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9643700000003

第3章 纵横聊斋(2)

《聊斋志异》最重要的刻本是哪一个?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历时四十多年才最终创作完成的,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在蒲松龄去世五十一年之后,《聊斋志异》才开始在严州刊刻付印,这个刻本,世称”青柯亭本”,简称”青本”。刊刻者是当时任严州知府的赵起杲。这个木刻本共分十六卷,收入文章四百三十一篇。学界一般认为这是《聊斋志异》的第一个刻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刻本。

赵起杲,字清曜,山东莱阳人,早年就非常喜欢读《聊斋志异》,并且千方百计搜集各式各样的手抄本。在他从杭州知府调任严州知府以后,就开始着手编刻此书。据他自述,青柯亭本系以从郑荔芗那里得到的抄本(赵说”实原稿也”)为底本,并与周季和手录而曾为王闰轩所攫去的一个残本作过一番校订,还借到了吴颖思的另一个抄本来勘定。由此可以看出赵起杲对自己这个刻本的重视程度,可知”青柯亭本”是集合了几个抄本之所长的。

在编刻《聊斋志异》的过程中,赵起杲还得到著名出版家鲍廷博的点拨和支持。为求完美,赵起杲又特邀杭州的饱学之士余集(蓉裳)担任编辑,郁佩先和自己的弟弟赵皋亭协助校订。赵起杲与余集还共同删削了几十篇。

十二卷本刻成之后,赵起杲仍感觉有遗珠之恨,遂痛下决心,将余下的其它篇章全部刻完。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赵起杲突然患病,于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八日病逝于严郡试院中。赵起杲去世后,在朋友们的通力合作下,十六卷本才终于在年底前告成。”青柯亭本”后来又经过几次修改翻刻,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本子,它们分别是:

1.青柯亭初刻本。扉页上款题”淄川蒲留仙着”,中款大字隶书”聊斋志异”,下款题”青柯亭开雕”。卷首有余集序、赵起杲序,次有高珩序、唐梦赉序,继有︿聊斋自志﹀、︿淄川县志﹀、︿聊斋小传﹀、︿例言﹀、十六卷总目等;卷末还有乾隆五年蒲立德所撰写的识语。半页十九行,行二十一字,小黑口,左右双边。

2.杭州油局桥陈氏重刻本。该本行款、边栏和初刻本同,扉页题:”乾隆乙己年重镌,青柯亭藏版”。在卷首余集序的末页刊有”杭州油局桥陈氏刊”一行小字,另在唐梦赉序言之后、诸家题辞之前,刊有得闲居士鲍廷博的︿刻聊斋志异纪事﹀。

3.乾隆乙卯重刻本。该本行款、边栏和初刻本同,扉页上也有”青柯亭藏版”标记,但没有鲍廷博的︿刻聊斋志异纪事﹀文,也没有”杭州油局桥陈氏刊”的字样,只在卷五的第九、十两页的版心下刻有”乙卯重刊”四个小字。

在提及”青刻本”时,一般是指”青柯亭初刻本”,也称”赵本”。从它问世以来,所有的评注本与石印本、铅印本,几乎都是以它为蓝本。到清朝道光年间,《聊斋志异》的影响已经很大,因此在学术界也出现了一股评点、注释《聊斋志异》的热潮,并出现了许多评本、注本,大多都根据此本翻印,由此可见”青柯亭本”的地位和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