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是熬出来的
9572300000014

第14章 会说话,闯天下(1)

成大事一定要有好口才,好口才是事业成功的阶梯,好口才是一种卓越的人生资本,更是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好口才已经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口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也许你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的世界,是会说活人的天地,让不会说的人走开!”

一、说话能力是成功的捷径

人才未必有好口才,而有好口才者肯定是人才!成大事一定要有好口才。好口才是事业成功的阶梯,是一种卓越的人生资本,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展示,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着。可以说,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魅力来自哪里?很简单,主要来自他的演讲。据说,奥巴马在一次演讲的过程中,国会中的两党议员起立鼓掌达30次之多!美国排名第一的演讲培训人沃克,是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所聘请的演讲培训顾问,他总结了奥巴马的演讲奥秘。奥巴马上场演讲的时候会与听众进行交流,比如握手、微笑或招手之类的。他讲话清晰,节奏起伏,目光不停地来回扫描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并且能恰当地停顿思考。

实际上,奥巴马将这种演讲过程中的沉静,作为一种思考来对待,类似舞台剧中高潮出现前的静场。每当这种时刻出现,一定是让人充满期待的时候。据说,在美国想学奥巴马演讲的人非常之多。而奥巴马旋风也早已从美国吹到了全世界。从加拿大到中国,奥巴马的粉丝都有不少。

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于是一种宣战,在你大声说出来的那一刻,就是你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从此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是成功人士难得的特质。说出来以后,不但以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同时,也会让自己没有后路可退。

很多不愿意说的人其实就是怕自己万一做不到,会很丢人。他们总是说,除了这个,我还有办法,就是这种自己给自己留的后路,让自己在成功的路上徘徊不前。而说出来以后,不但可以得到大家的很多帮助,有时候甚至是别人的一些指责都可以对你的理想有所帮助。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在繁忙的人事接触中,觉得别人说话对自己似乎像一种威胁,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自愧自己的口才不如别人而已。自己理由充分,别人尽讲歪理,但因为自己口才拙劣,反而被别人辩得无地自容,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古语所云的“三寸不烂之舌”就是赞誉这些能言善辩之人的。比如,历史上诸葛亮“舌战群儒”和“骂死王朗”就是两件着名的以口才争辩所获得的辉煌战果。

有一副好口才是助你成功的快捷工具。拥有这种才能,会使你备受瞩目,如鹤立鸡群。相反,一个有学问而没有口才的人和别人讨论时就有点难于应付,这样会在无形中损失很多有利条件。

如今,我们虽不可能去做辩士或说客,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人的一生,不外乎就是“言语”和“动作”,即说话和办事。我们不能终生不说话,一切人情世故,大多掌控在说话当中。我们的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我们的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坏事。所以古人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当然,思维是口才的基础,口才是思维的表达,能说会道的人一般都头脑聪慧、思维敏捷。少数人的口才可以说是出于天生,但多数人的口才却是勤于训练的结果。口才与思维的训练是相互促进的,要使自己更聪明,使自己成为一个活跃的人,使自己获得成功,应多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个人若当众不敢说话,最大的原因就是“心理作祟”所致。

当然,一个胸无点墨的人,也不可能在说话中做到应对如流。因为“学问”是一个利器,有了这个利器,一切才有可能迎刃而解。你虽不能对各种专门学问皆做精湛的研究,但那些所谓的常识却是必须具备的。

有了一般的常识,倘若能巧妙地运用起来,足以应付与任何人做十分钟的兴趣谈话。这就需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关注世界的动向,比如国内的建设情形、科学界的新发明新发现、世界各地的地方特点或人物的特性,以及艺术新作、时髦服饰、电影戏剧作品等,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的力量能够沟通世界上最复杂的信息网络——人的心灵。在职场上、商场上有“先声夺人”、“一诺千金”的说法;在政界有“金口玉言”、“一言定升迁”之语;在文化界有“点睛之笔”、“破题妙语”之论;在生活中也常有“生死荣辱系于一言”之说……可见,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对于一个有实力的人而言,是否能说、是否会说,都会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陌生人。表面看起来,陌生人似乎很生疏,要想与之套近乎难于上青天,其实不然。与陌生人见面,其实对方也不了解你,所以他也不好随便拒绝你。只要你话语客气,礼貌周到,多在话里抛几个“绣球”给他,自然关系就近了。实际上,许多朋友也是由陌生到熟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二、很多事情是说成的

口才已经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口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也许你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的世界,是会说话人的天地,让不会说的人走开!”

