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9644100000014

第14章 奇国探秘(1)

一、毗骞国提到的盘古旧案是怎么回事?

在《镜花缘》中,毗骞国是个大国。毗骞国在《山海经》中没有记载,是作者根据《梁书》记载插到这里的。

据《梁书·诸夷传》记载,在顿逊之外的大海中,有一个毗骞国,距离扶南有八千多里。传说毗骞国的国王身高一丈二,脖子也有三尺长,从诞生的时候起就没有死亡过,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年龄。国王的地位非常神圣,王国内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国王都知道,所以没有人敢欺骗他,在南方人们称他为长颈王。

《南史·夷貊传》也有毗骞国的记载。刘宋何承天的《纂文》,清代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也都有记载说,毗骞王是长脖子,从古到今没有死过。

现在来看,顿逊应该是今天的东南亚一带,有人说是缅甸,有人说是泰国,还有人说是马来西亚,但都不能肯定。估计记载中的扶南就是今天的柬埔寨,毗骞国大约也在东南亚一带,说它距离扶南八千多里,无非是夸大之词。

关于毗骞国王脖子三尺长的记载,清代的陆次云在《八纮荒史》里说是”头长三尺”,称作长头国。而李汝珍在《镜花缘》写道:”只见其人生得面长三尺,颈长三尺,身长三尺,颇觉异样”,”其人皆寿享长年”,则捏合了《梁书》、《八纮荒史》的不同说法,又把”身长丈二”改为”身长三尺”,这就使得毗骞国人的形体更加怪异。

毗骞国的人活得特别长,自然见多识广。《镜花缘》中说毗骞国内”有前盘古所存旧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博物馆,只不过这是一个有关盘古的文献资料博物馆。

在上古神话中,盘古是古代南方各族的始祖和创世神,曾开天辟地,化育万物。古代南方有很多盘古的遗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曾记载说南海有盘古氏墓,桂林有盘古氏庙;宋罗泌《路史·前纪》卷一说会昌、湘乡、雩都、广陵等地有盘古山、盘古堡、盘古冢、墓、祠、庙之类,可说遍布南方各地。作者因毗骞国在南方海中,便顺手牵来盘古,虚构了盘古旧案。

按照小说的记载,盘古留下的案卷封面标签的第几卷第几卷的”卷”字写作”弓”,林之洋在这里又出了洋相,念成”弓”字。元末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二”弓字”条曾经记载说:”弓即卷字,《真诰》中谓一卷为一弓。”大概李汝珍读过《南村辍耕录》,所以他在这里卖弄了点小学问。《真诰》是梁大道士陶弘景撰写的,北魏《郑羲下碑》也有弓字,看来南北朝时期的人们都喜欢用这个僻字。李汝珍用弓字来标示盘古卷册,无非是说它古奥。

盘古旧案是什么内容,小说中并没有说,只说”上面圈圈点点,尽是古篆,并无一字可识。”

本来嘛,盘古是远古时期的人物,又有谁能够认识他呢!也就因为盘古事迹的久远,所以作者才不必多费笔墨。但作者到底有些不甘心,便由林之洋来一番插科打诨了事∣∣”这叫做唯有圈中人,才知圈中意,俺们怎能猜这哑谜!”

社会上各阶层各门派各色人等都有自己的人事圈子,圈子中的”哑谜”局外人是猜不出来的,林之洋这套”圈子”理论倒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