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9659500000016

第16章 白朗起义

白朗何许人也?在反袁斗争中,其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何会成为规模大,坚持久,影响大的农民反抗斗争呢?起义失败的原因何在?

二次革命爆发前后,袁政府直接控制下的北方各省也不平静,群众自发的武装反抗,一时有发生,白朗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坚持最久、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反抗斗争。

白朗,河南宝丰县人,因其身材高瘦,腿长行快,绰号“白狼”,官方也诬称其为“狼匪”。1908年,白朗遭本村二家地主的殴打和诬告,被关入监狱,母亲卖地救他出狱。后投奔清军当兵,因受欺侮。便“犯律潜逃”回乡。民国初年,河南连年荒早,河南都督张镇芳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祸天灾,乞丐成群,“铤而走险者日众”。豫西民情强悍,穷人求生不得,便纠众打家劫舍,俗称“拉杆”,为首的称鼍杆首”或“架杆”。据载:11912年5月间,仅宝丰、鲁山、汝州(今临汝县)。一带着名的杆首有24人,其中:杜起宾,宝丰县韩庄人,带75人,快枪75杆;牛天祥与杜起宾同村,带58人,快枪18杆;李风朝,郏县龙虎店人,带20余人,快怆14杆;白朗,宝丰县大刘庄人,带70余人,快枪36杆;郜永生,鲁山连洼人,带100余人,快枪14杆;崔乾,汝州新庄人,带20余人,快枪11杆。另外还有宋老年、郭玉德、李鸿宾、丁万松、王心传等18人,皆系杆首。

白朗从清军回乡后,便“拉杆”起事成为绿林头目。他“性豪爽,善驭人,疏财仗义,以是能得众,先奔走于汝、鲁、宝之间,结识豪侠,渐成规模。但以武器缺乏,未能大举,乃将宝丰县长的儿子劫去勒赎,索价新式五响钢快枪10支。枪械到手后即有很快的发展”。白朗以舞阳县母猪峡为基地,四处活动。约于民国元年以“打富济贫”为旗号,鼓励穷人造反。“每到一处,只劫掠官家及绅富财物”。被裁士兵、游民、饥民等,闻风归附。

着名杆首李鸿宾、宋老年、丁万松、宋二眼、王心传等各率所部,与白朗部合并,愿昕指挥,“白朗之势乃大”。到1913年春,白朗人马共约两、三千人,时聚时散,聚则成军,散则为民。白朗军消息灵通,各县多次派兵围剿,都未把他们镇压下去。

1913年5、16月间,袁世凯把驻在信阳的第六师调入湖北境内,仅留河南陆军部在平汉路沿线设防,豫西南空虚。这时河南国民党人熊嗣鬻联络白朗武装讨袁,白朗一面派熊赴南方联系反袁力量,一面借“二次革命”一之说,号召群众起而反抗。高鑫、宋一眼等各杆数百人袭扰叶县、襄城等地,白朗率千余人南下,意图攻取唐县(今唐河)、泌阳。由于有唐县守军作内应,5月31日夜,白朗攻占该县,缴获大炮、机关枪等武器弹药,当日弃城北上,连克数村镇,直攻鲁山。当时,河南护军使雷震春带兵刚到达豫西南,急令右翼帮统王茂元率两营援救鲁山。王军至鲁山时,白朗军改变计划,突然攻取禹县,守城官兵弃械而逃,白朗缴获大量枪支财物,凯旋回归鲁山一带。

白朗军回鲁山地区后,雷震春率军进驻宝丰,调集王毓秀和防军十余营,把守各县镇和山口要地,围剿白朗军,白朗军一度受挫,避入深山中。转战到数百里外的卢氏境,7月1日攻占淅川县西平镇,次日叉夺取鄂豫陕三省交界的重镇荆紫关,攻克淅川县城。邓州、内乡、镇平等地纷纷向河南都督张镇芳告急。17月14日,白朗军在湖北均县贾家寨以东地方,与鄂豫陕三省联军激战,随后折回,17日围攻镇平县,逼近南阳。18月,在百泉山击败河南官军,转战唐县、泌阻、桐柏一带山区。9月下旬夺取湖北枣阳,攻据县城11天后北上,返回鲁山和宝丰地区。当时雷震春已离开宝,白朗乘虚于11月12日攻占宝丰县城。新任河南护军使赵倜率兵来攻,白朗军撤出县城,避人鲁山西北地区。

