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9452700000011

第11章 完美女人的基础(4)

无论是对于一个能力高还是能力低的人,与他人协作总是会事半功倍。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点燃的蚊香放到一个蚁穴。蚂蚁们看到火光和不断散发的烟雾,十分紧张,开始变得慌乱。但片刻之后,蚂蚁们忽然安静下来,它们开始有序地进攻火光,向上面喷洒蚁酸。一批蚂蚁被烧死后,便有另一批蚂蚁冲上前。就这样,在无数蚂蚁被烧死之后,蚊香的火也被浇熄。一只蚂蚁可喷射的蚁酸有限,但是无数只蚂蚁前仆后继,则足以灭掉一场“大火”。在火灾过去之后,存活的蚂蚁将死去的蚂蚁摆成一排,并在它们身上盖上一层薄土,表示哀悼。

一个月之后,科学家又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里。这一次蚂蚁们有了上次救灾的经验,已经可以自如对付,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它们有序并成功地将火扑灭,且无一伤亡。科学家惊呆了,他没想到一群看似弱小的生物在面对灾难时,竟然可以释放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蚂蚁之所以可以扑灭一次比一次大的火焰,是因为它们知道合作的重要。一只蚂蚁的力量当然弱小,但是成千上万的蚂蚁却拥有极大的力量。蚂蚁们知道自己的弱小,所以才群居而生。曾有人观察到蚂蚁在遇到野火的时候,会抱成一个蚁团,合力滚向大火,最外边的一层蚂蚁很快被烧死,然后里边那层补上,再被烧死……如此循环,无数蚂蚁葬身火海,但却有更多蚂蚁存活了下来。在遇到洪水的时候,蚂蚁也会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保护蚁群的生存。

人类所说的团队精神,就是这个一加一大于二的理想法则。人类也是群居性动物,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处所,想靠一个人的力量开创自己的天地,根本无从做起。就拿杨澜来说,倘若她要靠自己来完成梦想,简直是天方夜谭。试想一下,杨澜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人跟她合作,没有人为她打理一切琐事,她单是忙一些小事就会把所有时间用尽。

物理学里有力学原理,当多个力来自一个方向的时候,物体就会被推动,当这些力的方向不一致时,力就会相互抵消。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有一致的目标和系统的做事规则,这样才能不断前进。杨澜作为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她就担负着让大家往一个方向使力的责任。事实证明,她是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品质高尚、勤奋敬业的领导者,往往可以感染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

成功可以是一个人的荣耀,却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不管是地位显赫的政客,还是富甲一方的巨贾,没有一群人在背后的支撑,必然孤掌难鸣,处处碰壁。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谁若与团队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2.个人能力再强也是一滴水

在制作每一期《杨澜访谈录》之前,杨澜都会开策划会议,集思广益,寻找更好的选题,以及布置各项制作准备工作。一段时间后,杨澜的制作团队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有时杨澜还没有下达指令,她的团队已经在准备,甚至杨澜没有想到的,她的团队都会提前准备好。杨澜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一群合作伙伴,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做起事来心情十分愉悦。她总是对身边人说,一个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总是能很好地传递每一个来自上层的信息,这有助于一个团队往同一个方向用力。

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四只猩猩关进同一个铁笼子里,在笼子的顶端安装喷水设备,并在设备下悬挂一个香蕉,然后安装一架梯子在香蕉下边。

实验开始,科学家将四只猩猩以ABCD的代号进行区分,然后记录它们的行动。猩猩A最先发现了香蕉,慢慢向香蕉走去,当它触碰到梯子的时候,科学家启动喷水装置。霎时间,猩猩A就经历了一场骤雨的袭击,它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是本能地逃离梯子。骤雨停了之后,猩猩A再一次向香蕉“进攻”,然而当猩猩A的手刚刚摸到梯子的时候,又迎来一场大雨的浇注。猩猩A用双手捂住脑袋,逃到没有水的地方,其他三只猩猩也同样用双手遮雨,躲在没水的地方不敢走动。

雨停之后,猩猩A没有再行动,它似乎已经察觉到一些微妙的规律,就是手一碰梯子,就会被水淋,于是它宁愿放弃香蕉,也不想再冒险。过了一阵子,猩猩B蠢蠢欲动,开始向梯子靠近。同样的,当它触碰到梯子的时候,又遭遇了大暴雨。猩猩B也死心了,放弃了行动。又过了一会,猩猩C开始向香蕉靠拢,它也毫不例外地重复了前两只猩猩的做法,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时间一点点过去,四只猩猩已经饿得有些烦躁,但是猩猩ABC依旧待在原地,不去拿香蕉。此时,猩猩D已经忍不住了,它虽然明白了梯子和暴雨之间的联系,但饥饿让它充满了勇气,它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也碰上大雨,于是鼓起勇气朝着梯子走去。在它就要触碰到梯子的时候,另外三只猩猩突然一拥而上,拉回了猩猩D,然后将它一顿暴打。

此时此刻,四只猩猩都老实了,即使再饿,也不会靠近梯子。

这时,科学家将猩猩A带出笼子,将猩猩E放进笼子。猩猩E刚进笼子,并不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它只是看到了香蕉,并本能得向梯子走近。就在它快要靠近梯子的时候,另外三只猩猩同样把它拉了回来,紧接着就是一顿暴打。猩猩E知道了,那个梯子有蹊跷,碰不得。

后来,科学家把猩猩B带出来,将猩猩F放进笼子。同样,猩猩F很愉快地朝梯子走过去,另外三只猩猩依旧把它拉了回来,既而狂揍它一顿。参与这场狂揍的猩猩E,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揍猩猩F,它只知道自己必须这样做,因为刚刚别的猩猩也是这么揍它的。

