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以词为载体表现真实的亡国之痛,用语平实而真切,既开阔了词的意境,又摆脱了五代词作专门描写闺阁的脂粉气,使词从民间的娱乐工具上升到具有严肃意义的文学形式,是对词这一体裁的重大发展,对宋代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把自身经历的一段国破家亡的经历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人生常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悲剧,所以其言情的深广也就超过其他南唐词人了。
十六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赏析】
凡事皆有两面,“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造就了李煜天真单纯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是不能成为一个好君主的,然而偏巧却正合适做一个好词人。一个不称职的君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国为人所灭,骨肉离散,不得自由,经历这样的大是大非,才铸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然诗人所幸何在?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李后主之词悲凉深远,发乎天然,极富感染力,难怪被后世誉为“词中之帝”。
十七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赏析】
这里的“诗人”应该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可以泛指一切文学创作的主体。像《水浒传》、《红楼梦》这样写实性很强的作品,自然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阅历,积累大量的材料,做好严密的叙事安排。而作者所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则值得推敲。试想倘若南唐不为宋朝所灭,李后主的词风能有后期那样明显的变化吗?经历过自己国家的灭亡也算是一种阅世了。正是这个转变,才带来了李煜后期词作的辉煌成就。所以说,要写出好的作品,一定要有丰富的阅历。王国维此话不可信。
十八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赏析】
靖康之变,宋徽宗为金所虏,其经历与李后主极似。《燕山亭》一词书写亡国之痛,亦似后主之词。然而所不同者,徽宗不过是自道身世之苦,而后主则更具胸怀,悲天悯人,其境界远非徽宗所及。王国维在这里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有我之境”的表现。
十九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赏析】
《花间集》为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收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皇甫嵩、韦庄等十八家词,不收南唐词。所以冯延巳及后唐二主之词不见《花间》也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由于编者的门户之见所为。而冯延巳等人的词作已经开始超出五代风格那种风花雪月、雕琢做作的格局,呈现出新的气象和视野,已非《花间集》所能比了。
二十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赏析】
韦应物中晚年之作与孟浩然的作品都极为冲和平淡、自然贴切。“流萤”、“疏雨”二句都是各自名句。五代词人中,王国维尤其对冯延巳垂以青眼,以为冯之词作不在韦、孟二人之下。读书读到好句,须细细品味才能咀嚼出味道来。“高树”二句寥寥十个字,将寒夜之景象描写得力透纸背;且寓情于景,使眼前之景与内心之景融为一体。写景状貌准且生动,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冯延巳词作典雅清俊,不拘泥,不做作,于五代词坛独树一帜。
二一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赏析】
有学者指出,欧阳修“绿杨楼外出秋千”这句诗,当本自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的“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此三句诗极似,又各有所指,皆与诗作整体相协调。古人写诗填词,多喜欢借鉴前人,有时甚至直接套用原句。如曹操《短歌行》引《诗经》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纳兰性德《金缕曲》引李贺“青眼高歌俱未老”之句等,屡见不鲜。可见今古之人虽有年代差别,感情上总会有相似相通之处。
二二
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赏析】
梅尧臣是宋朝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他的诗作平易深刻,细腻贴切,凝炼自由,新巧泼辣,颇有唐诗余韵。《苏幕遮》词中的这几句,哀婉悲凉,细腻曲折,意境渺远。而秦观尤其擅长摹写离愁别恨、相思孤独之情,用语委婉细腻,跟梅尧臣的这几句词很相像。冯延巳《玉楼春》一词则显得开阔豁达得多。欧阳修虽然也写传统意义上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但表达的却往往是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颇有冯延巳《玉楼春》风格。王国维谓“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还是很贴切的。
二三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赏析】
四人之词句同为写草,落诸笔端各不相同,却“皆能摄春草之魂”。每个优秀诗人笔下的万物都是有灵魂的,用心去看去写,才能抓住事物的核心,见常人所未见,观常人所未明。这样写出的文学作品,才会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二四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赏析】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有着恒久的魅力和影响,其中许多名篇历来为众人传诵。《蒹葭》一篇,摹写相思之情,用语婉转而直抒胸臆,磊落大方,洒脱自然。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同是写相思之情,但措辞极为苍凉悲壮,孤身一人登楼凭远,望穿秋水,显得极其落寞和无助。表达的是同样的主题,形成的是迥异的美感,但是同样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不同的气质和心态决定了这种不同的效果,相同的是二者都有一颗充满真情的心。真情流露,自然格外打动人心。
