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第一贪官:和珅
9646000000012

第12章 乾隆病逝和自尽

1799年2月7日统治清王朝长达六十四年之久的乾隆皇帝病逝,终年89岁,结束了他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然而在当时白莲教仍然转战川、陕、楚等省,乾隆帝带着望捷不至的无尽的遗憾撒手而去,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也随着乾隆帝的去世而“寿终正寝”。

太上皇乾隆病逝,使嘉庆帝得以亲政。于是,他立刻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整肃朝政的计划付诸实施。嘉庆帝仿效其祖父雍正帝上台时的策略,先稳住政局,然后再下手处置政敌。想当年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尚未正式即位的雍正帝就着手做了几件事。首先任命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舅父尚书隆科多四人为总理大臣。其中有他将来要信任的人,但也有他要铲除的人。在清朝,总理大臣位尊权重,可称为清朝的核心人物,应是先朝的元老重臣和亲信。雍正帝重用他的政敌允禩,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策略。这就稳住了政敌,使局势不会一下子突变。否则,打草惊蛇,闹出乱子不好收拾。待雍正帝腾出手后,立即分期分批地将他的政敌一个个收拾掉。嘉庆帝干得比雍正帝还要利落、迅速。他一开始就让和珅、福长安负责办理乾隆帝后事,命令他们专心办好此事。

嘉庆帝用各种方式给和珅吃了颗定心丸。当时和珅也暗自高兴,私下里认为一切还和以前一样。然而风云突变,到了正月初四这一天,嘉庆帝突然宣布夺取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官职,让和珅、福长安二人昼夜在大内守在殡仪的大殿里,不得任意出入。接着,嘉庆帝又针对和珅发了一道圣旨,向朝野各界人士宣布,和珅是贪赃枉法的总后台,是罪恶的渊源。初五,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和大学士刘墉等人纷纷上疏,列举和珅种种不法情况,对其进行弹劾。实际上是嘉庆帝早已布置好的,暗中唆使和鼓动这些人所为。正月初八,嘉庆又下一道圣旨,宣布革除和珅及其党羽福长安的职务,并命令刑部负责逮捕、收禁。他还命令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璘、额驸拉旺多尔济、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董浩、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和珅、福长安两家及其家人的财产,命令诸王大臣会同三法司对二人拘押审理,将其两家及其亲属暂时圈禁,不得互相串联。

和珅的财产,抄家时编了一百零九号,其中二十六号共计白银两亿多两。另外八十三号,还未曾估计,如果按近人梁启超先生的估计,和珅的全部家产大概有八亿两之巨。当时清政府全年的收入才七千万两白银。当权二十年的和珅的家产竟比清政府十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难怪宣布这些查抄清单后,人人瞠目,以致当时在民间流传起“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谣谚。

据说和珅被捕时,身上只披了一件皮袍,戴着一个鼻烟壶和一个装鼻烟的荷包。当永璇等人来到和珅家时,正值隆冬的早晨,和珅家上下人等立即慌作一团,正在吃饭的人有的不禁扔掉了饭碗或者呕吐起来,正在梳头的妻妾吓得哆嗦不止,连和孝公主和额驸丰绅殷德也冷静不下来。后来和孝公主凭着皇帝妹妹的特殊身份,几次入宫求情。

嘉庆帝很快将和珅与福长安治罪。嘉庆帝考虑到福长安的罪过终不及和珅严重,况且家产也不及和珅的十分之一二,和珅已经从宽将斩立决改为自尽,福长安也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并让狱吏带着福长安前往和珅监所,跪着看和珅自尽后,再押回监狱监禁。福长安的儿子锡麟云骑尉一职原是承袭傅灵安的世职,因福长安之罪与傅灵安没有瓜葛,所以嘉庆帝下令仍然恩准锡麟承袭云骑尉。可见,嘉庆帝虽然把福长安看做和珅的同伙,但在处理方式上却有所区别。最后只削去了他的侯爵,同时又退还了他的部分财产,派他到东陵(直隶省遵化县)中乾隆的陵寝当守坟的人,他的儿子锡麟也被一同发遣此地。嘉庆对此还解释说,福长安之父傅恒的坟茔也在东陵附近,故派他父子守坟,以尽人子之责。

与此同时,嘉庆帝于1799年正月十八日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练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练,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在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珅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欢欢喜喜,自己在众人侍奉下悠然自得、尽情享乐的情景,提笔作了绝命诗。赋诗完毕,和珅拿起白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黯然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

嘉庆帝办理此案,以诛除巨贪为宗旨,不求在枝节上纠缠不休,因此在把和珅的罪状梳理成文、弄清家产后,便急忙宣布处死和珅。嘉庆帝此举的目的有二:一是以此为转机,重修内政,整肃朝纲,严明法纪,以挽救清统治的危急局势。二是平息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嘉庆帝认为,只要杀了和珅,就可以“平息民情”,安抚民心,为他迅速镇压白莲教大起义创造有利的条件。

和珅死后,嘉庆帝允许其子丰绅殷德料理后事。这时,和珅在蓟州营造的陵墓已被拆除、变卖,看坟的奴仆也被迁回北京,等待发落。于是,丰绅殷德只好在蓟州刘村这个地方找了块地,草草埋葬了和珅。

和珅确实死有余辜。乾隆中后朝,清朝鼎盛的局面已近尾声,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政治、经济均已开始显露出衰败的端倪。这固然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但是也因为和珅活跃在这个舞台上,且平生坏事做尽、贪赃枉法,百般压榨各阶层,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百业凋敝,所以才加快了清朝的衰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