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9631600000021

第21章 情感心理常识(4)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能力。该能力对于人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意义重大。比如,黑暗的夜与亮白的昼相比,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倘若自身没有适应这种落差的能力,人类将很难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精细地感知外界事物,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另外,利用感觉适应定律也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比如,人们根据视觉适应定律的原理,在交通运输业中,对夜晚驾驶室的照明与外界亮度的差异进行适当的处理,解决了明、暗过渡时短暂的视觉盲区,从而使得行车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对比定律

陈华和张明同时应聘到一家超市做采购,开始他们总是同进同出,获得的薪水也是一般无二。但是,半年不到,张明就被提升到了管理部,薪水涨了一倍,这让陈华难以接受。这一天,陈华终于忍不住,来到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他推门进屋,像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跟领导发着牢骚,抱怨自己总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情到深处还禁不住热泪翻涌。

听完他的申诉,经理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并激发他的斗志,鼓励他的干劲,不一会儿,经理计上心来。

“陈华,缓和一下自己的情绪,去一趟菜市场,看一下今天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在出售!”

陈华很不乐意,但还是匆匆忙忙地赶去了。不一会儿,就见他满头大汗地回来了,“经理,现在正是西红柿刚挂果的季节,但是已经有一个商贩拉来了整车的西红柿!”

“是这样啊,那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这,我没问。”陈华搔着头皮,又跑回去了,接着又急急忙忙地回来了。

这次,他兴奋地回答:“两块钱!”

“那他们的车上装了多少呢?”经理又接着问。

陈华有点摸不着头脑,接着第三次跑到了市场上。

这次他带回的结论是车上一共装了10大筐。

接着,经理说道:“你累了,坐下歇会!”接着就把张明叫到了办公室,“张明,你去市场看一下,今天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在卖!”

接着,张明就领命而去了。

不一会儿,张明回来了,向经理汇报说:“经理先生,市场上新上了一车西红柿,这是第一次大车运西红柿,毕竟就要到了西红柿的成熟季节了。”

“那,西红柿有多少?”经理问。

“我数了一下,他们一共拉了10筐,但是已经空了4个!”

“大概多少钱一斤呢?”

“刚开始是两块五,现在的价格是10斤20块,所以很多人都搭配着买10斤,那个商贩看买家拼凑也不说什么,很憨实地还给他们分。我看那些西红柿,个儿大,又很红,应该是第一批非温室蔬菜,所以就顺手也买了一些,带给经理尝尝!”

这时的陈华终于明白了他与张明之间的差异,他很不好意思地从经理办公室退了出来,然后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这个事例中,经理始终都没有直接告诉陈华为何没有给他升职加薪,而是通过陈华和张明两个人对同样事情的处理对比来让陈华自己明白了原因所在。通过鲜明的对比,可以让人看出事情的端倪,虽然不用说任何解释的言语,但是很多时候却比解释千言万语更能说明问题。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人的心理有这样一种特点,即,认识一个事物时,与其单独地去认识它,倒不如同时找出它的对立面来,将二者进行比较后,效果才会更加鲜明。就像物理学上的“参照物”,如果你说一辆车行进得快,那是因为有比它行进慢的,如果你说某物是静止的,那是因为有相对运动的。倘若所有的车的速度都一样快,你就感觉不到它的运动了。这也正如我们常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对比定律”。

哲学上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的确如此,从本质上来讲,世界上没有哪种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倘若我们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那就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就如同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高就没有低……

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倘若单纯地去观察这一个事物,则很可能看不出什么特点来,而一旦我们将与之有某种关联但是却又有着很大差别的事物也同时显现出来,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它们各自的特点就会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一旦把两种事物进行对比就会形成对比感,而对比感的形成便会促使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被感知者有效感知。而两事物一旦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就会在对比中使印象进一步加深,相反,倘若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事物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就不会产生诱导作用,因此,会显得平淡无奇,印象当然也就相对不会很深刻了。

