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球风情
9566500000027

第27章 非洲风情(5)

一笔生意洽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相反,他们也经常会以电话不通为借口突然造访(但是,部长、副部长之类的人物则为例外,一定要先约会才行)。

埃及伊斯兰教徒不仅仅是虔诚信仰“五行”(自白、礼拜、绝食、布施、参拜麦加圣地),还得力行,这才算完成了信徒份内的事。也就是说,“五行”已经跟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了解他们这种生活习俗之后,你才不至于在无意中侵害了他们的“五行”。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在埃及从商的人经验丰富,但时间观念差,他们很少依照所约定的时间行事。他们的口头上常常挂着“请等5分钟”这句话,而埃及人所谓的5分钟,可能到了30分钟也见不到人。若说请等1小时,那么等于要重新约定时间了。但埃及人很勤劳,你若到乡间田园去,可以看到汗流浃背、默默耕耘的农民。据认为,在大地上朴素地生活的那些人才是埃及人的真正形象,令人深深觉得埃及确实是尼罗河的恩赐。

埃及人的饮食习惯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耶素即为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在口味上,埃及人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他们习惯用右手就餐,认为左手不洁净,并且不会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给别人递送食物及其他物品。

由于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因此他们还忌讳饮酒,但可饮茶。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还爱喝一种加入薄荷、冰糖、柠檬的绿茶,认为这是解渴提神的佳品。他们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更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项链越大越好

埃及人非常喜爱黄金制成的首饰,尤其是当地妇女,她们不但喜欢金银饰品,而且格外喜欢又大又重的首饰。几千年前,在埃及的法老时代,人们就喜欢用各种漂亮的石头作为装饰品打扮自己。后来,人们学会了冶炼技术,制出了成色比较纯的黄金。

传说,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死后下葬时,满身都披挂着金银饰品,棺材里还有许多金银随葬品。其中最珍贵的,是他的脸部覆盖看的一个镶满名贵宝石的纯金面罩,这个面罩竟重达18千克。现在,埃及妇女所佩戴的项链,重量一般都在1千克左右。因为戴的首饰越多越重,就越能表明丈夫对自己的疼爱。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埃及街头满是挂着大金项链、戴着大金耳环的女人们,那闪烁着的金色光芒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特殊的生活习惯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要脱鞋。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但讨厌紫色、蓝色,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

埃及人都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3、5、7、9,是埃及人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这个数字是消极的、不吉利的。

星期六到下星期四,是埃及人上班的时间,星期五则是伊斯兰教的休息日。埃及的社交聚会比较晚,因此晚饭可能10点半以后吃。应邀去吃饭,可以带些鲜花或巧克力。

到埃及从事商务活动,最好于10月至次年4月前往。每年伊斯兰教假日不同,行前须先查明。在古迹地点拍照,有很多场合是禁止的(但若与在旁监视的人搭讪,则会睁一眼闭一眼,他会装成没有看见的样子)。以摄像机拍摄时通常还会被要求付费25镑。

相关链接——奇怪的147人村

埃及有个名叫萨非尔的村庄,一直沿袭着一个十分古怪的风俗:村里的总人数始终得保持在147人。

因为村里人认为,147是个吉祥幸运的数字,会给全村人带来幸运。

因此,如果村里有婴儿出生,村里的总人数多于147人时,就会有人被“请”出村庄;相反,如果村里有人死亡,人数不足147人时,他们又要请人回到村里补充空缺。

埃及人喜爱的民族食品

埃及人特别喜欢吃甜食,正式宴请或殷实之家正餐的最后一道都是上甜食,普通人家也经常食用甜食。

库纳法

“库纳法”是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等国家的一种着名甜食。“库纳法”和焖蚕豆一样,是斋月和请客吃饭时必备的食品。制作是将白面加水调成面糊,把大盘子或平底锅放在火上,把调好的面糊放在漏勺里,端起勺把震动、摇晃,使面糊从勺孔中下落成细丝,落在加热的平底锅上(这道工艺类似我国用淀粉制作粉丝),锅底上要先放好奶油,将面丝在锅上煎到微脆,这就制成了“库纳法”。若要做得更精致些,就在每层库纳法之间,放上榛子、花生、胡桃粉和糖,一层层叠放,直至与锅沿齐为止,再在上面加奶油,用微火煎熟,若无烤箱,就在锅上翻一下,煎另一面,煎好冷却后,再加糖或蜂蜜食用,吃时还可洒上些蔷薇水,味道又脆又香甜。

