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9572600000021

第21章 兼爱——助人就是助己,兼爱就是自爱(2)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更愿意用“善”来替代“爱”。著名小说家王朔说过,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本质就是物理上的能量守恒定律——你做了一件坏事,你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幌子把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到你那里去了,你仗势欺人,别人或许敢怒不敢言,但“敢怒”二字就说明“报”的能量已经产生,再也不会消失。它如何积累,如何酝酿,如何释放,都只是一个时机和管道的问题。反之,你做了一件好事,付出了爱心,帮助了别人,别人即便不能即刻报答你,但至少不会讨厌你,周围的人也会认可你。认可你的人多了,善报自然会络绎不绝地随之而来。所以,不要再唱什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那是不成熟的想法,是自私,是狭隘的自爱。人心都是肉长的。想让爱重来,多来,不断地来到自己身边,就先试着付出自己的爱。爱人,就是爱自己。

曾经在《读者》上看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远行寻佛的禅师走在崎岖的路上。因为天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碰,禅师被行人撞了好几次。

突然,远远地一团昏黄的灯光照亮了黑夜。身边的一个路人自言自语道:“这个瞎子真奇怪,自己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灯笼!”

“瞎子?”禅师听了不禁一愣,他赶紧询问路人,“请问,那个打灯笼的真的是盲人吗?”

“可不是嘛!”路人说,“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后来遇见一位附近的村民,这才知道。”

禅师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他根本看不到路,那么他打着灯笼走路岂不可笑?或许他有什么深意?禅师打定主意,一定要弄个明白。

思忖间,盲人已经走到近前。

“敢问施主,您真的是一位盲人吗?”禅师迎上前去问道。

“是的,我一生下来便双目失明了。”盲人停住脚步,平静地回答。

禅师更疑惑了:“那么,您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黑夜和白天,对您来说并无分别啊!”

盲人说:“是这样的。我听人说,在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人们都会变得和我一样,所以,我点了一盏灯笼。”

禅师听了很感动,感慨道:“原来施主是为了路人啊!”

谁知盲人却说:“不是,我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禅师越听越糊涂,“施主到底是为什么呢?”

盲人缓缓说道:“你刚才走路时,有没有被路人碰到?”

“有啊!”禅师说:“就在刚才,我撞到了好几个路人。”

“但我就没有,”盲人说:“虽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打着这盏灯笼,既可以为别人照路,也可以让别人看到我,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碰撞我了。”

禅师听罢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到处找佛,却没想到佛就在身边啊!”

无疑,那位盲人点燃的并不是一盏普通的灯笼,而是世上大多数明眼人都无法发现的心灵明灯。很多人都认为,爱别人等于让自己受损失,因此世上能够发自内心爱人助人者并不多,大多数人长期之中都在为“我为人人”还是“人人为我”辗转反侧,患得患失。其实,这句俗语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付出的同时得到回报,也即首先要有付出,然后才有回报。先哲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哪怕是为了我们自己,点燃生命的那盏灯吧!慷慨无私地为别人着想,把助人为乐当成一种习惯,就像播种一样,你总能看到自己的收获。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的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宣传教育,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层次,无私奉献,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图个好名声,或者避税,或者领导号召不得不响应;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所以我主张慈善不要问动机。

——季羡林

“无缘大悲,同体大悲”是佛家偈语,据说还是观音菩萨发的大愿。其中,“无缘大慈”指没有污染的爱。佛家讲究缘分,讲究“佛门广大,只度有缘人”,但观世音一颗菩萨心,悲悯一切有情众生,于是便发愿说,没有缘分也是一种缘分,没有缘分的人,无缘无故的人,我也要爱他、度他,盼他活得快乐。而“同体大悲”,就是说我和他虽然非亲非故,但见到他苦我自己也苦,见到他痛我自己也痛。苦在他身,犹在我心;伤在他身,痛在我心。不管有缘无缘,我都要超度他们脱离苦海。

佛法过于高深,我们也不可妄加解读,还是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吧:

据史料记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便因病去世,其母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范仲淹改嫁,因此少年时代的范仲淹经常受虐待,母亲伤心之余,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中读书学习。

寺中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和僧众们只能每日食粥度日。有一次,一个小和尚实在太饿,便把范仲淹的粥偷吃了,范仲淹看见了却没有作声。但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没办法他就吃了几口咸菜,然后跑到后院的泉水边喝水。长老看到后问他:“你怎么啃咸菜喝凉水?以后我让人分给你一块干粮吧,不要再这样了。”范仲淹却说:“长老,省出干粮还是让师兄们吃吧。”二人一问一答,恰好被躲在树后的小和尚听到,他眼里噙着泪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动过范仲淹的米粥。

又有一次,范仲淹在山上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走上前去躬身一礼,问道:“您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开口就要当宰相,把算命先生吓了一跳,他说:“看你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他接着问:“要不这样吧,您再看看,我能不能当个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纳闷,心说这孩子的愿望怎么差别那么大?于是好奇地问他:“你先告诉我,你为什么要问这两件事情?”

