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9559200000004

第4章 慕尼黑中学时代(1)

一个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

(一)

在当时的德国学校里,老师除了教授学生阅读和数学、历史之外,还会教宗教。慕尼黑大部分居民都是天主教徒,因此爱因斯坦学会了许多关于天主教的事物。老师所教的,和他自己的犹太牧师所教的并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有一天,上历史课时,老师讲到了宗教和耶稣的故事。最后,历史老师有点情绪激动地说:

“耶稣蒙难,是被他的弟子犹大出卖的!成了囚徒的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赤脚走在棱角尖锐、锋利的石子路上。后来和那些强盗土匪一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为了加强感染力,老师还拿出一件道具——一根生了锈的大铁钉,说:

“主啊,就是这根铁钉,让你受难!我们世世代代都要诅咒那出卖老师的犹太人犹大!”

爱因斯坦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天主教学校,其中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是犹太学生。所以老师说完这句话后,孩子们的眼光一下子都转向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屈辱。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海尔曼发现儿子心事重重的,就问他怎么了。

“爸爸,我们是德国人吗?”爱因斯坦抬起头问父亲。

“是的,我们的祖国是德国,那是生养我们的国家。”

“可是爸爸,”爱因斯坦的语气急促起来,“为什么我又是犹太人呢?”

“孩子,你是!我们全家,都是犹太人!”海尔曼表情严肃地说,“我们是伟大的德国人,但从血统上来说,我们也是伟大的犹太民族!”

海尔曼明白,成长中的儿子遇到了不可回避的宗教问题。他们几代人一直都不在犹太住宅区生活,而是居住在普通的德国人当中。时间长了,他们犹太人的宗教和生活习惯概念已经淡薄了,因此爱因斯坦至今还不知道犹太民族的宗教和历史。

于是,海尔曼就认真地告诉儿子说:

“背叛上帝的只是一个名叫犹大的犹太人,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是罗马的暴君。你更要知道,耶稣本人,也是我们犹太人。”

爱因斯坦沉默了。他想,犹太人当中出了一个卑鄙的犹大,可是也出了一个救世主耶稣,为什么老师只说犹大是犹太人,而不告诉大家,上帝也是犹太人呢?

此后每天放学后,爱因斯坦最大的乐趣就是独自一个人沿着伊萨河的河岸,走上很长一段路。他经常停下来休息,然后回想着有关教会的事,有时他还偷偷地溜到圣母教堂的最后几排座位上,坐下来凝视这座光线阴暗的大教堂墙壁上那些先知和圣徒们的雕像。

在这宁静而幽暗的气氛中,爱因斯坦企图寻找出那些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上帝是否像爱基督教徒那样爱犹太人?宗教老师经常说:“神是我们的父亲,我们都是他的孩子”,既然大家都像是一家人,为什么基督徒还要把他们的教堂和犹太人的教堂分开呢?

他想不清楚这些问题,也不愿意与父亲讨论,因为父亲并不关心这些。对爱因斯坦来说,在每天都会增加一点困惑的世界中,这也只不过是另一个令他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而已。

因此,在此后的几年中,爱因斯坦就这样在孤独和困惑中度过。他对学校的厌恶,只有在放学后到湖边或山间休息时,才能稍微获得缓解。

(二)

爱因斯坦9岁那年,进了慕尼黑一所很有名的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

在1888年时,德国正处于俾斯麦执政的强盛时期。由于军国主义的铁血政策,使学校这块圣地也实行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

开学后,爱因斯坦领到了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的校服。这套校服完全是陆军深蓝色军官服的仿制,帽子的前面还镶着金属做的“G”字形帽徽,十分引人注目。有的同学当场就穿戴起来。整个大礼堂,就仿佛变成了军营。

校长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

“我的士兵们,你们的领章上都有你们的学衔:一年级是一道银带,二年级是两道。升到五年级后,就可以换成一道金带了。等你们八年级毕业的时候,全都是四道金带的——”

一些热血沸腾的同学们听完,马上齐声高呼起来:

“将——军——阁——下——”

校长也高兴地大喊起来:

“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万岁!”

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中,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提着校服包离开了。

海尔曼先生看到儿子回来,开心地说:

“哦,我们的中学生回来了。”

爱因斯坦也没有做声。

母亲波琳接过儿子的校服包,把衣服拿出来看了看,惊讶地说:

“上帝啊,穿上它,就会让人想起可怕的战争!”

听了妈妈的话,爱因斯坦嘟哝了一句:

“小学是小军营,中学是中军营,那么大学可就是大军营了。”

“爸爸,为什么世界上要有军队,为什么要有杀人的枪炮呢?”

海尔曼先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儿子的这个奇怪的问题。

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是一所教学管理十分严格的学校,学生们稍有违规行为,就会遭受到严苛的体罚。爱因斯坦是个很安静的孩子,不顽皮,也不惹事,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不过看到有的同学被拧耳朵、被教鞭抽打时,他就会感到窒息。

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教授希腊文和拉丁文,爱因斯坦对这两种文字十分痛恨,不过后来他却从希腊古典文学中获得了许多灵感。

在年幼的时候,爱因斯坦觉得这两种文字不但枯燥无味,而且还艰涩难懂。对于一个不喜欢“操练”的学生来说,这两种语言实在是没有意义,爱因斯坦也越来越感到不耐烦。

因此在课堂上,他常常会一个人默默地思考着那些令他感到困惑的问题。有人说,想要找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的,就是科学家。这样说来,爱因斯坦早已是一个科学家了。

学校的生活同样没有让爱因斯坦感到快乐。爱因斯坦觉得,在这样的学校里上学根本就不是学知识,而是受罪!只有数学和物理能够引起他些许的兴趣,因为他本来就喜欢数学和物理,但这些学科在路易波尔德中学教起来,也像军事训练一样乏味。爱因斯坦因为学不会,也不愿意背书,结果记分册上没有一门功课的成绩是可以夸耀的。

不仅如此,他还不止一次地听到老师在背后说他笨,这让爱因斯坦又伤心又难过。

这个时期,小爱因斯坦主要是靠自己学习一些感兴趣的功课。在这方面,父辈兄妹五个人中唯一一个上过大学的雅各布叔叔帮了他很大的忙。

雅各布是个工程师,也是个数学爱好者,还是一位善于谆谆教诲的好老师。但那时爱因斯坦还不知道什么叫代数,什么叫几何。

“代数么,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解代数题就像是一场狩猎活动,就好像要捕获的猎物,无论它怎样深藏不露,猎人都有办法通过各种已知的条件和线索,一步步将它搜寻出来。”

“几何么,那就更有趣了。而且比起代数来,几何是一门需要更高智慧的学问,是一种对人的智力的更大考验……”

雅各布叔叔边说着,边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在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上标上了A、B、C三个字母,然后问爱因斯坦:

“你仔细看看,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爱因斯坦看了半天,觉得这三条边好像差不多长,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雅各布叔叔在纸上又写下了一个公式:

a2+b2=c2

然后又对爱因斯坦说: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爱因斯坦对这个三角形看了半天,对这个公式有些怀疑: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明明是差不多长,怎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

于是,他就用手指当尺子,在图上量来量去的。

看到爱因斯坦的样子,雅各布叔叔笑了起来,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