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9635300000027

第27章 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支撑(8)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蜂窝网方式进入第一代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提供移动语音业务。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所以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

2.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到了80年代下半期,蜂窝网发展至数字式,称为第二代2G(second generation),提供电路型数据业务,包括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推出全球移动通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标准,它的传输速度为9.6K/s。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主流通信技术便是第二代的GSM,并且拥有8000万以上的GSM用户,成为世界第一大运营网络。

GSM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时分多址”,到了90年代中期,又出现“码分多址”。这些技术都一直持续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保持不断的发展势头。第二代移动通信替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但由于第二代采用不同的制式,移动通信标准不统一,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因而无法进行全球漫游。由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带宽有限,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应用,因此无法实现高速率的业务如移动的多媒体业务。

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与前两代相比,3G提供分组数据业务,提供更宽的带宽,其传输速度最低为384K,最高为2M,带宽可达5MHz以上。它不仅能传输话音,还能传输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接入Internet。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另两个主要特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能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无线频率利用的效率。提供包括卫星在内的全球覆盖并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连接。满足多媒体业务的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3G的代表技术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最近一二十年来,移动通讯技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与互联网一起成为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上升,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移动通信正成为当今世界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主流方式。移动电话正日益成为集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于一身的万能终端,开发面向电子政务的各类应用,同样是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2】移动电子政务

1.移动电子政务的定义

移动电子政务的英文是“Mobilee-Government”,简写为“M-Government”中文简称为“移动政务”,它是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普及和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而应运而生的。移动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结合移动通信平台的产物。移动电子政务因其独特的移动便利性而深受人们的重视,它基于普通电子政务“Anytime”(任何时候)的特性,又融合了自身“Anywhere”(任何地点)的特点,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了办公流程,成为政府效能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也是今后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简单的说,移动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利用无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实现政府管理及其服务的电子化和移动化。

移动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将为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活动带来更大的便利和价值。对广大公民和企业来说,除了应用最为普通的移动电话服务以外,还可以通过PDA、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手持设备获得各种支持和服务。移动电子政务活动与传统的移动通话业务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动电子政务业务传递的主要是数据而非语音,而且数据信息既可以是政府向公民发布的一般性的政府信息,也可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各种类型的商业信息;二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也突破了传统移动通信网的概念,而实现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2.移动电子政务的系统框架

移动电子政务一般可以分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移动网络、移动中间件、移动应用系统及移动终端,系统框架。

(1)移动网络设施

移动网络设施是支持移动政务的网络和设备,其主体就是蜂窝移动通信网。基于电路交换的GSM网络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率为9.6Kbit/s,相对制约了基于WAP技术的移动政务的开展。而2.5G的GPRS和CDMA网络支持分组数据交换,最高接入速率的理论值都在150Kbit/s以上,推动了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此外,移动网络设施还包括无线局域网和蓝牙、卫星通信网络等。

(2)移动中间件

移动中间件是连接电子政务与不同的移动网络和操作系统的软件实现层,例如Express Q、WAP(无线应用协议)等中间件产品。Express Q是一种移动消息接发中间件,可将非IP应用程序提供给移动用户,完成用户脱离服务区时的信息存储和用户处于服务区时的信息转发。WAP用以将互联网上的应用和服务引入移动终端。由于传统的HTMLWeb内容难以在小尺寸的移动终端屏幕上有效地显示,因此WAP采用WML(无线标记语言)作为信息标记语言。

由于未来的Web内容要求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实现接入,万维网论坛(W3C)制订了几个扩展现有互联网标准的规范,使得无线装置能够完全接入Web及其信息库。这些规范包括使用对语义更加丰富的XML语言;应用改进型层叠样式表和扩展式样式表语言,进一步将内容与图片分离开;定义独立于语言的API文档对象模型,使应用程序能够访问和改进文档的结构、内容和覆盖范围。

(3)移动用户设施

移动用户设施就是支持移动电子政务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等。

(4)移动政务应用

移动政务应用是移动政务最主要的实现方式,如同移动商务一般,它不仅提供给政府移动的办公环境,还提供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渠道。移动电子政务的应用从信息流向的角度分析,根据政务的传递方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推(Push)”:主要用于公共信息发布。应用领域包括政府公共信息发布、交通路况信息公布等等;②“拉(Pull)”:主要用于信息的个人定制接收。应用领域包括政府办公人员个人日程提醒、个性化短信订阅等等;③“交互式(Interactive)”:包括短信会晤、交互式政务通知公告等。而根据服务对象,又可以分为政府间的移动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移动电子政务(G2B)及政府对公民的移动电子政务(G2C)三种。

3.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优势

利用无线信息通讯技术的移动电子政务由于得益于移动系统相对于固定网络而言比较低的运营成本、独特的短信服务以及具有无线接入互联网等特性,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欧盟如此评价移动政务:“市民们不喜欢在办事柜台前面等待,他们期望更迅速的政府服务;企业希望降低行政负担,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以及公共行业需要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提高生产力以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

