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命的菩提
9605800000017

第17章 人:同体、共生、圆满、自在(2)

我们把凡夫的心转为佛心,把狭小的心念扩大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众生的心都太狭窄了,小得像针孔一样,只求自己得到他人的爱和信任,却没有更广大的心去爱他人,如果我们能把这针孔一样细小的心,扩大到像佛心一样的慈悲,一样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像明月般皎洁,像静水般透彻,那我们就会像佛一样的宽容和悲悯,为众生去做功德,至诚无私。

眼看一年的秋天又要来了,天气隐晦,就像人的心情。

一个年轻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法师寻求解脱之法。

法师绐他一个背篓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年轻人照法师说的去做了,法师便到道路的另一头等他。

过了一会儿,年轻人走到了头,法师问他有什么感觉。

年轻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

法师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当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我们生活的篓子里,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年轻人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法师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名利、爱情、家庭、事业哪一样拿出来呢?”

年轻人沉默不语。

法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精心从这个世界上寻找来的东西,还有责任。当你感到沉重时,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皇帝,因为他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庄子·天地》中说,“不以物挫志。”意思就是,不要因为外在的诱惑而扰乱自己的心志。快乐是一种心境,快乐是一种觉悟。很多人感到苦恼,是因为没有明白,快乐的真谛。

人的心量是可以大,也可以小的。能够自由调整自己的心量,才能够依据所面对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态度去处理,就可以消释痛苦。能否自由调整自己的心量,决定了一个人属于大器之才、中器之才还是小气之才,应生如芥子纳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仰望穹苍,点点星月浮云,叫人生畏的,是气吞宇宙的气概,使人心宽广,脱离地面的辖制,无限飞升。

人心灵的光明是一种非恒定的相。这点光明可以放大,也可能分散;可能清净,也可能污染;相对于宇宙的本体和真如法界,它是无量个生命明点中的一点;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他然形成的等等。如果执著认为它是一种固定的相状,就会形成偏执,将影响生命的提升和净化。

空旷的天空下,看得见的是白云,看不见的是清风,一群大雁由南向北远迂,飞来飞去还是人字形,几声哀鸣偶尔划过天际,跌落心头,我仿佛听见一种回音:空荡。

在世俗生活中有个有意思的现象,面对同样的痛苦或者逆境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心理的态度和认识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就痛苦不堪,受不了,有的人就一笑而过,不放在心上。通常,大家把将痛苦不放在心上的人,称为“心大”,就是说心里不装事儿,大大咧咧的。

佛教说:“一花一世界”,意思是,一朵花里面就有一个世界。当我们用心去观照花、观照芥子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始终是自由的,可以像芥子那么小,也可以像须弥那么大。

每一个宇宙,每一个世界,像大海里的水泡一样,不过是自性心里起的作用。接受它们,任其存在,而不再想摆脱它们,慢慢地它们自然会淡化、消失,所谓“风止寒潭水自平”。自我意识总是有感受、有内容,对于这些觉受,不要迷恋执持,深知“因缘和合无常”,任其自生自灭吧,这是受安。摆脱了身、心、受等各种内容的纠缠,成就世间之乐,亦成就出世间之乐,称为受乐。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常常被自己的主观认识、情感所蒙蔽,对我们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尤其如此——我们常常无意识地放大了自己的情绪体验,正负两方面,以至于导致疾病而无法自拔。

“心大”的人,就是要每一个人,在心中装下宇宙,而不是自私地只想着自己。“心大”的人不是没有烦恼,忘掉烦恼不等于没有烦恼,而心中有世界的人也不是没烦恼,只是他懂得快乐。宇宙万物本是一体的,心、佛、众生是无差别的,世人却硬是要将他们分开来看待。

禅宗认为“万法尽在自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只要达到“明心见性”,一念觉悟到了自我心性的空寂和清静就是佛了。

星云法师指出,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五欲尘劳的世界,是一个人我纷争的世界,是一个重重灾难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纷争的、是短暂的、是污染的、是痛苦的;在现实的世界以外,依据佛门五部经典——《弥勒菩萨上生经》、《维摩诘所说经》、《药师如来功德经》、《阿弥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还展示一个理想世界——人间净土,这是和平的、是永恒的、是清净的、是快乐的,是心净国土净的世界,是大小互融的世界,是无量方便的世界,是不二法门的世界。

《沉思录》的作者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他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提出“一个人你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

宇宙这个存放无数如地球一样的星体的空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心可以驾驭这一切。生命是可贵的,宇宙是存在于灵魂深处的,而心是可以存放宇宙,把握生命,拥有一个质朴的灵魂,保存一颗纯净的心,无论人生是多么不公平,只要想到生命是圣洁的,那么人生的分分秒秒都是幸福快乐的!

