类的产品。如果县域之间产品同类化,则应抓好同类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或者实行跨县域的联合经营,或者放弃与县域外部同类化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生产,强化非同类产品生产及其深精加工,形成县域品牌。单个生产者,一村数村,单个企业是难以熟知县域外部产业地域分工、产品结构以及其他经济信息的。

从产业开发角度看,产业开发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通过市场开拓,使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生产者通过产品销售,实现价值,获得比较利益。进而放弃旧的小而全生产,将全部或大部资金、劳力投入到能够利用资源优势的专业化生产中,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单家独户、单个企业是很难开拓市场的。即使打开市场,也会由于在开发过程中难以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分工,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高挺,难以获得较多的比较效益。只有发挥县域经济的整体功能,进行规模开发,并且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分工,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使资源优势真正变为经济优势。

从市场发育的角度看,市场发育不是首先形成县域内部市场,促进县域内部生产者之间不同产品交换或同类产品竞争,而是首先开拓县域外部市场,促进县与县、县与大中城市和世界各国的产品交换,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县域外部的生产单位及其产品。通过梯度发展,使以本地资源为原料的产品交换市场,由县域外部逐渐向县域内部延伸;使产业分工特别是农村产业分工,先由单一的种植业发展到农、林、牧、副、渔的分工分业,再由农、林、牧、副、渔的分工分业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深层次的分工分业,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提高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发育水平。为了开拓县域外部市场,应发挥县域经济的整体效应,搞好县域内部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拳头产品。如果把市场发育简单化为县域内部生产者的自由竞争,难免造成“谷贱伤农”的恶果。

因此,县域经济要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整体功能,根据本县资源特点,扬长避短,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支柱性产业和拳头产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第二、三产业。而要发展支柱性产业和拳头产品,又必须走产加销、科工贸、贸工农一条龙开发路子。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支柱性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中的生产、加工、销售、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环节,以及由这些环节的产业化所形成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互为依托、互相拉动、互相制约的。

从生产环节看,生产者要大力发展某种生产,必须能够售出这一产品。但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由于难以把握市场信号,往往形成生产行为的趋同,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他们的产品或者找不到销路,或者低价售卖给“二道贩子”,忍受盘剥。这自然会挫伤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生产的发展。要稳定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形成商品生产基地,只有使加工、销售环节的企业与生产环节的千家万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尽可能减小千家万户小生产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加其收益。

从加工环节看,要充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必须搞好初级产品的深精加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兴办加工企业,创县域品牌。但是,深精加工企业与生俱来就是工厂化的,即以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为前提的。一个加工企业要上马,并保证长年累月的机器运转,达到设计的加工能力,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基地建设和原料供应。如果加工企业技术过关,产品能畅销国内外市场,必然带动基地生产和千家万户的生产,使他们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放弃其他产品生产,集中进行加工企业的原料产品生产。反过来,又保证加工企业的生产正常化。如果基地和千家万户生产的原料产品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吨位或批量,难以保证加工企业生产正常化,加工企业开工不足,机械设备利用率低,必然提高产品成本,减少收益,甚至亏损。如果加工企业连续亏损,停工停产,或者无流动资金购买原料产品,又必然影响基地建设和千家万户小生产,甚至发生类似大批蚕农毁桑还粮事件。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加工企业也难以维系下去。

从销售环节看,要使支柱性产业发展起来,关键问题是产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在自给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初期,受生产者生产同类化的制约,用于交换的产品在县域内是很难开拓市场的。所谓开拓市场,如前所述,是指开拓城市市场、国际市场以及其他不生产此种产品的外地市场,例如内地产品到沿海地区开拓市场,中西部产品到东部地区开拓市场。一种商品化的产品能否生产,前提就在于有无市场,或者能否打开市场。如果能打开市场,必将大大带动此种产品的生产,如果无市场或者打不开市场,那么,此种产品生产无论具有怎样充足的资源,也不能变为经济优势,生产者也无需再生产此种产品。所以,购销企业往往是牵动基地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