(1)随时随地服务

由于移动电子政务可以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也不受有线网络的制约,随时随地的提供服务,可以为公众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一点,对一些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边远偏僻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移动信号的覆盖相对要容易得多,在投入上也会更经济一些。有了移动电子政务后,对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对于公务员来说也非常实用,比如在广东市实施移动电子政务后,领导深入基层调研考察再也不必有影响正常公务办理的顾虑了。出外调研考察中如果遇到有公文需要处理,通过广东移动GPRS网络直接访问内部网,随时签阅文件;如果事情紧急,拨通手机就可召开多方会议,调研考察和公务处理可以两不误。

(2)操作方便

对移动电子政务的使用者来说,应用和操作的方便性是吸引用户兴趣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也是促进移动电子政务迅速推广普及的有利因素。移动手机、PDA等手持工具操作键盘简洁,操作指令简单,无论男女老少,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学会。与学习电脑操作相比,要简单方便得多。拇指经济(“短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说明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消费模式、通信模式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尤其是老年人,很多人对于打字、上网并不熟悉。但是,他们会发送短信。而且,电信运营商可以在手机菜单中嵌入移动政务的程序,更加方便民众使用。

(3)针对性强

移动通信终端都是由移动用户个人直接持有的,因此移动电子政务比传统政务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直接性,可以针对公民个人的需求提供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服务。广东省政府和移动公司联合推出了“易办事”系统平台,系统基于广州移动优质、稳定的移动通信网络,结合12580中文秘书语音信息服务平台、多媒体自助终端、手机支付等先进技术,在海关、水、电、煤气、税务、公安、卫生等政府部门和需要了解相关公共信息、个人信息以及办理各种事务的公众之间搭起方便政民两端的桥梁。例如,广州移动协助广州出入境管理处开通的证照预约和查询系统,提供出国签证和港澳通行证的12580电话预约办理和信息查询服务,使签证办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得以查询,减轻了客户的查询压力,缩短了签证办理周期。此类移动政务系统的推出,有效地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和亲民形象,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欢迎。深圳的王女士不久前尝试订制了广东移动推出的“出国签证信息查询服务”,没过几天她便收到了来自12580的短信“您去**国家的签证审批已经通过,签证号XXXXXXX”。她高兴地说,“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出国签证,实在是太方便了。”

(4)安全可靠

与传统的电子政务活动相比,由于移动电子政务的实现工具移动终端直接掌握在用户手中,并通过移动SIM卡(SIM卡中有一微型电路芯片,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密钥等内容,它可供GSM网络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SIM卡的使用,完全防止了并机和通话被窃听行为,并且SIM卡的制作是严格按照GSM国际标准和规范来完成的,它使客户的正常通信得到了可靠的保障。)等方式实现个性化的管理,还可以用加设密码、设置权限等办法禁止非法操作和越权访问等,对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有裨益。

(5)经济实用

开展移动电子政务无论对政府部门还是对政府服务对象,费用的经济性也是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在硬件方面,移动终端的集成性和通用性都比较高,硬件重置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软件方面,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所需要的软件比普通电脑要少得多,对升级和维护的需要也要低得多。

在政府的移动办公业务中,政府局域网将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网连接的无线应用协议以及蓝牙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办公的移动性和灵活性问题,而且在费用投入上比固定网络建设要经济,对公众来说,移动电子政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不需要对通信设备增加额外的投资,而且在使用费用上也不需要很大的投入,比较容易为用户所接受。

4.移动电子政务的应用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我国手机用户群体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我国网民手机网络应用平稳发展,网民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应用上使用率较高。截至2010年6月,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位居首位,达到61.5%。手机搜索以48.4%的使用率排名第二。

移动电子政务也在这种形势下开始启动,并在一些部门和地区的运用中收到了一定成效。比如:2006年6月23日,广西梧州藤县太平镇因水库决堤谣言引起全城混乱,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出面辟谣,但效果微乎其微,而一条短信却引导万千市民安全回归家园。浙江金华,当地政府构建的全方位政务信息化项目“在线365”,使得当地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数字福利”:有问题找政府,用户只要发个短信到特服号码就能得到及时答复。福建一个县城在发现蔬菜污染事故后,用短信通知当地居民提高警惕;2010年7月,哈尔滨松花江发生水污染危机,公众流言纷起,哈尔滨政府及时群发了2条短信给广大市民通知实情,使舆情危机得到了很快的控制;在大物流、大通关的要求下,一些地区的海关、质监部门开始用短信通知货主、代理人货物通关情况,加速了货物的进出口;辽宁省公安厅建设了移动警务系统;江西地震局用短信发布地震信息;北京林业局用短信进行植树节的宣传,交通管理部门发短信通知路况信息,出租车开通了短信叫车功能,万米网络项目融合GIS和GPRS技术,充分利用了职能手机的定位、拍照、彩信等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