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球风情
9566500000028

第28章 大洋洲风情(1)

彬彬有礼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4/5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万千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人文明有礼,乐于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人们即使互不相识也会打招呼和问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滚在地上,周围的人会马上帮忙捡起来,送还你的手上;还会有人给你找来一个好的袋子、盒子或其他可以救急的替代品。这就是澳大利亚。

说“谢谢”最多的国家

在澳大利亚,人们处处能够感受到文明礼让的风气,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面带微笑,待人接物非常客气,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过分客气了。澳大利亚人最常用的4个词是:抱歉、请、打扰一下和谢谢。

乘客下公共汽车时会跟司机说声谢谢,就连打喷嚏、咳嗽、打嗝这样的事也要请求周围人的谅解。甚至有时候在跟自己的宠物说话时,澳大利亚人也会习惯性地说个“请”字。

更有趣的是,如果有人挡了自己的路,想请对方侧身让个道,那也得说声“请原谅”才行。遇到这种情况,还有些人甚至什么也不说,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一直等到对方意识到自己挡了别人的道,连忙说声“对不起”后才让开了路。这时,被挡的人也会礼貌地向对方说声“谢谢”后,才从容地走过去。

在当地还有个非常特殊的礼貌习俗,人们乘出租车时,总习惯与司机并排而坐。即便夫妻同时乘车,通常也要由丈夫坐在前排,妻子独自坐在后排。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对司机的尊重。

澳大利亚人虽然也吵架,但是想让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公共场合大吵一架,实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鸟儿让路

在澳大利亚的布鲁拿岛上,每年都有无以计数的小鸟沿着一条崎岖的小道徒步“行军”,时间长了,便踩出了一条鸟路。由于这些鸟翅膀短小,飞翔能力差,更多的时候只能靠双脚来活动。

岛上修建公路后,鸟儿们仍然按原路前进。尽管喇叭催赶,大车“压境”,它们还是不慌不忙地款款而行,因此常常有大批鸟儿葬身在车轮下。于是,当地政府专门为这些鸟修建了一条地下通道,帮助它们改道通过这个危险路段。但是,对于人类的好心鸟儿们根本不予理睬,依然不顾死活地要照原路行进。于是,人们再次做出了让步,在鸟儿与汽车通过的地方设立路标,要求司机减速,为鸟儿让路。即便不小心压死一只鸟儿,也要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

宠爱苍蝇的国家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苍蝇都是不受欢迎的,但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是个例外。

澳大利亚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本国的苍蝇都是干净、美丽的昆虫,只有外国的苍蝇才是肮脏、讨厌的。

的确,澳大利亚的苍蝇真的是与众不同,它们体形稍大,身体和翅膀显出柔和的金黄色,飞行时不会发出讨厌的嗡嗡声。它们大多生活在东部山区的森林里,靠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由于那里的森林终年阳光灿烂,因此苍蝇并不从阴湿的环境里滋生,很干净。澳大利亚人不但不会消灭苍蝇,而且还像爱护珍稀动物一样爱护它们。

在面额为50澳元的钞票上,就画着一只金黄色的苍蝇。而另外可以在澳大利亚纸币上看到的动物,就只有袋鼠了,苍蝇的“地位”之高由此可见。由于澳大利亚人长期宠爱苍蝇,苍蝇得以大量繁殖。在澳大利亚的森林里,游人不时可以看见大群大群的苍蝇漫天飞舞。

不去学校照样能上课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六大国家,国土面积达770万平方千米。可是,在这么大的国土面积上,只生活着2000万左右的居民。除了少数几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之外,在澳大利亚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很难见到成片的房屋,大部分地区都是空旷的原野和极为干旱的半沙漠地区。

在中国,即使是很小的乡村也有学校。而在澳大利亚的农村地区,经常要走整整几个小时,才能见到另一户人家,可想而知其领土的广阔。如此一来,怎样让适龄孩子都接受小学教育便成了一大难题。

于是,通信教育在澳大利亚农村地区应运而生了。住在农村的澳大利亚小朋友,每周一到周五在家里通过电话上课。这些通信设施原来是用于医疗救助的,而现在主要用于学校上课。通信设备可以把老师的声音传输到400~500千米远的地方。

在世界上,目前只有澳大利亚有这种通信教育设施。小学生不用去学校,只要在家里上课就行了,你是不是很羡慕他们呢?但是,澳大利亚的这种通信教育只限于小学。一旦小学毕业,所有住在农村的孩子都必须搬到城市去,开始中学寄宿生活。

