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老年养生
9657100000031

第31章 长寿秘诀篇--有因可循,百岁老人不是梦(3)

起居调养。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加强自我防护,避免烈日暴晒;午饭后要安排午休,以消除疲劳;提倡洗温水澡,以清洁皮肤,消暑防病;炎暑天气,不可过于贪求凉快,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阴冷之处及坐冷石冷地,不可在过道、风口处乘凉,以免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衣衫勤洗勤换,不穿湿衣或曝晒干的衣服。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营养,科学用膳”夏季老人消化功能差,从多食新鲜蔬菜瓜果为宜。多食绿豆粥、荷叶粥、百合粥,对夏季风热感冒、高山压患者均有益。冷饮、冰制品慎用。

运动调养。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体育锻炼,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均可,但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汗多损伤阳气。出汗较多时,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汤,但不可饮用大量开水,也不要运动后用冷水沐浴、洗头,以免引发寒湿痹症。

防病保健。夏季酷热多雨,人易中暑,故夏季以防中暑为首。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加强通风降温,避免曝晒,睡眠充足,饮食卫生;衣服宜宽大单薄,以丝、绸、麻和纯棉为佳,浅色调为主;常洗澡洗头、换衣保洁;适当用十滴水、仁丹、酸梅汤、豆汤等防暑,这些都是夏季养生中十分重要的。

秋季养生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高气爽,气候干燥,人体血脉通畅,适宜外出旅游。秋三月是万物容盛收成季节,地气清肃神志需安宁。收神气,清肺气,这样才能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调养好“收”气。

精神调养。精神上“宜安定”减少思虑情绪。降低秋季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维持心理平衡,注意解郁散结,保持欢乐情绪。

起居调养。衣着“宜秋冻”不宜早加衣。使肌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强抗病能力。注意秋燥“宜通便”秋季天气干燥,老年若饮水少、长卧床、少活则易生便秘;高血压病人发脑溢血,危及生命,故多食水果蔬菜等。也可早起卧前后各揉腹一次(50下)。

饮食调养。以滋阴润肺为主,预防秋燥,适当多食芝麻、糯米、核桃、蜂蜜、乳品、甘蔗、枇杷、菠萝等柔润食物。同时,秋季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水果,以收敛补肺;少食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及冰棒、冰淇淋、烈酒等刺激性强的饮食。

运动调养。秋高气爽,正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期。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晨练,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因过度剧烈运动造成大汗淋漓,津气耗散。

防病保健。秋天也是肠炎、痢疾、疟疾等病的多发季节,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做好预防接种,服预防药;坚持用凉水洗脸、热水泡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适当多服些维生素和滋阴益气、宣肺化痰的中药,以缓解秋燥对人体的影响。

冬季养生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蛰伏,阴气极盛,阳气潜藏。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成形胜于化气。冬应于肾,故养生当避寒就温,敛阳护阴。

精神调养。为保证冬令阳气潜藏不受干扰,首先在精神上要固密心志,情绪安定,勿使七情过激。

起居调养。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以利阳气伏藏,阳精积蓄。适当增加衣被,减少房事,切勿骤暖大汗,以免阳气外泄或积热于内。

饮食调养。饮食“宜进补”多吃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并适时进补。药补不如食补,明虚之人多食羊肉、鸡肉、牛骨髓;阴虚之人多食鸭、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运动调养。天气晴朗“宜锻炼”冬季遇好天气时可适当户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增强体质;在冷空气中锻炼,可增加神经调节机能,提高抵抗力,但不宜出大汗从防感冒,大风、大雾、雨雪恶劣天气,不可去户外。

防病保健。冬季是麻疹、白喉、流感、腮腺炎等病的好发季节,应加强预防,可选用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兰花草等药物煎水饮。年老体弱者可选食补、药补,也可坚持足底按摩、足三里穴位按摩等方法,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杨力谈养生:

保持年轻的措施和原则

职业。自己创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职业上不受压抑者,能更好地保持青春活力。相反,从事受人支配职业的人衰老得快。老年朋友若还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注意在这方面的心理调节和平衡。

饥饿。饥饿可使青春常驻。因此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5016焦耳至6270焦耳之间为宜,不可吃得太饱。