埃及有很多文学家和诗人提到“库纳法”,歌唱它的美味,如:

“库纳法,库纳法,我想你想得越来越厉害……”

埃及有许多精制“库纳法”的着名商店。

盖塔伊夫

“盖塔伊夫”也是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一种有名的甜食。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做成像我国的饺子,但个儿有我国饺子3倍大,而且里边的馅不是肉,而是葡萄干等干果。然后放在油锅里炸至色黄焦脆,吃时再洒上蜂蜜,吃起来又脆又甜。“盖塔伊夫”和“库纳法”一样,也是斋月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基食颗

“基食颗”是用小麦牛奶等制作的食品,其品种很多。主要做法是将小麦洗净,放在水中浸泡后再放火上煮软,然后晒干、捣碎,放容器中加牛奶和奶酪乳浆搅拌后,放置数日,再放奶搅拌,直至发酵飘出酸香味,这对再加奶冲淡酸味。然后,把它做成小颗粒,晒干收存待用。烹饪时,加奶油与肥羊肉,或与雏鸡、鸽子等一起烧炖。

埃及人习惯上在孩子过周日(出生后7天)时,用鸡烧炖“基食颗靠,放在大盘子里,分发给亲友和乡邻。而且这个喜庆日子只能请人吃“基食颗”。用鸡炖“基食颗”是最讲究的吃法,味道最鲜美,因此,在形容某人可爱时就说,他是他们的“基食颗炖鸡”。

盖麦尔丁

“盖麦尔丁”,用杏制成。把杏晒干,弄碎,轧成薄片,其形状、颜色和味道都恰似我国的果丹皮。吃时用水浸泡或煮化成汁,然后加入黑蜂蜜或糖食用。“盖麦尔丁”也和“库纳法”一样,是斋月里必备食品。人们在斋月里(特别是当斋月正逢夏季时)大量食用,很多人在伊斯兰历9月,每天晚上吃开斋饭时,必喝这种盖麦尔丁汁。

“盖麦尔丁”的阿语意思是“宗教的月亮”。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在伊斯兰历8月底9月初,穆斯林是以第一次看到新月来决定开始封斋的。因此,将这种斋月中必喝的饮料称为“宗教之月”。

锦葵汤

锦葵汤是埃及人津津乐道,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有,阿拉伯文叫做“穆鲁黑耶”。穆鲁黑耶的做法是把这种植物的叶子晒干,粉碎后和羊肉、鸡、大米等-起烧汤,汤烧成后为浓绿色粘糊,味道鲜美。

锦葵还有一种做法,叫“布拉妮锦葵”,是以哈桑的女儿,麦蒙之妻布拉妮命名的。做法是将锦葵叶打碎,再用奶油红烧,直至炒干为止。然后再捣碎食用,也非常好吃。

奇怪的是人们都说,妇女做的锦葵汤要比男厨师做的好吃得多。这种说法,说明一种盛行的习惯,这就是在做好锦葵汤以后,妇女们总喜欢放上奶油烧蒜,这种奶油烧蒜就是它格外好咆的奥妙。

锦葵长在田里,一片碧绿,人们都把这看作是吉利的兆头。埃及人习惯上视绿色为吉祥的颜色。在祈祷时,他们经常说;“真主啊,赐给我们一个绿色之年吧!”另外当人们迁居新房时,也总要带些锦葵之类绿色植物。

有些埃及人,非常喜欢吃锦葵,几乎每天必吃。下班回来,先问妻子:“今天除了锦葵还有什么”这说明锦葵必不可少。有许多到我国来工作的埃及朋友,他们大都要带着干锦葵叶,或不远万里航空邮寄。

相关链接——埃及的数字7

埃及人,或者说所有的阿拉伯人,都非常尊崇“7”这个数字,他们视7字为吉祥,因为他们说,安拉创造世界用了6天的时间,在第7天休息。阿拉伯人说七重天、七层地,每一周也是7天,因此他们也经常用“7”来夸张,表示次数、数量之多。

有很多咒语、祷告要说7遍。朝觐者回来后,第7天请客。婴儿出生后第7天是宴请亲友的喜庆日。同样,还有纪念婚后“7”日和去世后“7”日等。

他们俗语和谚语中很多有“7”的数字,例如有歌曲唱道:“7个水车把水车,也浇不灭我的心头火。”格言说:“7个行当样样行,到头来还受穷。”对淘气的孩子说:“我一天要打你7次!”有时将7扩大到70,他们说“60年,70天”。《古兰经》说“若宽恕他们70次……”等等。数字“7”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有些像我国的数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