口才好,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可以更有效地影响别人,可以化解人生危机,可以让你少走弯路,让你的成功零障碍。所以说,好口才助人成功,好口才成就人生。

口才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社会的各行各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口才。要想在生活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想把事情办好,就要有一副好口才。好口才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特质。

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是如何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得圆满,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社会是一本难懂的大书,一个人要想融入社会、顺应社会,良好的口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个好口才势在必行。吹牛拍马、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固然不可取,但巧舌如簧、舌尖生花却不可缺少,总之要在“巧”字上下工夫,这样,你的事业才能如鱼得水,人际关系才能左右逢源。舌头是圆的,舌头也是软的,又软又圆的舌头能把丑话说成好话,也能把好话说成丑话。

都说人类是万物之灵,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人类语言器官特别发达,诸事都能用语言交流,比如演讲、汇报、表功、弹劾、谗言、诽谤等。因此,作为人类之中的一分子,你如果没有能说会道、巧舌如簧的功夫,那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时,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必须立即回答一些难以回答的或是具有挑衅性的问题。智慧的人常以巧妙的、非逻辑的方式“妙语连珠”、“语妙天下”、“妙趣横生”、“妙语巧辩”……从而摆脱困境。这其中的“妙”来自于联想,来自于突破思维的局限,但这种“联想”和“突破”也必须注意“合理”,更要“合适”。

如果说世界是个变化着的万花筒,反映客观世界、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语言也是个变化的万花筒,那么,如何运用各种语言就更是一个变化的万花筒。

一家旅馆老板招聘三名男性应试者时问:“假如你无意间推开房门,看见女房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甲答:“说声‘对不起’,然后关门退出。”这个对答无称呼,虽简洁,但不符合侍者的职业要求,而且也没使双方摆脱窘境。

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关门退出。”这个称呼虽然准确,但不合适,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然后关门退出。”

结果,丙被录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这种故意误会的说法,维护了旅客的体面,非常得体、机智,表现出一个侍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

说话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运气,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人人都有立场,但如果都冲动地、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立场,恐怕世界便会纷争不断。若想既要维持表面的和谐关系,又要在扞卫自己的理念上不做丝毫让步,机智是最好的方法,它能使你另辟蹊径、沉着应变,展现你博学多才的风采。

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人说话要注意场合和身份,根据场合把握说话的分寸。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什么身份说什么话”。

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说,我们在说话时要适应时间、场合以及自己的身份,否则,就会影响表达效果,也达不到交际目的。生活中,人是各种各样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脾气秉性、语言习惯也各不相同,由于这个缘故,也就决定了他们对语言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要注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能用统一的说话方式来交流。

《战国策》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卫国有一家人去娶新媳妇,这新媳妇一边上马车一边指指点点地问婆家的人:“车辕两边的马是谁家的呀?”赶车人说:“是借的。”新媳妇听了这话,忙对赶车人说:“轻点打它,也别猛抽那驾辕的马!”

马车到了婆家门口,伴娘搀扶着新媳妇下了车,新媳妇又指手画脚地对伴娘说:“做完饭,要把灶里余火弄灭。不然,会失火的!”

