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里万千
9566400000017

第17章 海洋、海浪与冰川(6)

人为破坏:我国学者曾对祁连山冰川进行研究,认为除了自然气候因素造成冰川后退缩减外,人为因素如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等是另一个主要原因。甘肃的人口在50多年间翻了一番,而耕地仅增加了4%,人地矛盾也导致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西北地区先后搞了三次大规模毁林开荒。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甘肃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6%,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冰川的萎缩。

冰川消融的不良影响

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严峻形势,也必将会带来以下严重的后果:

海平面上升: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科学家认为,致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是冰盖和山地冰川的融化。目前,这一数值还在不断增加。假如南极冰盖崩溃瓦解的话,全球海平面将会有近6米的上升幅度。假如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会有近70米的上升幅度。

由于冰川消融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将会使得沿岸的大片地区被淹没,使占世界一半人口的这些地区居民遭受不幸,所有沿海地区都将化为汪洋,在美国纽约,只有联合国大厦和几座摩天大楼的楼顶残留,在法国巴黎,或许只有埃菲尔铁塔的塔顶可以被看到,而几十个低洼国家包括荷兰、英国等将从地球上消失。

全球气候改变明显:冰川,尤其是位于极地地区大范围内的冰盖,能够对阳光进行大量的反射,从而有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得以保持温度的恒定。然而,当冰川融化后,暴露的陆地和水面就会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导致冰体有更多的融化,由此连锁反应,也必将会使地面增温过程加速,导致气候变暖。而北极地区冰体过度融化后,较冷的冰水却会对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产生冷却效应;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破坏那里的大洋环流模式,反过来又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此外,冰川消融更会影响、危害到局部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冰川如果融化,在5~10年内就会使尼泊尔、不丹境内近50个冰川湖决堤而引发洪水泛滥;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会引发印度境内印度河、恒河水位上涨而造成洪灾。相反,随着冰川的退缩,大部分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将会严重缺水,比如秘鲁、印度北部等地区,就会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临缺水危机。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冰川的消融不仅会破坏一些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有报道称,与冰盖变化有关的北极熊,因难以找到食物导致体重下降;南极的企鹅和海豹等,也因海冰减少和气温上升而改变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几百年至几万年前埋藏于冰盖中的微生物,则会因冰川的消融而暴露出来,它的扩散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祁连山冰川的后退缩减速度近年来每年约在2~16米,和20世纪70年代比起来,它的融水有约10亿立方米的减少,严重影响了附近的自然环境。一些地区因河流量减少,不得不打深水井,结果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也因为水源减少,一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连年出现沙尘暴。

小知识——第四纪冰川

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是第四纪冰川。曾经出现于地质史上的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叫做冰河期(简称冰期)。曾经有过三次这样的冰期出现,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以及第四纪。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在第四冰期的时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为冰川覆盖的大陆有1/3以上,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之厚,海平面降低了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地重新恢复生气。

留下遗迹最多的时期是第四纪冰期,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以及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南极冰盖消融之谜

南极洲的冰和雪,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全球约有90%的冰雪都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球表面淡水储量的78%。

南极洲有很多的冰川,其中兰伯特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它充填在一条长400千米、宽64千米、最大深度为2500米的巨大断陷谷地中,并以年平均350米的流速流注大海,构成了埃默里冰架。南极洲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陆缘冰架,其中罗斯冰架和威德尔海湾的菲尔希纳冰架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冰架。

南极冰川对于调节全球气温、热平衡和水平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南极冰川融化,那么全球一些低地和沿海、岛屿等都将被淹没,多数国家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并能导致海岸线向后退缩,破坏近海滩涂的生态平衡。

南极自然环境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的四周,是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南极洲的面积共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为世界第五大陆。

南极洲的四周围绕着风暴多、易结冰的南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3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距南美洲最近,中间隔着只有97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距澳大利亚约3500千米,距非洲约4000千米。南极洲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为2350米。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差别很大,东南极洲是块很古老的大陆,据推算,这里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其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

