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而砺:80后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9573800000024

第24章 挑战你的职场压力(1)

“80后”是在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一代,当他们今步入职场后,面临着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承受着随时可能被淘汰的压力。“80后”的职业压力通常源于职业发展、任务量及难度、人际沟通、角色冲突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而超过60%的员工则表示,职场压力让他们心理和健康受到困扰。

英雄无用武之地

职场中,有些员工谈技术一套套,论专业极具水平,学历够高,见识不少,而且大多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但是若干年的职业生涯却并没有使他们进入高收入阶层的行列,在公司位置与整个人生的金字塔结构中,他们仍处在底层,不仅与富裕生活无缘,还常常面临裁员下岗的瓶颈,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周洁毕业于北京某知名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找工作四处碰壁,这种经历让她觉得疲惫不堪,一谈起找工作则是满脸的焦急。“我都已经没信心了,”她对朋友说,“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文凭很快就能找到工作,没想到拖了这么久。再拖下去,我就撑不住了。”

一匹上乘的千里马,如果不把它用在疆场上,它的作用也许还不如一头耕地的牛。为什么我们身边会有这么多“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呢?这里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到底哪些有能力的人容易失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万金油”型人才

这类人可以做秘书、行政、企划、公关,甚至去做市场、做策划、做管理也未尝不可。这类万金油型人才最大的‘特点是多一个不很显眼,少一个无伤大局,正因为不是非有不可,不是少了一个公司就运作不起来,就最容易在公司稍微有一点儿变故的时候被辞退。

2.低复杂程度型人才

这种人才所学专业的技术性专业内部又分有不同的档次。随着科技的发展,低复杂程度的技术越来越普及,企业养一个高复杂程度的就可以代替好几个低复杂程度的,这类专业的高学历者向高级蓝领过渡,容易被公司因节省人力成本而辞退。

3.书呆子型人才

这类人才中不乏高学历者,书呆子型人才失业的人数最多,缺乏适应和创新能力。有一家顾问公司人力资源部咨询高级顾问杨小闯,她说她曾经和一个学人力资源的博士共事过,这个博士的工作操作能力太差,让他通知几个人开会,他会通知一上午,写一个几百字的文件也会想上半天,思维跟不上公司运行的实际,最后只能被辞退。

4.“自以为是”型人才

这类人才多数都持有较高的学历,自认为掌握的知识比谁都多,一开始会被公司视若珍宝的“顶尖人才”,但个性较强、太自负,造成人际关系僵化,在工作中自以为什么都对,其实不切实际,还心不在焉、不求上进。最后公司多会在万般无奈之下,请其另谋高就。

5.“高不成低不就”型人才

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并非真的什么工作也找不到,只是期望的较高,理想中的好工作找不到,又不屑于干低一点儿的工作,自认为是高级人才,认为仅为生存而工作是可耻的,认为去当普通职员、推销员、做服务员、去卖肉……是丢人的行为,架子放不下来,如此就只能失业。

以上几种人才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是由于他们自身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另外还有客观的因素,“僧多粥少”的就业趋势,和有些单位人事制度的不健全或者老板不懂得用人之道,也就是所谓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去年,李爽经过面试到了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上班一开始,李爽的热情高涨,不断有新的创意提出,然而一段时间后,李爽发现自己创意的死亡率极高,这让他+分纳闷。

一次,李爽拿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方案。起初老板兴致很高,频频点头,等到表态的时候,态度却冷淡了下来。眼看计划又要胎死腹中,李爽十分着急,他知道问题肯定是卡在老板不愿说明的地方了。李爽从头到尾仔细思考了一遍,他觉得老板最紧张的应该是资金问题。

于是李爽找到老板说:“策划方案既然没问题,我们不妨找几家相关单位赞助,一石二鸟,互惠互助。”老板听后,顿时眉开眼笑,当即拍板通过了这个方案。如果不是李爽脑子活,这个方案可能就因为资金问题被这个笨老板永远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于浩也是这家广告公司的设计职员。他就没有李爽那么幸运了。他本来在他的岗位上干得很好,但老板突然调他到一个偏远地区改行去开展业务,而偏偏那个倒霉的地区各种条件都非常差。为此,于浩十分不满,他说:“我工作这么努力,一直都尽职尽责,但现在不但没有升迁,反而将我调到了那么糟糕的部门,而且又让我丢掉本行改做业务,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主动辞职吗?”

