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9644100000019

第19章 奇国探秘(6)

六、巫咸国人采的到底是”药”还是”桑”?

《镜花缘》在第二十七回讲到巫咸国,书中说,到了巫咸国后,林之洋就拿着绸缎上岸去卖,唐敖因为肚子不舒服,就没上岸,和多九公闲聊。唐敖问多九公岸上那些看起来青枝绿叶的树,到底是什么树?多九公说大树是桑,居民都用它来烧材;小树是木棉,因为当地不产丝绸,所以居民都以木棉絮为材料来做衣服。唐敖听后十分感慨,想到这里这么多桑树,却不产丝绸,很为那些桑树可惜。

那么这个巫咸国又是哪里呢?《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说:巫咸国在女丑的北面,那里的人是右手握着一条青蛇,左手握着一条红蛇。有座登葆山,是巫师来往于天上与人间的地方。

巫咸就是巫国,祖宗是巫咸。巫咸是什么人?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巫。据《大荒西经》记载,巫咸等十个巫在灵山上采百药,《山海经图赞》说”群有十巫,巫咸所统”,巫咸是群巫的头头。《说文》释”巫”字说:”古者巫咸初作巫。”在这里更可以看出他是创始人。巫以卜筮占天命、决吉凶,他当然也是筮法的发明人。《世本·作篇》说”巫咸作筮”,说巫能与天神相通,以歌舞来降神娱神。又因为古时候巫、医不分,所以医术就是巫术,只是后来医从巫分化出来,所以巫咸还是医的鼻祖。在原始社会及夏商社会,巫作为人神的沟通者地位极高,国家安危、人事吉凶系于一身。据说巫咸是尧的臣子,又相传黄帝和炎帝在涿鹿之野打仗之前,黄帝请巫咸筮吉凶(《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归藏》);另一种记载是炎帝命巫咸、巫阳主筮(《路史·后纪》卷二)。

进入周朝以后,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巫的地位大跌,已不再是国家大事的决定者甚至参与者。但此时还是要占卜祭神,因此,周王室和诸侯国也还有巫的饭吃,尤其楚国巫风很盛,读读《九歌》就明白了。在民间,消灾袪病、驱鬼辟邪、祈雨防洪也都是巫的主业。从战国时期开始,社会上开始流行不死思想,巫术中便出现了不死术,只是这个时候的不死术还不是后来的炼丹服气,而是吃不死药。灵山十巫上上下下采药,就是采不死药。一心做神仙的秦始皇就曾派方士∣∣由知识化的巫转变而成专操不死方术∣∣到处寻找仙山仙人,寻找不死药。

由上面的记述可见,巫咸后裔的国家巫咸国,是个采不死药的巫国,不知怎么回事,李汝珍给弄错了。从原著来看,不像是作者故意改”药”为”桑”,因为唐敖引经据典,说的就是”桑”字。现在来看,作者在写作时,不是看走了眼,就是依据的版本出现了错误,他也没有仔细审校,才会以讹传讹。

但不管怎么说,采药国都是变成了种桑国,种桑又不懂养蚕,只好当柴烧,白白糟蹋了好东西。作者藉谈丝货谈纺织,除了拉扯出姚芷馨、薛蘅香两个才女外,也不见有何深意。可以设想一下,倘若不是弄错,作者也很有可能把装神弄鬼、骗钱害人的巫婆、神棍,大大地讽刺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