二次革命失败后,白朗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支武装反袁力量,袁世凯一面严令张镇芳限期肃清,一面增兵河南。进入豫西的总兵力达三万人,毅军统领商德全率兵驻扎郏县、宝丰和临汝三县,‘张锡元师驻扎舞阳和泌阳,王毓秀旅驻方城、鲁山、南召和伊川四县,南阳镇守使田作霖把守南阳附近六县,镇嵩军统领刘镇华部守护嵩县至卢氏县一线,北洋第二师一部负责京汉铁路沿线。

白朗没有固守鲁山,而是迅速逃出包围圈。12月下旬,他率2000人南下。于1914年1月11日、15日、16日连克光山、光州(今潢川)和商城等3座县城。随后东进安徽境内,攻克六安、霍山等数县,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战斗力增强,队伍迅速扩大,马队、部队共计约4000人。豫东和皖北的城池连被攻占,袁世凯大为震惊。1月20日严厉申斥张镇芳和赵倜“督率不利”,将二人撤职留任。2月11日,任命田文烈为河南民政长兼会办河南军务,13日撤去张镇芳的河南都督,改由陆军总长段祺瑞兼任。段祺瑞亲赴信阳,召开豫鄂皖三省剿办会议,企图将白朗歼灭于霍山、六安、霍丘之间。

在北洋各军四面包围之下,白朗军在叶家集和金家集多次突围,均遭堵截。白朗决定化整为零,把队伍分成几路,同时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一路偷袭光州。当敌军增兵援救光州时,白朗军分路逃出包围圈,日夜兼程西进,2月末于一夜之中在信阳以南双河越过京汉铁路,分兵两路,一路攻湖北应山和安陆,另一路经随县等地西进,3月7日攻占鄂西重镇老河口,歼灭驻军一营,缴获火炮、炮弹等武器。在老河口,白朗召集会议,决定避实击虚,伺机入陕。白朗改编了队伍,称‘公民讨贼军”,又称“扶汉军”,自称“中原抚汉大都督”,以李鸿宾为参谋长,将近万人的队伍编为前、中、后三军。白朗军的胜利,使袁世凯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驻华公使都十分吃惊。各国驻华公使都纷纷照会袁政府外交部说,白朗起义使“外人之财产损失颇巨,即各国之商务间接受其影响亦非浅显。如再不能即日剿平,拟电请本国政府各派兵若干帮同剿办,以期早日肃清”。袁世凯致电段祺瑞等人称:“白狼潢池小丑,乘隙蠢动。近日发兵二万人,奔驰两月,卒未殄灭。各国视之,大损威信,极为军界耻辱。老河口又生残杀外人重案,若不迅速扑灭,恐起交涉,牵动大局。……近日匪之内容,毫无所闻。”

3月14日,白朗军再次攻克人陕西门户荆紫关,进入陕西境内。3月下旬到4月初,连克商南、武关、龙驹寨(今丹凤)、商县等地,进逼西安。所到之处,张贴布告,痛斥“袁贼世凯,狼子野心,以己意为法律,仍欲帝制自为”。这比起义初提出的“打富济贫”口号,具有较鲜明的革命民主思想。此时,孙中山已与白朗有所联系,在政治上对起义军起了积极作用,起义军进入陕西后,袁军尾随入陕,白朗军“尤善声东击西,避实捣虚”,“不特善战,抑亦善走,一日之间,能行一百二十里远”,使袁军疲于奔命。

5月间,白朗军西人甘肃,不久又从甘肃东返,经陕西,6月末回抵河南,途中遭到袁军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等到回到鲁山、宝丰一带时,虽仍有数千人,但枪械弹药不足,战斗力削弱,无力与官军公开对抗,只得分散为数股。8月初,白朗在战斗中不幸负伤,数日后病故。宋老年等各杆也先后失败,部众瓦解四数,起义失败。

白朗起义历时两年多,转战豫鄂皖陕甘五省,征程数千里,攻破40余座县城和许多关隘,打击了地方封建势力,冲击了袁世凯的统治。他们虽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的口号,但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没有革命根据地,长期流动作战,最终不能幸免于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