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读心术
9453700000018

第18章 利用销售心理效应——不可不知的销售必杀技(1)

门槛效应:循序渐进,得寸进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在1966年曾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弗里德曼派一位助手去登门拜访一组家庭主妇,声称他正在为“安全驾驶委员会”工作,希望得到主妇们对这一运动的支持,请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多数主妇认为这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加上签个名也并不麻烦,所以,大多数的主妇都爽快地签了名,只有个别人拒绝了。过了几天,弗里德曼又派这个助手去登门拜访一组家庭主妇,不过,这次他除了拜访第一次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之外,还拜访了一些以前从未拜访过的家庭主妇。助手这次带的是一个写着“谨慎驾驶”4个字的大招牌,他的任务是请求那些家庭主妇把这块牌子竖在她们各自的庭院里。

这个招牌看起来很笨拙,竖立在庭院里有些不协调。此次要求显然有那么一点点过分,那些被拜访的家庭主妇们究竟是会答应,还是会拒绝呢?

最终的结果是,在那些曾经同意在请愿书上签名(一个小要求)的家庭主妇中,有55%的人接受了在自己庭院里竖这块牌子(一个大要求)的要求,而在那些从未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勉强接受了该项要求。

其实,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在你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如果你上来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则往往容易被拒绝;而倘若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在较低的要求被对方接受后再去适当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这种现象就是被心理学家定义的“门槛效应”。

在人们进行消费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门槛效应”的影响。例如,你正走在繁华的街道上,两边是数不胜数的服装店,你并没有要买衣服的打算,但是突然有家店门口的售货员对你说进来看一下吧,你就会想:“看一下又无大碍,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于是你接受了对方“并无大碍”的要求,抬脚迈进了那家服装店,这时,热情的售货员又说:“喜欢就试一下吧,不买也没关系。”于是你也会想:“既然不买也没关系,那就不妨试一下吧。”又一次“无大碍”的小要求被你接受了,当你穿上以后,售货员忙不失时机地说:“带走一件吧,穿在您身上多合适呀!”你感觉这衣服穿在身上虽然不是非常好看,但也的确不难看,再加上售货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你便不好意思拒绝了。由此可见,循序渐进是攻破人的心理防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登门槛效应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多数情况下,由于人的动机很复杂,因此人们总会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往往较容易被人接受。也就是说,当别人提出一个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人们往往可以在心理上予以接受,有时甚至出于“无大碍,近人情”的考虑,而不好意思断然拒绝。可是,一旦这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接受后,就好比一只脚已经跨入了门槛。

通常情况下,人们还会有这种思想:一只脚都进去了,又何必在乎整个身子都进去呢?因此说,一旦人们跨入这种心理上的门槛,就不会轻易做出抽身后退的举动,再加上由于后来的更高的要求同之前的小要求有了继承关系,使得人们已逐渐适应这种有承接关系的要求,从而使人们的心理失去了戒备,也就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心理判断和对抗。

其不断服从后,便会忽视了对方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另外,每一个人都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了别人的第一个小要求之后,再面对第二个更大的要求时,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并不大,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门槛效应”就产生并发生作用。不仅是对客户,“门槛效应”对销售人员同样具有影响。人们常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销售人员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什么事都不能太着急,你不可能今天刚涉足销售,明天就成为销售精英、销售总监,每个处于巅峰的人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因此,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自己,都要有耐心,要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权威效应:客户喜欢跟着“专家”走

如果问你:“对于你无法确定的事情,你愿意相信一个无名小辈的话,还是愿意相信权威专家的话?”可以肯定地说,你的答案是后者。这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权威效应”。我们的客户在购物的时候,他们往往喜欢跟着“行家”走,听从权威人士的建议或者选择更具有权威的产品。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就验证了这种“权威效应”: 在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一位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新来宾——“施米特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相当强,当我拔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气味也小,没什么刺激性。当你们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

话说完,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儿工夫,只见学生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随后,心理学教授告诉学生们: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化学老师乔装扮成的,而那种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中,人们宁可相信权威的“施米特博士”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鼻子,是多么荒唐啊!同时这也验证了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一个人如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权威效应”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之所以广泛存在,是由于人们有“追求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在销售员进行销售时,“权威效应”同样奏效。

投诉是商业买卖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鞋店老板受到投诉最多的,是客户总抱怨左脚的鞋不好穿或者觉得两鞋子大小不一样。面对这种情况,如果逐一答应客户的抱怨,最终会导致客户要求替换一双新的鞋子或者客户直接退掉。如果长此下去,难免因商品亏损而破产。这种时候,店老板只要以权威的口吻安慰客户说:“您是知道的,一般来讲,人的左脚总是要比右脚大一些。”这样一来,大多数的客户都能在心理上接受。

这是专业化的建议和劝说,采取的是利用“权威效应”对客户进行暗示的心理谋略,此方法非常奏效。 客户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产品,如果行家断言是正确的,那么客户便会对该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深信不疑。因此,商店在面对客户投诉的时候,与其让普通店员去处理,不如老板亲自接待,效果会更好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购买各种名牌产品,因为它有明星的代言,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有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还有学生们在购买参考书和练习试题时,也是选择有名的出版社,著名的教授学者写或推荐的,他们认为从权威这里可以获得更多的益处。这都是在销售和消费过程中,权威效应起到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如果销售员能够巧妙地运用权威引导力,则能对销售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强开了一个品牌毛绒玩具批发商铺。第一天开张,只有一个客户光顾。王强向客户详细地介绍了商品,在客户询问时,也回答得非常有条理。可这个客户看他这里是刚开张,因此,对这儿批发的商品还是有很多顾虑,不能够完全相信王强的话。