考虑再三,于浩终于没有辞职,因为他知道当前就业的压力有多大,自己刚刚工作才半年,没有积累多少择业优势,在这里虽然苦点儿累点儿,但还能保障最低的生活来源。没办法,摊上这样的老板,他只有忍耐,只能慢慢地等待着真正“伯乐”的早日到来。

尽管很多人都是具备工作能力的人才,并且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大潮中,也同样存在着就业的瓶颈,不管是主观的因素还是客观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你的就业,因此即使你是“英雄”,也同样会“无用武之地”。

毕业即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也成了一种资源,也受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当今这种“以财富论英雄”的社会风气下,很多在读的大学生们由于对未来的迷茫和不自信或者说受社会上浮躁功利气息的影响,大部分都远离诗书得过且过,甚至有很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抄来的,因而这些大学生大多没有学到多少真才实学,在就业时失去了竞争力。

小学六年辛辛苦苦,初中三年勤勤恳恳,高中三年废寝忘食,大学四年稀里糊涂,毕业之后茫然无措。此外社会上还有一种现象,尽管大学生们用心学习,使尽浑身解数拿到了各种过级证件,但到头来却未必就能用得上。拿着一大堆的证件却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就连一般的工作也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了。

由于受到金融瓶颈的冲击,当前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年年增加,例如: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200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就一下子达到了495万人,比2006年多82万人。而到了2008年,高校毕业生则又创新高,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这个数字给中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达到历史新高。此外,由于2007年尚有70万一8。万大学生未能就业,因此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2008年上半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

对此形势,有四成毕业生认为,就业依靠“关系网”是最有效的途径。多半以上学生已经降低了对工资的期望值,很多研究生以前要求月薪开口就要价5000元、6000元,现在只要求月薪3000元以上就可以了;本科毕业生原来也期望月薪达到3000元,但是看到今年的就业形势,也同样降低了要求,只期望月薪一两千元即可。

广东商学院新闻系大四的学生小华表示,她从今年9月开始,就一直投简历,已经记不清投了多少份了。两个月了,她至今没有收到一家企业的面试通知,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小华还说,她原本希望找一份月薪2500元的工作,但现在看来只能降低标准。“降到1800元我还能勉强接受,但再低就无法在广州生活下去了。”

华南农业大学物管专业大四的学生张涵原本期望自己毕业后月入3000元,但在网上投了几十份简历、跑了几场招聘会后,感觉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好多公司今年不招人甚至是裁员。”张涵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月薪2000元都可以接受。接下来还有几场比较大型的招聘会,张涵准备继续应聘。

2008年下半年,广东针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安排了44场毕业生招聘会,在第二场的银行证券保险专场招聘会上,由于应聘者络绎不绝,有学生排了三小时的队还没有投出一份简历。有的学生,可能因排队太过劳累,她干脆脱掉高跟鞋,光脚坐在操场上。最让学生头疼的不是这些。广东工业大学的夏冰从上午9时开始就在一家公司的展位前排队,到中午12时,还没投出一份简历。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有些学生选择了“逃避”。他们每天打开报纸、电视,看到的是失业率不断爬升,股市、楼市连连下挫,社会的痛苦指数不断飘升。他们不忍面对苦状,也无力抵挡外面的大风大雨,只好选择在学校里再躲一年。据台湾媒体报道,自从2000年起,台湾推迟毕业的学生就开始增多了。2000年台湾大学毕业的10万多名应届大学生中,有11049人推迟毕业,比例达到11.03%,相当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每9人就有1人延迟毕业。

还有一些人借“征婚”来逃避就业难题。“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女生中逐渐拥有“市场”,不少女生或“相亲找对象”,或在网上发帖征婚,或找中介帮忙,通过各种途径来为自己找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依靠。婚姻变成不少女生的另一条“退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收入成为她们择偶的首要条件。

小霞是北京某大学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说到征婚,小霞还显得有些局促与羞涩。“这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愿,父母也同意了。”小霞是北京当地人,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虽然能给她找工作提供指导,但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一直是乖乖女,现在要我独立找工作,真是一点儿信心也没有。再有听到现在工作压力很大,办公室人际关系也复杂,还不如当个全职太太。”说到理想对象,小霞说“希望有车有房、工作稳定、有一定地位,最好能给我找一份轻松不累的工作。”小霞说她自己最怕无法适应踏入社会后的生活。