范仲淹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只有良相和良医才能救人啊!”

一个孩子居然念念不忘地想着救人,让算命先生很感动,于是他假装看了半天,然后煞有介事地说:“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后来,范仲淹果然成为了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

范仲淹的故事告诉我们:越是高远的志向,越是需要一颗无私的爱心。如果不能超越一己之私,事业和人生都会大打折扣。反之,当我们学会了博爱,懂得如何去成人之美,我们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重,“报之以李,投我以桃”,在彼此深情厚意地相互回报过程中,爱和关怀会升华为感动,感动则转化为信念和动力,从而为彼此缔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大环境,促进彼此的事业成功。

遗憾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总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也有爱,但他们的爱太狭隘,他们爱金钱、爱权利、爱自己、爱自己所爱的人、爱那个可怜的小圈子。一旦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就会祭起心中的毒药,必欲除之而后快,而结果无一例外的都是两败俱伤!其实,太阳普照万物,无一例外。一灯引燃万烛,举室通明。只有相互照应,相互呼应,才能相互促进,彼此得益。

有一天,一个弟子拿着账本找到师父佛光,皱着眉头说:“师父,最近大众弟子(挂单的僧人)患牙病的很多。牙疼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难以忍受。我佛慈悲,愿意为大家提供方便,可是看牙病的医药费实在太贵。如果救治所有患牙病的弟子,需要大笔金钱,实在不是我们寺里所能负担的!”

佛光禅师说:“就算不能负担,也要尽力设法救治!”

“师父,”那个僧人又说,“这些挂单僧人长期住在我们寺中,日受恩泽,但他们非但不说好话,不知回报,反而再三批评,牢骚满腹。依我看,实在不应该给他们花这笔冤枉钱!”

“不!”佛光禅师说:“这些人嘴里虽然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我们却不能因此不为他们装一口好牙!”

佛光禅师不仅要为大众僧人装一口好牙,也为这个徒弟装了一付好肚肠。佛家讲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故而佛光禅师才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僧众。在常人看来,这是以德抱怨;但从修行者的角度看来,万物众生都是佛子。太阳照在好人头上,也照在坏人头上,而普照的佛光,反而更应该去度化那些心有微瑕的人。

对于常人来说,做到这一点的确有难度,但是真正的慈悲,是没有任何前提的。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人,还要做一个成熟的好人。我们必须明白,正是因为社会上缺少关爱,人间才更需要我们的慈悲。不睚眦必报,不耿耿于怀,我们才能真正的解脱,才能大彻大悟、心无旁鹜的行走在慈悲的大道上。

唐代的无际大师有一个著名的“心药方”,又称“十味妙药”,分别是: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其中,与慈悲有关的妙药就占了至少四味:

“慈悲心一片”,是要我们心中存一片慈悲。不论对这个世界,还是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要以一种慈悲的关切心去体谅一切。这也是我们做佛做人修身养性的总基底。

“好肚肠一条”,便是说我们平时做人行事,都要遵从良心的指引,要心地善良,大肚能容。虽说好人不一定得好报,但是好人却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这个烦扰尘世上。好人永远不会受到良知的谴责,永远都没有内心的煎熬,永远都快快乐乐地活在红尘之中。

“阴骘全用”,阴骘就是阴德,阴德就像自己的耳鸣,只有自己知道。也就是说,我们要时时刻刻善积阴德,多做好事,不求为人称颂,但求助人为乐。

“方便不拘多少”,与人方便的也就是给自己预备方便之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个社会上,不管是给别人多少方便,其结果都是给自己方便,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其他几味,看似与慈悲无关,实则也都是以慈悲为基础、为前提,或者息息相关的。慈悲心实为修身养性的核心。处处慈悲,成佛成祖成圣成君子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