温度。温度越高人体的代谢过程就越快,人也就衰老得快。生活的理想温度是15℃,即使在夜间温度也不要超过17℃。

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常运动可保持人体各个器官不会过早地老化。人到老年以后往往是人体各器官走下坡路,如果每天固定运动半小时,这样的情形就不会发生。

饮茶。茶叶尤其是绿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茶多酚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有效地阻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坏,并可增强体内细胞的免疫功能。

笑。人在笑的时候,能把更多的氧气送进大脑。肌肉的运动还会加强心脏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压,消除紧张。

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含义

人的一生经历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阶段,这是人们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人体内小到每个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大到组织、器官和各系统,每分每秒在不断地进行生理活动,自我更新。就连人在睡眠状态生理活动也在无休止的进行。人体的思维、意念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一旦新陈代谢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可以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呼吸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消化和吸收,使肌肉发达,增强耐力、速度,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准确性,减轻骨、关节、肌肉的退化性改变等。所以,运动是最益于健康和长寿的良药。

人所以年轻漂亮,激素分泌旺盛是重要原因之一。运动可促进激素的分泌,使血液中激素含量增加。长期运动使体内脂肪氧化,肌肉发达。健美运动员丰满的肌肉条块,主要由于运动使雄性激素增加,而促进肌肉增长,他们像青春期那样红润而嫩的脸蛋儿,都是因为激素作用的结果。所以运动能使人看上去年轻5~10岁。

运动不足对人体有多种影响:体力降低,如有氧代谢能力(最大摄氧量)、无氧代谢能力、耐力(全身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精力、灵敏性、调整能力降低;储备能力降低,如:心力储备、呼吸能力储备降低;肥胖;抵抗力降低,如抵抗寒暑能力,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抵抗外伤、疾病的能力降低;运动不足性疾病增加,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增加;情绪障碍,如失眠;加速老化。

大家都知道“用进废退”的道理,比如肌肉运动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肌肉就会坚韧而有力,肌肉的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都会增强。如果限制肌肉活动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譬如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肌肉就会松弛无力,体力和脑力就会减退,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就会减慢,胃肠蠕动减弱,呼吸就会变浅,从而加速了生理的衰老过程。

人步入老年后,如果活动减少,就会造成新陈代谢的减慢,常有脂肪的沉积和重新分布,容易引起肥胖,形成大腹便便。当前,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进门有饭吃,出门有车坐,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就很容易发胖,患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

无论从脑力劳动的特点来看,还是从生理状况来看,进行体育锻炼确实非常必要。如进行慢跑加徒手体操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体质,在运动中,体内的铅、铍、锶等致癌废物可随汗排出,起到防癌的作用。伏案疲劳时,适量的徒手体操能驱散大脑皮层神经因思想高度集中而引起的紧张性疲劳,消除由于长时间坐姿而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长期坚持健身运动和徒手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和工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当然,确定一种有益的活动负荷极为重要:强迫人们去做一种所不能忍受的例行健身运动或定量饮食,必然徒劳无功。将标准定得相当的低,可以使人轻松愉快。只要做运动,就会从生命中取得更多。经常做运动的人比全然不做运动的人看起来年轻,感觉比较舒服,很可能寿命要长一些。

杨力谈养生:

老年人跳舞宜量力而行

高雅、优美的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很多人也把跳舞作为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运动。可是有些老年人却把跳舞看作是年轻人的专利,认为老年人跳舞不够庄重。这种看法无疑是偏见。

老年人辛勤劳苦了几十年,一旦退休,难以适应闲居生活,易出现空虚、烦躁、孤独等感觉。跳舞是一项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运动,可消除老年人的孤独,还能扩大社交面,与新老朋友相聚首,边跳边谈,会有返老还童的惬意,带来快慰与充实。

舞蹈这种全身的有节奏的动作,对身体生物节律有恢复和平衡作用,有助于心肌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延缓肌肉细胞衰老,使各部位保持弹性,缓和紧张的神经。

有调查显示:学跳交谊舞一年以上的老年人普遍增强了体能、腰腿的灵活性和记忆力,心理年龄低于生理年龄。因此老年人完全应该投入到这项有益的健身活动中去。要注意的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不宜跳节奏过快、旋转过多的舞步,而应选择跳轻快、平衡、节奏较慢的舞步,如交谊舞中的中四、慢四、华尔兹等。而且,在跳舞时,不宜接连不断一曲接一曲地跳,最好中间有间歇,喝点饮料,不要过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