当新媳妇走进院子,看见当路的地方有个石臼。连忙说:“快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去,在这儿会妨碍走路的!”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笑话她。

这位新媳妇从上马车到进婆家门,一共讲了三次话。从这三次讲话的内容来看,都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非常重要。第一次,嘱咐赶车人不要猛打驾车的马,因为马是借来的,所以应该倍加爱惜;第二次,吩咐伴娘做完饭后要熄掉灶里的余火,新婚之夜,宾客乱纷纷的,稍有不慎,引起火灾,就会乐极生悲;第三次,指使仆人将妨碍走路的石臼搬到窗下,以利行人往来。

可是,为什么人们要笑话她呢?原因就是她说这些话时没有考虑具体的场合与身份。她的三番话,若是在娘家说,人们会觉得她是个很会体贴家人,很会过日子的好姑娘;若是结婚三天之后再说,人们则会称赞她是个善于持家的好媳妇。因为按古时候的风俗,新媳妇进门三天之内是不能多言多语的,何况是在新婚之日呢?所以虽然新媳妇的话说得很合情合理,但因说的场合不对,所处的身份不同,因此受到了别人的嘲笑。

由此可见,时间、场景和身份对说话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注意使我们所说的话适应时间、场景和身份的要求。说话是有对象的,对牛弹琴,无论说得再精彩也是没用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一点一滴地了解对方、熟悉对方,才能够尽己所能地施展自己的言语魅力。这对于所熟悉的人是容易做到的,但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就应该做到:边看边说,察言观色,巧妙应答。

(1)看面部表情

一个人的内心活动都可以表现在脸上,被刻画得很清晰。有的人口头表示赞同,但他的眉头却不知不觉地紧皱了起来,或者他的嘴唇突然紧闭,而且嘴角向下撇。这些表情恰恰是内心不愉快的流露。因此,他口头上的赞同其实是言不由衷的。

(2)看身体表情

几乎每一种体态、每一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都在表现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假如谈话的人双脚开立,双臂交叉在胸前,这就表明此人怀有某种敌意,他在自我防卫;而当他不仅双臂交叉,而且双拳紧握时,那就是说他不只是在自卫,而且要进攻了。又如一个谈话者常常摊开双手,这表明此人是真诚坦率的,对人毫无提防之心。

(3)看语言表情

与人交谈时,不但要看他说什么,而且还要看他怎么说。这就要从对方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腔调等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是因为说话声音的种种变化不但能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够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与心境。例如急性子的人说话节奏快、声音响亮;慢性子的人说话节奏缓慢、声音低沉;忧伤时人的语速慢、声音低、节奏平缓;兴奋时人的语速快、声音高、节奏强烈,等等。

“看人说话”主要是注意捕捉上述三种表情。从这些表情变化中便可随时猜度对方的心理状态,透视对方的心理需要。然后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与方式,并透过巧妙机智的言语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现实生活中,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志趣或者没有猜准对方心意而无意引起对方反感,甚至伤害对方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对一个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你却慢条斯理,沿着羊肠小道跟他“绕圈”,只会让他不耐烦甚至躁动发火。对一些优柔寡断的人,你也采用优柔寡断的态度与他交涉,常常会因为表达含糊、词义不清而使交易告吹。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呆板而不懂幽默的人,你最好不要跟他开玩笑。假如你偏用幽默的言语跟他讲话,他可能会骂道:这个家伙,尽跟我说些无聊的话!对一些爱露锋芒的人,你若任他肆意妄为,你们的交往可能会由于你们之间产生相互警惕以至嫉妒而遭失败。对一些“假正经”(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相反),你若真跟他“正经”,那你可不会给他留下好印象。

错估对方的性格特征,会使交往受到阻碍。处理这方面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采取与对方性格特征相反的态度。不过,这只是个基本点,要参考着用,如果对一个生性懦弱的人采取强硬的态度,当然会遭到对方的反感。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把握住对方的性格,必将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所以你务必留意。

所以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

在一般情况下,运用“因人而异”的说话技巧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2)根据年龄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3)根据地域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4)根据职业的差异。不论遇到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这样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5)根据性格的差异。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6)根据文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7)根据兴趣爱好的差异。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他的爱好时,对方都会兴致盎然。

四、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没有办不成的事

人人都会说话,但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别人的心坎上,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