毕业即失业,不过是职业瓶颈的第一步,就业瓶颈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瓶颈,因此,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无业人员,都要时刻保持就业瓶颈感,即使今天你走上了岗位,或许明天你就可能走进求职者的行列,所以未雨也要先绸缪。

忙碌在危机的边缘

每天早上,我们可以看到地铁口处挤着蚂蚁般密密麻麻的“上班族”,虽然个个都是西装笔挺,而脸上的神情却是一片麻木。他们手中提着刚在路边小店买来的早点,脑子里想的却是新一天里的忙碌。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大城市里,夜晚八九点钟写字楼里依然灯火通明,九十点钟公交车上人们还是那么拥挤。自愿加班已经成了当今白领的家常便饭,对于上班族来说,加班没有理由。

“最近忙什么呢?”这句话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老相识见面会这样问,亲朋好友打电话会这样问,QQ、MSN聊天时候第一句话还是这样问。“忙碌”似乎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形态。

普通的上班族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甚至累得要死,难道上帝分给有钱人的机会多于穷人吗?

广州某私企白领李莉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平时常常忙得四脚朝天、疲于奔命。有一回,她的朋友问她为何那么忙。她长叹一声道:“我来跟你说说今天上午发生的那几件事情吧。”

“我今天早上刚进公司,就有几个人找我汇报问题。首先是公司的前台,她告诉我早上有客户打电话来抱怨等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收到我答应昨天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我立即去查自己的邮箱,发现信件太大被退了回来。

“赶紧把邮件分批发出之后,接着项目执行部的同事就来问我,为什么客户说活动场地布置不符合要求。我想起来客户的确说过场地要求的问题,但是我以为他们会与项目执行部的人直接沟通。结果我只能忙着跟客户解释并马上做出补救的安排。

“两件事处理完之后,就已经快到中午了,没想到策划部同事又来找我说明天是一个提案的截止日期了,但是我还没有提供充分的资料给他们。结果我中午饭都没吃就忙着准备资料,哎……”

紧张忙碌的工作让李莉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前面提到的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由于工作关系,面见客户总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重头戏,因此李莉总是想办法穿得体面一点精神一点,这样才能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为此,李莉每月不得不在穿着打扮上支出一大笔开销。这使她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工资基本上月月都光,甚至有时出现意外还要借钱过活。尽管她自己心里确信越忙越穷只是暂时的,但论及日后的发展,李莉依然是愁眉不展。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鹏程走进了某房地产做销售业务员,作为刚踏入职场的一个新人,他工作得格外卖力。可是每天刚一下班他就向老妈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虽然看起来他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心里乱得很。每到月底开支的时候,心情更是难以言说。

李鹏程说:“这两年时间,我内心一直觉得焦虑,对于未来有一种非常紧张的感觉。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稍微不努力,等过了30岁就很难再有机会了。所以我很着急,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销这行业的基本工资不多,靠的就是业绩。对于新人来说经验是最重要的,为了得到资深前辈们的指教,总得表示表示才行,最起码也得请客吃一顿饭,小地方请不出手,高档饭店吃一次就差不多吃去了工资的一半。还有客户呢,每次与客户面谈签单时的饭局自然不能让客户埋单了。”

不仅如此,为了不陷入职业的瓶颈之中,李鹏程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处理大量业务来提高业绩。所以每天晚上自愿加班到八九点钟是很平常的事。像他这样的业务员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工资自然是攒不下几文,最终的成效也可能付之一炬。又穷又忙难道就是新人的生活么?

在这贫富不均的现代社会大背景中,有钱人奢靡挥霍,没钱人奔忙不息。优胜劣汰是世间万物生存的法则,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讲,“忙”成了人们生活的状态,职场之上更是处处都是瓶颈,人们知道自己生活在瓶颈的边缘,所以不敢不忙,因为稍一松懈便会陷入重重瓶颈之中。

不做职场“劳模”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工作一直不顺,总是出错,经常要熬夜,饮食不正常、日常生活的秩序被打乱,睡眠、休息状况大打折扣,常常感到疲劳、烦躁等等?如果有,这说明您处在职场的“过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