南极洲蕴藏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包括煤、铁、铜、铅、锌、铝、金、银、石墨、金刚石和石油等,此外还有钍、钚和铀等稀有矿藏。据估计,在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等地,蕴藏的石油可达150亿桶,天然气可达3万亿立方米,煤大约有5000亿吨。到东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以南等地,煤的蕴藏量更加丰富,面积可达2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大陆的岩石或陡坡上,还发现有最低等的植物生存,面北朝着太阳生长。生物学家在大陆边缘及附近岛屿已发现约400多种不同的苔藓植物。在夏天解冻的池塘里,还发现了200种淡水藻类。同时,在雪地上也有藻类生长。

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鲸、海豹和企鹅,这些动物主要从陆地周围的海水中觅取食物。在20世纪50年代,南极海域的捕鲸量曾达到世界捕鲸量的70%,所捕获的最大蓝鲸身长37.8米。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有4种,即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和帽带企鹅。其中,帽带企鹅大多分布在南极半岛。帝企鹅体型最大,高约122厘米,重达41千克;阿德利企鹅是南极洲最常见的鸟类,高约48厘米,重约5千克。

南极洲也有其他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贼鸥和燕鸥等,此外还有一些不会飞的昆虫。

南极冰盖为何出现消融

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其面积可达1398万平方千米,最厚的地方能达到4200米。南极冰盖的总体积可达2450立方千米。如果这些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洋面将升高60多米,地球上的陆地面积也会因此而缩小2000多万平方千米。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南极的冰块还是出现了消融现象,南极半岛的面积也比原来缩小了。一些科学家还发现,最近几年因南极西部和西南部冰层的融化,导致热带和温带许多地区海平面每年大约上升6毫米。

南极冰盖为何会出现消融现象呢?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

有些科学家认为,南极冰盖之所以出现消融,其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持续增加,地球大气层中也聚积了越来越多的热量,因此相应地导致海洋水温的升高,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地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南极冰盖逐渐消融的根本原因。

但是,有些科学家并不认可这种“温室效应”引起南极冰盖消融的观点。他们认为,从1940年以来,当南极冰层出现消融的情况时,北半球也出现越来越冷的现象,而且还在继续变冷,因此用温室效应的观点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同时,二氧化碳到底是怎样引起南极冰层消融的?目前也没有可靠的答案。

还有人认为,地球升温,热空气能蒸发掉更多的水分,导致海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含水量增大。而当这种气流到达南极后,就可能增加南极地区的降雪,促进南极冰盖的积累。就是说,“温室效应”不仅不会导致南极冰盖消融,相反还会使它增长。

那么,南极冰盖消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

点击谜团——南极巨型冰雕之谜

南极洲是一片冰天雪地无人居住的地方,最近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在南极洲对面海岸接近印度洋之处发现了不少雕刻成各种动物如海豚、鱼、狮子的巨型冰山,在海上四处漂浮!

究竟它们是谁做出来的?又是为什么呢?这一连串疑问,令科学家找不出答案。“一些足有千万吨重的巨大冰雕。”瑞典海洋学家查·柏德逊说,他1993年在研究船经过当地时,也曾亲眼目睹一些奇怪冰山在海面漂过:“我们虽然并不知道是谁做出来的,不过我们却肯定,那绝非人手能雕凿出来。

那些冰雕从18至45米高都有,从拍摄到的一组照片显示,它们造型和比例维妙维肖,就连眼睫毛,小狮子的爪,也清楚可见,可以说雕刻得极仔细。”

数家国际航运公司的发言人,亦证实在1990年夏天开始,收到不少船只的报告,说见到这些巨型冰雕在南极一带海面出现。为了调查此事,柏德逊博士曾经访问过356名船员,他们都声称见过这些神秘冰雕。

最为奇怪的是,在这些巨型冰雕的上空,还同时出现彩虹似的光芒,不管是白天或夜晚,都清楚可见。

这些神秘的巨型冰雕到底是由何而来,一直成为科学家很想解开而又解不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