为了让客户深信不疑,王强于是便拿出了产品的品牌认证证书、质量认证证书,并且告诉他,这种品牌的玩具是名宝宝模特在知名电台做的广告,以及这种品牌的玩具得到很多权威专家,比如某某的推荐……一套攻势下来,客户的疑惑消失了。他想,有那么多权威人士推荐呢,那么多人认可,不会有错的。我销售这种品牌的毛绒玩具,没准儿以后还能大赚一笔呢!最终他放心地从店铺批走了货。

销售员恰当地运用“权威效应”,便能够消除客户的一些顾虑,改变客户的一些想法,使客户更加确认买你的产品。这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稀缺效应:越稀少客户越想要

稀缺效应:心理学上发现,由于人们害怕失去或得不到,会对稀有的东西怀着本能的占有欲。基于对人们这一心理特性的了解,销售中常常可用“名额有限”、“仅有一次”、“最后机会”等等方式来吸引客户前来购买和消费。鲁迅先生曾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过这样经典的一段话:“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反映了人们深层的一种心理,即:害怕失去或得不到,所以对稀罕物品有着本能的占有欲。这反映在消费购物方面,人们对稀有东西的占有欲望也是表现得很明显:越是稀少的东西,人们就越想买到它。

心理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购物者被要求品尝一块巧克力曲奇饼干。当从一个满满的罐子里拿曲奇饼干给他们吃时,他们说这饼干味道还行;当从一个快空了的罐子里拿曲奇饼干给他们吃时,他们说这饼干味道真是棒极了,我想买!这个实验正好验证了这个道理。

人们的这种心理被商家广泛利用。商家常常用“名额有限”“仅有一次”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前来购买和消费。比如:商家总是会隔三差五地搞一些促销活动,“全场商品一律七折,仅售3天”,“本店前30名客户免费赠送会员卡”等,很多的消费者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去抢购,因为害怕错失这样的良机,害怕买不到那么好的商品。

销售人员要抓住客户的这种心理,恰当地给客户制造一悬念,比如只剩一件商品,只有3天的优惠活动,已经有人订购了等,让客户产生一种紧迫感,觉得如果现在不买的话,以后就买不到了。这样就会促使客户果断地购买你的产品。法国经营皮箱的路易·维顿公司,在很长时间里,其销售量总是稳步不前,公司经理忧心如焚。这天,公司销售部经理路易斯向董事会申请使用限量销售法,经研究,董事会通过了他的这项建议。其做法是:严格控制销售数量,即使客户订货量再大,也一律执行“限量销售”,制造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景象。有一位日本客户,3天上门10多次,每次都提出要买50只手提箱,虽然仓库有大量存货,但销售人员却声称货源告急,每人只能买两只。许多人闻讯,纷纷登门抢购。“限量销售”法,正是适应了客户怕买不到这样好的商品的心理,从而打开了市场。

“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自然就变得很珍贵。在消费过程中,客户往往会因为商品的机会变少、数量变少,而争先恐后地去购买,害怕以后再买不到。意大利的莱尔市场是一个很有特色和名气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一种商品上市,总是会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使得很多地方的人纷至沓来,争相抢购,呈现一派门庭若市、生意红火的兴旺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红火的商业景象?原来这个莱尔市场对所有进货的商品统统仅出售一次,即使是市场十分热销的产品也毫不例外地绝不再次进货经营。这么一来,久而久之便给消费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即莱尔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要买到最新的产品,在莱尔市场上千万不能犹豫不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正因为如此,莱尔市场不仅经营状况一向很好,而且成为驰名国际的“独此一次”市场。

销售员如果能好好把握客户的这种心理,适当地加以刺激,便可以使得客户认为如果这次不买,就“错过这村,没这店了”,使你顺利地让自己的商品获得畅销。

此外,在与客户交谈过程中,销售员还可以适当夸大市场信息或者与自己销售的商品有关的行情,一定要让客户知道,这种商品比较畅销,或者比较紧缺,让客户觉得现在就是购买的最好时机。

比如,销售员可以说:“今年下半年市场的货可能就会比较紧缺了,因为我们公司现在人手不够,计划减少产品供应量。”或者“现在原料价格都涨了,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商品的价格也相应提升,建议您及早购买,别错失了良机啊。”客户听了这些话,他的“物以稀为贵”和“害怕买不到”的心理又会被刺激,下一步,他便会下定决定:现在就买!

禁果效应:你越不想卖,客户偏想买

“禁果效应”:一种被禁忌所吸引的心理现象。通常,一个人的某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倾向,把他人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就可以控制他人的思想,令其做出自己希望的决定与行动。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一个1岁多的幼儿,妈妈对他说:“不要扔奶瓶啊。”结果“啪”——幼儿听后马上把奶瓶扔了。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在自家的院子里踢足球,妈妈在多次警告无效后,威胁道:“如果你把球踢到窗户上,我就揍你一顿。”不一会儿,‘哗啦’一声,窗户玻璃碎了。

一个保密的报告会,只允许某一级领导干部参加,刚刚结束,便有不少本来不该知道的人千方百计地来打听,想探知报告的内容。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结果,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