修道的人不可被这些幻相牵着鼻子走,就像儒家《大学》中所说的那样:“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是说,真正修道的人,是不会住着在差别相上的,他是如不动的,也是流畅无碍的。六祖慧能,看到这两位僧人住着在差别相上,就给了他们一个“回归自心”的指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也就是说,你们的心,不要被缘起的境相牵着鼻子跑哟!

禅宗的大梅法常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徒弟。

大梅禅师问马祖: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即佛。”

大梅禅师一听,当下就领悟到了“自心实相”。

大梅悟道之后,就到了另外的一个地方。

人们来向他问道,他就向人们说:即心即佛。

后来,这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老师马祖那里,马祖想试探一下自己的这个徒弟,是不是真的悟道了呢?

于是,就派了一个弟子前去考验他。

这个弟子到了大梅这个地方,问大梅禅师说:您在马祖那里,悟到了个什么?

大梅禅师回答:师父对我说: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按:“这里”并不是指大梅山,而是指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生不灭的“当下心”。)

这个弟子又说:马祖的佛法又变了,原来是“即心即佛”,现在又变成了“非心非佛”。

大梅禅师听了这话,不但不惊奇,反而笑了起来,他说:师父就是喜欢捉弄人,我管他什么“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这个弟子回到马祖那里,如实地作了禀报。马祖听了之后,很高兴地说:“好,梅子熟了!”(按:“梅子熟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梅法常的佛法已经成熟了,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再也不被境相所诳惑了。)

觉悟了的禅师,他们已经领悟到了自心实相,已经领悟到了万法之源,所以他们能够安住于当下,随缘起用。他们所领悟到的,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生不灭的“心”。

有些人的快乐,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的,而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譬如听到别人赞美他几句,他就会很高兴;如果听到别人批评他几句,他就会很难过。这样,自己的欢喜与难过,不就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吗?自己做不得主,怎能算得上智慧解脱呢?我们这颗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是不受时空影响的,只要人们能够不粘着在世相上,就能在事相中而无事相的累赘,就能活得自在解脱,就是人生的智慧。

《坛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由此,可以看出“心”的作用。“我心即佛”、“佛即我心”,禅之追求佛性、心性,而“心”即佛性无形,“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禅宗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性,所以“空”,世界万物的真实性皆来自于“心”的观照。

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心外无物”的禅智内涵,有人认为这只是修禅人的心态,其实现实中的人更需要这种心态!将“心外无物”内化到现实中来,就要求人们放弃名利,放弃不安,放弃心外的一切。只有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回到原初的自由和纯真,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

人,有时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所以使劲去讨好别人;有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所以汲汲于钻营,甚至沽名钓誉;有时为了维护虚荣,所以强作体面;有时为掩饰自己的无知,所以不懂装懂。人的心中杂念愈多,就愈想拥有尊严,维护体面,就愈失去生活的纯真;而且人愈想在别人面前建立好的形象,就愈容易迷失自己,否定自己,造成心理矛盾和困扰。更严重的是失去生活的自由与创造性。

为什么人要去讨好别人、钻营、沽名钓誉、掩饰自己的缺点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不安。就心理生活而言,愈是不安,就愈需要为自己浓妆艳抹,把自己包装起来,每天戴着面具,生活在虚伪与疏离的心理状态中。最后,终于感到生活得毫无意义,没有自由,而且觉得生活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讨好别人的人坚持不了原则,维护不了正义,说不出真心话,肯定性很差,总是在看人眼色的情况下表达意见。因此,经常压抑自己,不敢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表达纯真的情感。讨好别人的生活态度,使一个人常常委屈自己,或者经常感到自己正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这会给一个人的精神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

人有非分之想,人就很容易或是自卑或是自大。自卑者常常被私欲杂念禁锢而失去自我。而自大的人把自己膨胀到足以凌驾他人,爱夸耀自己,爱批评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人一旦自我膨胀到唯我独尊的时候就是独夫,就是失去智慧的残废者,其结局就是疯狂。

