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9565600000009

第9章 尊重——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

施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

——刘墉(着名华人作家,2009年曾到北大讲座)

不同性格员工要对症下药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单从性格上来看,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不足,但是只要自己了解了这些,并有意识地去克服,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可是,也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说“专家型”的,认定他对事情有权威的说法;“权术型”的,拍马钻营、追逐权势;还有“野马型”的,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对这类人,就应具体人具体对待了。虽然有些类型的人使人厌恶,但在他们当中也有成功的人物,原因在于他们很了解自己,而且这些鲜明的个性对他的事业并没有形成阻碍,反而是一种助力。生活中还有一些个性较为温和的人,他们性格上的缺点看似没有什么负面作用,但事实上却严重阻碍了自己事业的发展。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怎样才能根据不同性格的员工采取措施呢?

第一,常以显示自己的缺点为荣者。这种人在公司里随处可见。他们常常是过分的去轻信自己的直觉,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却经常挂在嘴边;恐怕别人不知道,以此来表白自己是多么的严于律己,多么的敢于自我剖析。这种“你看我有多糟”的态度总有一天会影响到他的前途,最后总会有人不想“看”这些缺点,而更糟的是,很可能因此而把他整个人都否定了。

第二,过分表现自己。这种人同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以自吹自擂为乐事,仿佛见到人不讲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不了解自己一样。时间长了,总让人觉得讨厌,更让人觉得此人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可言,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自我吹嘘的本领了。

第三,悲观失望者。任何一种方案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无论是反对还是同意。作为主持会议的人来说,总希望有人站出来,讲出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反对的意见。可以说,每个公司的会议上都存在这样的人,他们的悲观言论能使先进分子的头脑冷静下来。这也是他们的作用所在,但是任何领导都不希望在自己的公司里有这种人的存在,这类人常常被派去干些事务性的杂事,从来不会被委以重任。假如你有这种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改变过来,即使有时需要保持沉默,也不要贸然讲出你悲观的言论,否则只会破坏大家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到你在公司的地位。

第四,喜欢单干者。这类人总的说来给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们工作积极肯干,任劳任怨,而且质量和效率都很高。唯一不足的是他们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个人行动,不愿与他人合作干事。因此,他们往往学有所长,尤其是在工程设计、税务财会、电脑软件上比较擅长,由此而更加埋头于专业之中,不愿与人来往,这也同样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

其实,只要你能够进行合理安排,发挥并照顾了他们的特长,他们会十分随和而努力的。正是由于他们学有所长,身怀绝技,所以他们的工作往往都很有成绩,但仅此而已,靠一技之长并不能使他们的事业达到顶峰,往往只能达到中层的位置,这些人如果真有才能,他们反而可以成为你最可贵的伙伴。你可以与他们同谋共事,一起平步青云。你更可以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正的危险人物与野心抱负是毫不相干的,他们不会有什么出人头地的创举,只求得过且过,每个公司里都有这样的例子,只是各不相同,各有所长。

第五,口是心非者。这种员工专门挑人家爱听的话去说,曲意奉承,但事实上却不能兑现。他告诉你可以做一大笔生意,而当你费时费力准备好谈判时,他却找借口推三阻四,生活中随时都可能会遇到这种人,吃一次亏就算了,千万不要上第二次当。

第六,呆板固执者。这类人可以经常得到经理的赏识。因为他们工作踏实认真,常常加班加点,对于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考虑得十分仔细和认真,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毫无松懈之意。不论是认真清理办公桌上的回形针与大头针,还是计算日程安排,他们都是那样一丝不苟。这种人有时对细节斤斤计较,官腔十足,此时此刻他把自己看成了是你的主管一样,此时也正是使你思维发生混乱的时候,千万别被他的虚张声势所诱惑。

以上所说的几种人并不能将大千世界的种种类型的人都包括。但也不是说每一家企业总是被这些人所充斥,你也不一定要把现实的人一一对号入座。但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任何公司里,总有10%的人是难缠的,有70%的人成为他们的牺牲品。作为管理者应做的事,是让那剩下的20%的人免受其害,并教他们识别出危险人物的方法,有了这些你就胜利了一半,另一半是教他们如何去防备。