历史侧影——缺“东”少“西”的国家

没有土地和广播的国家:瑙鲁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只有22平方千米,国民约9000多人。全国80%的国土间积上覆盖着磷酸盐,加上大量开掘磷酸盐矿,所以没有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地。于是,瑙鲁共和国就在邻近的澳大利亚买了一块土地,专门建楼供本国居民生活,成为了楼中之国。而更为奇怪的是,在这个国家没有电视台,没有广播电台,也没有报纸杂志。人们只有通过国外的电台杂志才能了解当前的信息与资讯。

没有邮票的国家:只有4万多人口的欧洲小国安道尔由于实行免费邮寄,国内信件都不用贴邮票,因此这个国家一直没有印邮票的机构。如果要向外寄信,就得买周边国家的邮票。安道尔与法国、西班牙接壤,人们向国外寄信,通常就得买这两个国家的邮票。

没有消防队的国家:圣马力诺共和国没有消防队,如果发生火灾,该国就只能请意大利的消防队来帮助灭火。

不许抽烟的国家:不丹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东麓的内陆小国。在1971年加人联合国之前,不丹是个很少为世人所知的神秘王国。可以这样说,在1971年以前,不丹几乎从不接纳其他国家的人。其中的原因也许你不会相信,那是因为不丹国王不喜欢文明社会。在全世界的旅游指南中,基本上找不到有关不丹的信息。即便是现在,要想去不丹旅行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儿,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手续才行。不丹人之所以拒绝其他国家的人,是因为他们害怕外来的物质文明冲击不丹的传统文化。不丹还是世界上唯一禁烟的国家。在不丹国内,不管是谁都不能抽烟。所以,不丹没有香烟店。因为担心抽烟时吐出的烟雾会污染喜马拉雅山干净的空气,所以不丹人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没有垃圾箱的国家:日本首都东京,是一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虽然人口密度很高,但这里的街道却非常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点点垃圾。但更加奇怪的是,这里的大街小巷竟然连一个垃圾箱也没有。那日本人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呢?原来,在日本垃圾是分类、分日回收的。比如,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垃圾。每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周三、周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居民们只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垃圾装人专用的垃圾袋里,放在住处附近的指定地点就可以了。垃圾清理车会按时到各个居民区进行回收,再送回垃圾厂做进一步的处理。可是,如果正在街上走着,要扔垃圾的话该怎么办呢?那也有办法,日本人总是习惯随身携带垃圾袋,将产生的垃圾带回家去做分类处理后再扔掉。如何正确地给垃圾分类是日本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每个日本人从小就养成了正确处理垃圾和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新西兰的奇风异俗

有“长白云之乡”美誉的新西兰属于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亚东南方约1600千米处,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新喀里多尼亚、汤加、斐济。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7万多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12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900千米。

新西兰素以“绿色”着称。虽然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75%以上,但这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羊比人还多的国家

地处南半球的新西兰总人口约380万,而当地羊的数量却不可思议地达到了5000万头。新西兰羊的数量约为人口的14倍。

新西兰一半以上的国土适合放牧,虽然新西兰从澳大利亚引进羊只不过两个世纪,但羊的数量已有了如此惊人的增长。可想而知,这个国家的土地是多么肥沃。新西兰出产的羊毛是世界公认的上等品,它每年为新西兰带来巨额的外汇收入。

如果去新西兰旅游,一定会经常看到剪羊毛比赛的热烈场面。在那里,游客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剪羊毛的乐趣。新西兰人用羊毛做衣服,吃羊肉,并且用卖羊毛的钱来盖房子。可以说,新西兰人的衣食住都要依赖羊,羊是当地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源。

友好的碰鼻礼

居住在新西兰的毛利人热情好客,十分讲究礼节与礼貌。但毛利人表示友好的方式非常特别,既不是中国式的握手,也不是英美式的拥抱和亲吻,而是采用“碰鼻子”的方式。

每当有客人来访,部落中跑得最快的一个人,就会飞奔着来到客人面前,不停地挥舞手中的剑和长矛,做出各种鬼脸。妇女们则边喊边跳“哈卡舞”,热情奔放。最后,由部落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和客人举行毛利人传统的最高敬礼——“碰鼻礼”。

主人与客人必须鼻尖对鼻尖连续碰触两次或更多次。碰鼻的次数与时间长短往往标志着礼遇规格的高低:相碰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即说明礼遇越高;反之,礼遇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