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和自由,显露出朝气和活力。唐朝洞山禅师说:

洗净浓妆为阿谁,

于归声里劝人归;

百花落尽啼无尽,

更向乱峰深处啼。

这行偈子可以说是一首唤醒人类心灵的好诗。洞山告诉世人,必须洗去心中的种种虚妄,要如实地接纳自己,不必讨好别人,也不自大狂妄,而是要依真我去生活。人应该像杜鹃鸟的啼叫声“子归”!于归广一样,回归到真正的自己,把种种名誉、权势、地位和高下的观念抛开。当一个人真正做到心外无物时,所有诱人的虚妄心就会通通消失,就能体会到人生中“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真趣。

当自己放下“我相”时,自己就不再被不安的凡心所束缚,不再被傲慢的自高心所牵引,不再被防卫性的心理反应所妨碍。那时,看世间一切荣华便有如春天繁花,花开花落,毕竟是无常的色相,只有具备一颗真心,才能独具慧眼,看到永恒和生命的无尽快乐。

可见,“心外无物”,不仅是修禅者的心态,也是现代人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必备心理素质,如果你放下一切不该去追逐的东西,你将达到心理安适,实现真正的心性自由。

佛陀发愿广度众生,帮助、成就一切众生,心量不大是做不到的。我们普通众生跟佛陀的区别,就在于佛陀的心量开阔广大,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能够容纳无量无边的世界。而我们普通人心量则小到连一个人都不能容纳,起心动念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对于一个想修学佛法的入,只有先断掉内心烦恼、念念想众生、念念希望别人好,将心量打开,才有资格修学。

用开阔的心量来容人容事,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在为人处世中。只有心量开阔,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也只有心量开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大有作为。

我们要不断开发自己的心量。一个心量开阔的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鄙人给予的一些侮辱不在意、不放在心上,如果发生误会甚至矛盾冲突,会一笑置之,主动宽容别人、原谅别人的过失,用宽容化敌为友征服别人。这有利于解决问题,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一个团体则能更增加向心力。如果心量不开阔,当别人在无意中说了不利于你的话,你有可能耿耿于怀、暴跳如雷;当别人取得了成绩,你定会在—旁说些讥讽的话,而因此郁郁不欢;心中总有一团无名火,总是在仇恨的状态中;无论什么事都“得理不饶入,无理辩三分”,不争个上下高低不算完,本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因为心量不够开阔,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人需要心量开阔,需要懂得去互凉、互让、互敬、互爱,彼此理解不计较个人的恩怨。人都是有感情、有尊严的。只有相互之间谅解、尊重,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宽厚的胸怀。只有多看别人的优点,以慈悲仁爱之心和别人相处,包容这个世界,使每个个性迥然不同的人都和谐融洽地一起生活,人间才变得更美好。

一个心量开阔的人,也会是一个乐观快乐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可以想得开、放得下,对个人的得失看得很淡。一个人快乐与否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曾有一位老人每天都心情愉快、笑嘻嘻的。他周围的人也因为他有这样的好心情,而每天都被快乐包围着。有个人问这位老人:“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快乐,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吗?”“一点也没有,没有秘诀。”老人回答说:“很简单,我每天早上一起来,就面临着两个选择,是希望这一天快乐呢,还是不快乐?你猜我选择什么?当然是快乐啦,所以我每天都快乐。”所以有人说:“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人的一生,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人生短暂,我们有多少时间可以去烦恼?倒不如我们将心量放开,去选择快乐感受快乐。

心量开阔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精神上的快乐,而且还会帮助我们创造人生的奇迹。因为我们心量开阔,心情就好,心情好做事就充满了热情与勇气;因为我们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勇气,所以工作就蒸蒸日上,事业越来越顺利,人会因此变得自信,事业因此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个人是否心量开阔、是否快乐,也跟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碰到风浪和碰撞、挫折和困厄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把心放宽些、心量开阔些,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只需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快乐生活每一天。

三、人的生命以外,有一个宇宙大生命

人,是宇宙间千千万万种动物中之一种。虽为万物之灵,但仍然无法突破自然法则。每当我仰望夜空中的满天星斗,想到我们居住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微尘,便会感到莫名的悲哀,浮想联翩。人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的生命又是多么的短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