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9643800000041

第41章 读谚语,养心灵(2)

2.哭一哭,解烦恼

(民谚释义)

古诗说:“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抽刀”,意欲斩断三千烦恼丝,结果却更添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愁是“负效果”,举杯、抽刀是“正效果”,正负相乘得负,这是谁都知道的定律。换个角度,愁是“负效果”,哭也是“负效果”,负负相乘得正。就是说如果遇上烦恼,不如大哭一场,以毒攻毒,负负就得正了,何必非要找一个压制烦恼的办法呢。就让烦恼自然流泻出来,发泄出来,等眼泪尽情流淌了,哭够了,心里就轻松了,舒坦了。

现代人生活紧张、节奏加快,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弄得身心疲惫。谁会没有烦恼?大到工作中的升迁、与上司的关系处理,小到家庭中的琐碎细节。生活,就像张爱玲的那句名言,总有点小虱子爬来爬去,不那么完美。遇到烦恼,处理办法也很多。发泄,是被心理医生推荐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宣泄,可以把好朋友当垃圾筒将坏心情统统倒进去,也可以去卡拉OK嘶吼一整晚,将郁闷唱走,还可以去运动,去旅行……等等很多种方法。但是,却没有一种比“哭”更简单的了。

“想哭你就哭吧”,当你抱着好朋友倾诉伤心和烦恼时,你一定听过对方这么安慰你吧!想哭就哭,就是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不要让情感在压抑中越变越沉重,直到最后你都无法从沉痛中拔出来,去欣赏新的人生。

哭,与笑一样,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笑被看成美好的点缀,哭,却常被认为是懦弱的标志。女人的哭,文雅的形容词是“梨花带雨”,通俗的形容词是“哭哭啼啼”;男人的哭,会被说成“一个大男人的芝麻眼泪”。总之,眼泪被描述成软弱与怯懦的产物,被刚强和勇敢等词语鄙视,只能苟活在无人的角落,暗自流淌。

其实,哭也需要勇敢。当刘德华唱出男人哭吧不是罪的时候,不仅不让人觉得哭是懦弱,反而,会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真实。

哭,哭出心中纠结的郁闷。

哭,哭出排解不了的悲伤。

哭,哭出无法说出的惆怅。

哭,把坏情绪通通哭出来,把健康放进身体。

(养生原理)

心理学家克皮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对137个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将他们分为患病组和健康组。患病组的成员都深受溃疡病和结肠炎的折磨,这是两种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的疾病。调查结果发现,健康组在日常生活中哭泣的次数比患病组多,而且哭后感觉自己比哭前好了许多。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情绪受到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哭泣时,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随着眼泪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缓解了紧张情绪。

有医学家宣称,人在哭泣时,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就是医学上说的眼泪有“排毒”的作用。哭作为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充当了心理的保护屏障。当精神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心情闷闷不乐时,如果强忍泪水,不仅不会像所想象的那样,“坚强”地战胜挫折,反而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如果累积的愁闷长期得不到释放,机体的神经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恶化。由此可见,与其强忍泪水憋出毛病,不如痛快哭一场。

哭,是一种健康的宣泄情感的方式,适度的哭,能缓解人的烦恼,使人镇静。另外,眼泪还具有冲洗和稀释作用、杀菌作用、润滑作用。

哭一哭,让眼泪洗涤你的灵魂,冲刷掉粘着你的烦恼。

(养生小窍门)

怎样通过哭泣来纾解烦恼?

1.营造一个缓解情绪的安静环境。独自在屋里,拉上窗帘,播放平缓如水的音乐,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或是躺下,回忆烦恼和不快的发生过程,仔细想它们带给自己的伤心和郁闷。如果感觉很想哭,就哭出来。由无声的流泪到哭到喘不上气,不要有阻止自己的念头,这个空间是私密的,这个时刻是属于自己的。尽情地发泄完后,再擦干脸上的泪水。记住,哭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否则对身体有害。

2.记下自己的心情。哭前,想起烦恼是什么心情,记在笔记本上。你的愤怒、伤心或是烦闷,统统写在本子上。哭过后,你的心情又是什么,发生了什么转变,想法有什么不同,也记在本子上。这个前后对比可以反映出你的情绪变化,和平静指数。你可以从中总结、反思,当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会积累起经验对付。

3.回想自己哭的最厉害的一次。每个人从小到大,一定会为了某件事而哭过。小时候,打针哭,是怕痛。当我们渐渐有了健全的情感,眼泪就变成一种感性的物质。你开始回忆,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因什么而起。再对比这次的事件,有上次严重?如果没有,你看,你不是走过来了,活的好好的?如果比上次严重或说根本没法比,你就更有了哭泣的理由。那就好好哭一场吧,哭过后,你始终要走过这个过程,再成为下次遇见烦恼时候的参考和坐标。

4.感受眼泪的美丽。人们遇到伤心烦恼不好意思当众落泪,但是看到感人的电影情节却不顾周围人流下热泪。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意克制,后者是任其自然流淌。被电影情节感动的人,一定会在流泪的一刻,感受到情绪自由的释放,感受到眼泪的美丽。所以,当你心情低落时,去想想看到感人一幕流泪的美丽,去尝尝眼泪的滋味吧,虽然这两者的眼泪滋味或许不同,但毫无疑问,都是内在情感需要得以释放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