下属的自尊心伤不起

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清冽的自尊心。

——马卡连柯(前苏联教育家)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职场上也一样,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生活在职场中的人至关重要。每一个身处职场的人都有很多的交往活动,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就涉及人的自尊心问题。尊重他人的自尊心是每个人的基本原则,但是,一个人的自尊心的强度却关系到人际交往中尺度,由于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与自尊心相关,伤害了自尊心就等于伤了感情,所以善待自尊心成了职场生存中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做得好,可以改善职场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如果做不好,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于预料的问题,甚至威胁到自己的职场事业。

人的自尊心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美国的例子。美国辛辛那提牢狱的负责人洛维斯说:“跟任何罪大恶极的人说话,也得把他们看成绅士。这样才能保留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有反省自新的机会。”德国诗人歌德在大学时代,受席勒的影响而发挥诗人的才华,席勒除了是位诗人外,也是一位擅长说话技巧的作家。有一次,他们一起前往戏院参观预演。歌德爱发脾气,发言是整个权威性基调,而席勒的作风完全相反,始终在称赞演员们好的一面说:“不错,这是你的优点,好好加油吧!”因为脚本是席勒的作品,所以,歌德与席勒都很关心,不料,到正式上演的前一天,主角演员仍然没把台词背熟,歌德不禁勃然大怒:“你到底搞什么名堂?这样怎么能上演嘛!”席勒在旁边安慰他,无论如何,你可以有时间来背。在歌德的斥责下,主演的人虽然拼命背台词,到出演的当天,他仍然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歌德怒不可遏地说:“这样怎么行呢?”第一幕结束后,席勒把演员喊到办公室里来,用两手使劲儿地拥抱对方说道:“演得不错,相当成功,说话语气也很适当……”单凭这句话,就让这位演员有100倍的精神,而且完全恢复信心,连台词也能流利地背诵出来,演技逼真,台下的掌声如雷。这段着名的轶事,颇能反应斥责与称赞的妙用。

每个人总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决定来行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工作中的上班族被上司命令的情形很多,每被命令一次,自尊心就会受损一次。而且,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上司不指示、不下达命令的话,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属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造成只有上司明确指示工作,部下才敢去做。因此,上司需要的是,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建立与部下之间的人际关系。尽最大的努力不要伤害下属的自尊心,如果不小心伤害了,应立即做出弥补。不这样做的话,下属的心就会远离上司。下属离心离德的组织,会漏洞百出,变成脆弱的团队,不久也会对工作造成影响,无法接受你的任何说教和命令,唯有上司与部下的心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才能称得上是强有力的团队。

下面就介绍一下“美国企业领导者研究所”研究出的建立人际关系的具体行动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身处管理一线管理者们提供借鉴。

第一,为下属施以个人的善意与帮助。上司为了工作而下命令的同时,也要显示出亲切的协助态度,这种善意的温暖是很重要的。因为,上司再怎么下达命令,在组织上都是由上对下命令的立场,所以部下无法说“不”。但如果仗着自己的权力,不断下命令的话,部下的心只会越来越远离,只会累积反抗、憎恶的情感。因此,上司必须要察觉部下情绪中所看不到的部分。

第二,做出让部下觉得当你的部下很幸福的事。虽然不需要很夸张,但并非只是形式上的上下关系的小恩小惠,而应是真正的温暖和关怀。这样,部下不只是将你视为上司,也会感受到你亲切的心,这种感受是使集团一体化的重要情感。接受了你的关心,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你的全部。

第三,平易近人的态度。上司对任何下属来说,都是使人感到不自在的人物,如果摆出架子的话,更会让人很难亲近。任何借口都不会有机会实施。所以,应该要放松自己,不要太拘泥于形式较好。虽然难以接近的态度会使人畏惧,但还是明朗、亲切的感觉,会受部下好评。

第四,制造听取部下想法的机会。如果你回想一下单位开会的情形,虽然大家努力提出意见,进行讨论,但话最多的还是上司。正因为通常上司与下属在一起时,上司的发言会较多,所以,上司在与下属说话时,要用心注意让部下说话,听取部下的意见,这样才是适当的。再者,听部下说话,是肯定部下的表现,部下也会因为上司愿意听自己说话,而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对部下来说,上司耐心听自己说话,是上司肯定自己的证明,于是会更相信上司、更尊敬上司。听下属说话,在整合组织上是重要的行动。