由于对比能够让人更好地掌握某一事物的特点,从而加深记忆,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运用对比定律来加深印象。比如,文学修辞中的反衬和烘托,都是对比定律的一种体现。像杜甫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富贵人家的庭院里酒肉飘香,贫苦的人们却冻饿而死在大路旁”的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当时百姓的艰苦生活,倘若诗人只说“路有冻死骨”,而没有“朱门酒肉臭”来作对比,那么劳苦大众的悲惨将不会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说,红花有了绿叶的陪衬才能凸显其耀眼夺目。

在饮食上运用对比定律也可以使味道显得更加鲜明。一桌饭菜,倘若味道总是相近的,比如都是偏咸的,偏淡的,偏辣的,偏甜的……那么众人便会感觉没有新鲜感,因此也不容易引起食欲。而倘若这桌饭菜口味上有咸有淡,有酸有甜,有辣有麻……色泽上有红有绿,有白有黄……如此这番,各种风格有了鲜明的对比,味道也有反差,整顿饭菜才会变得色香味美、丰盛诱人。

由此可见,对比定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善于运用对比定律。学习时要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加深记忆,交际时要运用对比定律来识人,工作中多拿自己的工作方法或工作态度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生活质量上要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懂得对比定律的意义所在,适当运用对比定律,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像满汉全席一样丰富多彩。

大小刺激定律

通常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倘若一份报纸的价格由原来的1元涨到2元,往往让人难以接受;而如果一套房子由原来的40万,涨到41万,我们就不会有很大的心理波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在最初时受到的刺激越强,那么,他们对后来的刺激就会越迟钝。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关于心理刺激的定律:人们受到第一次刺激,能够缓解他受到的第二次较小的刺激。也就是说,当前面的刺激很大时,就会使后面的小刺激显得微不足道,心理学上将其称为“大小刺激定律”。

心理学家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说明这个定律的存在。

如果让一个人左手举着200克重的物品,这时他右手里的物品要加到206克重,他才会感觉到有些差异。而如果这个人的左手举的是600克,这时他的右手上的物品重量达到612克时,才能让他感觉到差异。也就是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在辨别刺激间的差异时,刺激总量越大,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这个定律常常被巧妙地运用在谈判中。如果谈判的一方从一开始就提出令对方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直到谈判接近尾声后,再将那些不好的细节一一指出,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对方容易受到诱惑,相对于这个大刺激的诱惑而言,后面提出的那些不好的部分只能算是小刺激了,因此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麻痹,是通过对比的效果,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看起来并非那么严重,这样就更容易接受了。如果人们想要提出某种要求时,最好先设计一个对比物来作为较大的刺激首先提出,然后再接着说出真正的目的。前面大刺激好比是虚晃一枪,在对方已经能够承受大刺激的前提下,再搬出后面不起眼的事情,而这个不起眼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们总是会听到已婚男女尤其是已婚的女士往往会抱怨自己的恋人在结婚以后,不如先前对自己好了。而事实上,婚姻的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和行为或许并没有发生变化,之所以大家会认为婚姻前后恋人对自己的态度有差别,是因为受到大小刺激定律的影响:结婚前,两个人对彼此还不是非常熟悉,这时候,两个人之间互相不经意的接触,一个眼神,一句叮咛,一个热吻……都会让人铭记在心。而结婚以后,两个人彼此熟悉了,即使关怀还是一如既往,两个人的感受也不如当初了。很多人都在为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激情而感叹“婚姻果真是爱情的坟墓”。孰不知,并非往日的美好和激情逝去了,而是因为婚姻中的男女在经过过去的激情以及结婚这些大的“刺激”后,夫妻间细微的体贴和亲密这些“小刺激”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了解了大小刺激定律,就不必再整日哀怨,不必再好大喜功,不必再斤斤计较……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去感受生活,去领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