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9559000000011

第11章 《穷理查历书》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一)

除了认真经营印刷所的生意之外,富兰克林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而富兰克林传奇式的一生,的确也与书籍息息相关。书籍就像神话传说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引导他从偏僻黑暗的角落一步步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在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殖民地时代,恐怕北美很难再找到比富兰克林读书更多的人了。由于生意繁忙,他没有更多的时间专门读书,读书时间都是见缝插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他不仅创建了“共读会”,与会员们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探讨学术问题,还在1743年将美洲颇有名望的学者精英汇集在一起,组织了北美第一个学术团体——“美洲哲学会”,主要从事医学、数学、地理学、植物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开创了美洲学术研究的先河。

为了让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们都能尽情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他将“共读会”成员的书籍都收集起来,进行分类编目整理,供大家互相借阅阅读。后来,他又自己凑款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并于1731年创办了北美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向那里渴望读书和学习的人们敞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为此,富兰克林也被誉为北美的“图书馆之父”。

1732年这一年,对于富兰克林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他创办的图书馆正式运作,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他并不满足,而是希望能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能够让他可以从世界的任何地方汲取智慧,攻克社会和自然界中的种种不解之谜,并给予人类以有益的忠告。

富兰克林认为,这种行为的结果首先应对社会有利,当然同时也能够给自己带来显着的效益。经过研究思考,在1732年底,富兰克林终于从以“穷理查”的名义编写的历书中找到了这一表达方式。

什么是历书呢?

历书就是排列月、日、节气等供查考的书,主要用来计算日期,也有人用它来解释各种星相,甚至预测天气和吉凶祸福等。在历书的边角空白处,常常被当时的出版人插印上一些小诗、箴言和各种趣闻等,供读者消遣。

在殖民地时代,历书是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即使是没有文化的家庭,也少不了它。一本畅销的历书可以令编印者一夜走红,财运亨通。在费城,布拉福德多年来都在出版泰坦·里兹的《美洲历书》。而富兰克林不仅出版过社友托马斯·哥德弗雷从1729年到1731年的历书,还出版了约翰·杰尔曼从1731年和1732年的历书。

经过精心的筹划,富兰克林决定出版自己的历书。1932年12月19日,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历书》正式付梓,每册售价5便士。

新书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短短3个星期内,《穷理查历书》就被加印了3次,发行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历书。很快,这本书的售价就涨到了10便士,但仍然供不应求。可以说,它是出版兼编纂者富兰克林超凡才智的证明。

(二)

《穷理查历书》中的“理查·桑德斯”这个名字,可能是被富兰克林视为慈父的老商人德纳姆的记账簿上找到的,也可能是在茫茫人海之中信手拈来。总之,他是个在人群中随处可见、但又实际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而书名中的“穷理查”则可能是借鉴了他哥哥詹姆斯在新港发行的《穷罗宾历书》。但《穷理查历书》中所蕴含的精神及其幽默感,则是富兰克林自己创造出来的。

在《穷理查历书》的开头语中,“理查”便以一种质朴坦诚的口吻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为了让大家喜欢我,在此我直言相告,除了为公益之外,我写历书别无他图。但是,这样做将是不诚实的。如今的人都绝顶聪明,不会被浮夸之语所蒙骗。实际的情况是:我非常贫穷,而我那贤惠的妻子又十分粗暴。她说,当她坐在纺车前纺纱时,我却呆呆地数星星,这让她无法忍受。她还威胁说,如果我再不利用我的书和工具做点对家庭有用的事,她就将它们统统烧掉。后来,印刷商向我提供了可观的一部分利润,于是我就开始依照我妻子的愿望来编纂这部历书了。

到了第二年,“穷理查”则在书中为他赚到了钱而致谢。他说:

我的妻子得到了属于她自己的锅,再也用不着找邻居借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东西放进锅里去了……这些都让我妻子的脾气比以前平和了许多,我也可以睡更多的觉:去年一年比前三年加起来还睡得多。

富兰克林虚构的“穷理查”夫妇的身影和声音时常出现在这部历书当中。他们时而争吵,时而又相互打趣,与历书的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穷理查”甚至还曾对公众中有认为没有这个人的看法表示不满,他说:

要想剥夺我的存在,让我在公众的心目中化为乌有,这是不友善的处世方法。但只要我自己知道我在到处行走,在吃、在喝、在睡觉,我就心满意足了:确确实实有我这么个人存在着。

这种诙谐幽默、生动有趣而又平易近人的编写手法,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因而也令《穷理查历书》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很快,“穷理查”就成为整个费城以及宾夕法尼亚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人物。他那坎坷无定的身世牵动着千千万万善良人敏感的神经,他那诙谐有趣、内涵深邃的连珠妙语也成为劝诫人们回心向善、积极进取的警句豪言。“穷理查”的境遇时常变化,夫妻间的口角和调笑也不断出现,这更加增添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就这样,这部历书一年不间断地出版,形成了有始无终的长篇系列,最后汇集成为一部脍炙人口、丰富有趣的世界名着。

(三)

富兰克林编纂这部历书的用意之一,还在于他认为这是“在普通人民中间进行教育的一种恰当工具”。因此,在历书中,他还将一些成语、箴言等印在重要日子页面的空白处。这些成语和箴言主要是教导人们将勤俭作为发财致富,并获得美德的手段。比如:“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是在提醒人们把握现在,不要虚度光阴;“树不愁大,力不愁小,砍个不停,终能砍倒”,“涓滴不息,可以穿石”,是教导人们做事应坚持不懈;“人不能占有财富,是财富占有人”,“贪婪和幸福从未相见,永不相识”,是告诫人们不要对钱财过分贪心。

此外,还有一些是讲述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哲理的,比如:“善待朋友可以拥有朋友,善待敌人可以争取敌人”;“哪里有缺乏爱情的婚姻,哪里就有不是婚姻的爱情”;“富人不浪费,浪费非富人”;“两个律师中间的农民如同两只猫中间的一条鱼”;“没有丑陋的爱情,也没有漂亮的囚犯”;等等。

这些有趣而意义深刻的语言中,蕴含着浅显朴实的真理和智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穷理查历书》和1748年以后出版的《穷理查历书修订本》大受欢迎,在长达25年的时间中每年都要销售1万册以上。一直到1757年,富兰克林受委托赶赴伦敦为北美的权利进行交涉,他才不得不忍痛结束了这部历书的编撰工作。而此时,该书早已风靡欧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在欧洲,各家报纸都对《穷理查历书》纷纷予以转载,读者踊跃。尤其是西欧的一些国家,处处可见到印刷在张贴画上的“理查”的格言,各界人士竞相购买不同译本的历书,作为馈赠亲友的有意义的礼品。在英属北美各殖民地,这本历书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生活必需品。

《穷理查历书》的成功,不但给富兰克林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还给他和费城的居民带来了不少经济上的实惠。而且,由于该书劝导人们不要购买无用的奢侈品,经济界的人士认为,它对于促进本地区财富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由于该书印数的不断增加,也给富兰克林的印刷所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促进了印刷所业务的扩展。这不但让他获利丰厚,还让他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

由于印刷历书需要大量的纸张,富兰克林创办了几家专门生产新闻纸的造纸厂,合作的伙伴就是富兰克林早先的伙伴,从北卡罗莱纳返回费城的休·梅勒迪斯,还有那位曾将富兰克林准备办报纸的消息泄露出去的乔治·韦伯。他们与富兰克林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富兰克林向他们提供造纸的原料,他们则向富兰克林提供优质的纸张和一部分利润。

“穷理查”的成功,让富兰克林在印刷出版业声名鹊起,实力大增,越来越多的人都争相阅读这位费城骄子的书刊和报纸。

1743年,富兰克林的主要合伙人戴维·霍尔先生来到费城,富兰克林将印刷所的事务就全部委托给他负责。这样,富兰克林就无需事必躬亲了,他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一些科学研究,从事为公众服务的事业。

这一年,富兰克林刚好30岁,而立之年的他开始将立足点从私人事业逐渐转向为公众谋取利益的公共事业上来。这是富兰克林人生经历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开始由此步入社会的上层,跻身于官宦政要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