第五,一起为下属个人的幸福高兴。从结婚、生产,到下属个人生活上的喜悦,一起祝福、一起感受,还有也一起悲伤,这样可以与部下在心理上产生一体感,部下也会超越上司、超越公司,感觉上司就像是自己人生中的好朋友一样。

牢记每位下属的名字

伟人会死亡,但死亡却无法消灭他们的名字。

——博恩

一个人的名字虽然是很简短的几个字,但是它实际上的意义却异常深奥。因为它是通向对方心灵的一条捷径,当在某一陌生的场合中,你轻松地叫出对方的名字时,对方一定会感到惊讶和感动。这样一来,你和对方的距离也就很快拉近了。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要想赢得他人的好感,那么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记住对方的名字。这样在下一次叫出别人的名字时,对方会感到自己被给予了尊重的同时,也会感觉出自己在领导心中留有了份量,那么定会对你另眼相看,而这一切都是构建友谊桥梁最重要的因素。销售员卡耐基非常崇拜世界推销大王乔·吉拉德,并向吉拉德请教成功的秘诀。吉拉德回答了两个字:“勤奋。”卡耐基不相信这样就可以成功:“听说,你记得一万个人的姓名。”“不,不止,我大概可以叫出六万个人的姓名。”吉拉德纠正道。乔·吉拉德在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就把对方的姓名、家庭情况、政治见解等牢记在心,下次见面时,不论相隔半年还是几载,都能直呼其名,还会问问对方家里人的情况以及某盆花长得怎样之类的问题。因此,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他的业绩自然也因此节节攀升。

生活中,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像吉拉德一样,如此细心地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但是如果你想驾驭别人,让别人跟随你,尊重你,愿意为你效劳,那么请给他这种感觉:被人重视的感觉。记得随时把别人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心上,这样不仅在沟通方面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形象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在交往谈话中不时地提及对方的名字,还能显露出你的礼貌与自身的修养,增加你的魅力与亲和力。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获取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记住别人的姓名,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感情投资,在结交人脉的过程中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平日的交谈中,如果你能在恰当的时机叫出别人的姓名,无疑会迅速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这在和不是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尤为有效。

美国有一家电气公司,其董事长每次请公司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吃饭,都会让秘书事先把每位来宾的名字依次记下。这样他在饭桌上就能正确地喊出代理商和经销商们的名字,这使得他们惊讶不已,生意也就顺利谈成了。像这样的事例在职场中不胜枚举,它们生动地证明:记住别人的名字,是对别人的一种关注,也是一种赞美,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当我们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喊出对方的名字,就等于巧妙而有效地赞美了对方。相反,如果别人告诉过你他的名字,而你叫错了,甚至根本叫不出来,那就对你很不利了。别人可能觉得你根本没有在意他,于是将你忽略掉。为了避免叫不出或叫错别人的名字而闹出尴尬,在你进单位的第一天,最好要用心一点,当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时,你要努力记下来,为此你不妨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记下别人的名字、职位,抽时间去巩固。第二天你和同事们见面时,若能准确叫出对方的名字,对方一定会认为你非常尊重他,你也会给别人留下好感。

法兰西国王拿破仑三世曾经说过:“我可以记住我所见过的每个人的名字。”是他的记忆力超群吗?不是,那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方法,以至于能记住他见过的每个人的名字呢?其实很简单。他没有听清别人的名字时,他会立即说:“十分抱歉,我没有听清你的名字。”此时对方会再说一次,这样加深了印象,便于记忆。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容易忘记别人的名字,多数是因为没有集中精力听别人自我介绍。所以,在别人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应当全神贯注,让对方觉得他的名字对你很重要。如果对方的名字很生僻,我们就要发挥想象力来记忆了。比如利用谐音或联想法记忆,不仅记得快,而且印象深刻。还有,在谈话过程中,要学会在恰当的时候重复对方的名字,并结合对方的外貌、言谈等特征,在心里留下轮廓式的印象。

除了相貌上的特征,我们还可以找出其他方面的特征比如语速、语调、手势、站姿等。当我们记下别人的特征,同时与他的名字联系起来就很容易记住别人的名字了。记住了别人的名字后,就要学会应用。下次再和他见面时,要抓住机会喊一次他的名字。当然,直呼其名也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如果不分时间和地点地乱叫,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