二五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赏析】
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总会体现一种可贵的担当精神。“忧生”与“忧世”,既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自身,也是站在苍生的立场上悲悯世事。一个好的诗人,无论如何洒脱,都不能蔑视苦难。这种精神带给他疼痛的同时,也让他破茧成蝶,造就了自身的辉煌。
二六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赏析】
这是《人间词话》的一段名言,王国维用晏殊、柳永、辛弃疾三首词的断句,描绘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立业、治学的艰苦历程,极富真知灼见。第一种境界讲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第二种境界则讲他们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叩打学门时上下求索,攀登书山时以勤为径,泛舟学海时将苦作舟的勤奋、专一、执著与坚韧。而第三种境界则是这些人在艰苦的寻求中,功夫到处,豁然开朗,灵感顿生,畅游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漫步书山能悟其中真谛的怡然自乐和欣喜恬适。如此谈成就事业、谈做学问非常高屋建瓴而又深刻幽邃、贴切浑融,其深致款曲已远超词话的范围。
文章主要引名诗句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言简意赅,言约意丰,意近旨远,宏论精深,很有力量。可谓诗论词话之精典。
二七
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赏析】
欧阳修在离开洛阳时,写了几首词,表示对洛阳的惜别之情。《玉楼春》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此词写的是在送别筵席上触发的对于人的感情看法,在委婉的抒情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送行的人是一个同他很有感情的女子。在送别的筵席上,他心里分明知道,这一回离开洛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可是为了安慰对方,仍然打算虚构一个回来的日期,以免她过分悲伤失望。不料自己话未出口,对方早已猜透他的心事。她那凄惨得说不出话的表情,分明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作者起初故作豪言文饰其伤心处,最后却难掩悲苦,深情流露。北宋词人中,多写流连光景、儿女悲欢的内容,思想境界比较低狭;能够从这些内容推阐开去,涉及社会人生大问题的,却非常之少,甚至几乎没有。欧阳修这首词,从儿女柔情中提炼出带有哲理的大问题,一翻前人旧调。书写悲苦的故作冷静,使其愈显悲凉。王国维谓之豪放而沉着,确实恰如其分。
二八
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④子野⑤、方回⑥,末足抗衡淮海也。
【赏析】
两宋词坛,巨擘迭出,很难分清高下。晏几道将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作品写得如梦如幻,一唱三叹,将艳情小令的艺术发展到了极致。张先其词含蓄雅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先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贺铸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很多作品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而秦观作词纤丽清新,情词并美,被誉为宋朝婉约派词宗。
二九
少游词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赏析】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影响,加上自命清朝遗老而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苦闷,故常常对词中凄惨之句多有会意。秦观《踏莎行》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的确写尽凄厉之情。孤馆春寒、杜鹃斜阳,正好契合王国维其时心境,所以会尤其得其赏识。而苏轼为人旷达不羁,绝少悲观厌世之情,喜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赏析】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从诗经、楚辞开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王国维静特别喜爱忧愁苦闷之句。而文人之情思,自古至今亦多所因袭,虽景境有别,其情一也。
三一
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王无功称:薛收赋“韵趣高奇,词义旷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词中惜少此二种气象,前者唯东坡,后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
【赏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裁形式不同,表达情感自然会有差异。诗、赋、词三种不同的形式所适合的表现范围都各有局限。中国人尤其喜欢十全十美,连静安先生也不能免俗,所以在这里对宋词求全责备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能独具慧眼,发现这种气象的承袭脉络,并在众人的赞誉中看到不足,也是静安先生让人折服的所在吧。
三二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赏析】
王国维虽把周邦彦比做娼妓,把其词贬为郑卫之音,评价似乎很低,但他又有以下观点:“唐五代北宋之词家,倡优也。南宋后之词家,俗子也。二者其失相等。但词人之词,宁失之倡优,不失之俗子。以俗子之可厌,较倡优为甚故也。”由此可见,王国维虽然认为周词在品格上不如欧、秦,但尤胜南宋诸家俗子之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王国维在此所说的倡伎、倡优,并非指现在所说的那些妓女,而是指过去地位底下的艺伎和戏子。王国维对她们还是抱着同情的态度。王国维毕竟是喜爱周邦彦的,只是对其创意之才少表示遗憾,从语气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对周邦彦极为推崇。他后来还特意为周邦彦写了一篇《清真先生遗事》,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