就这样,猩猩F也知道了,梯子不能靠近,香蕉不能吃,如果谁靠近,就揍谁。此后,科学家又相继把猩猩C和猩猩D换了出来,新到里边的猩猩都会遭遇同样的暴打。等到里边全是新猩猩的时候,它们依旧在延续这个“规则”:即使再饿也不能靠近梯子,还有,暴打靠近梯子的猩猩,它们不知道为什么。

正如这些猩猩一样,一个团队的团结可以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而且团队队员之间信息的交流,可以增加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杨澜之所以盛赞她的团队,恐怕这个原因最为主要。

一个人再有能力也是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掀起巨浪。就像曾经担任美国通用电气总裁的杰克·韦尔奇说的那样:“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办公室中,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是一个人就能够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担任一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门全体职员的互相合作、互补不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3.团队的每个人都有用

在阳光卫视工作中,杨澜有一个做法是十分成功的,就是她对每个员工都给予了重视。在她的经营理念里,团队的每个人都有用。一个木桶要能盛水,需要每根木片都完好无损,而且高度一致。这一点在日本本田公司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本田公司,没有私人停车位,没有为高级主管开设的餐厅。整个公司上下,不管是总监、工程师,还是流水线工人,都用同样的停车场,在同样的餐厅就餐。很多时候,一个餐桌上会同时坐着高层管理人士、策划设计人员以及普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他们在一起边吃饭,边讨论工作。本田高层认为,跟工人多交流,能够获得第一手关于汽车性能、外形的资料,也能获得不少灵感。更有趣的是,本田甚至没有一间私人办公室,不管级别多高,都要跟大家在一起办公,一个普通文员的隔壁,可能就是领导的位置。本田一直坚信,公司里没有绝对的精英或非精英,每个人都是有用的,因此要一视同仁,让所有人得到一样的尊重。

如今,团队精神已经是每个企业最注重强调的企业文化。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团队精神或是对团队有用的人,也成为很多职员的必修课。这里仅仅做一些简单的建议作为参考,让你更好融入一个团队:

保持乐观的态度

在大多数时候,工作枯燥会使人时常走入死胡同。在这个时候,个人的乐观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在遇到问题时只是抱怨或气愤,那么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其他同事的工作进程。相反,当你保持乐观态度,在碰到问题时,不管你能不能为解决问题出一份力,你的乐观都能感染其他人,让别人更有信心。

友善、平等对待他人

不管你是不是一个管理者,你都要明白一个问题,一个人永远处理不了一堆事情。因此,你要平等对待每个同事,因为没有他们,你能力再强也是一根易折的筷子而已。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保持友善之心,善意待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友好回报。

创造和学习

如果你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恭喜你,你获得在集体中发挥作用的通行证。如果你本身不善于创造,那也不必急着打退堂鼓,你可以学习,借助他人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创造、学习,是你立足一个团队最坚实的基础。

跟他人沟通

埋头苦干不是长久之计,你若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会有很多问题得不到答案,因为你的思考广度有局限。于是,跟周围人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不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想起跟别人沟通,平时也需要沟通,你必须知道,别人不会心甘情愿帮助一个有事才想到他的人。

接受意见或建议

当别人向你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证明他们认为你做得有问题。先不管对方提出的是不是金玉良言,你首先要表示感谢。即便是在面对批评的时候,也应该如此。当然,你不需要在面对不合理的建议、意见或批评时还保持虚心,但你一定不能以傲慢或强硬的态度去回复别人,要为他人和自己留有余地,下一次他们提出的,可能就是你缺乏的。

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彼此的工作都是互相联系的,你的进度可能牵扯着无数人的工作效率,因此你需要学会体谅别人和督促自己。倘若你成为一个拖团队后腿的人,那你很快会被孤立,直到被淘汰。

无论你在为别人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跟周围人处理好关系,做好自己的事情,都无比重要。团队就像一个大钟表,每个人都是齿轮,只要有一个齿轮不工作,钟表就会停止报时。杨澜告诉你,一个团队的紧密合作,即使最后没有成功,也不会输得一败涂地。

§§§第十课快乐杨澜:人一生总要做成一件想做的事

杨澜会工作,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所谓会工作,不单单是指能力,还有工作时候的快乐心态。对于任何一个投身工作的人而言,快乐的心态都是制胜法门之一。事实永远都是这样,一个痛苦工作的人和一个快乐工作的人,前者总是比后者差一点运气。其实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一个乐观的人,总是会吸引到更多的帮助。

1.回归文化工作

在经过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杨澜于2005年重新回到主持人位置,并开辟了新的栏目《天下女人》。《天下女人》也是访谈类节目,跟《杨澜访谈录》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关心的大多是普通人的感情生活,每次到来的嘉宾不再是政界名人、经济名人,都是些普通人。有的时候会邀请一两位明星到访,但所谈的话题也多是家长里短,没有沉重的包袱。这类节目似乎更加适合杨澜,因为她总说自己是个普通的女人,适合做些普通人的话题。在《天下女人》里,杨澜显得很悠然,十分轻松,也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观点和人生态度。当然,这档节目少不了杨澜最在乎的人文气息,她每次甄选出的选题都带有一定的人文关怀。

杨澜将这次《天下女人》称为文化的回归。的确,文化才是她的归宿,也是她本真的回归。

很多人都像杨澜一样,在事业中找了很多方向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到最后却发现,原来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还是最初定好的那个方向,于是又朝着原来的兴趣努力。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但一个人在最初选择职业的时候,都不会一眼看到自己的未来,任何人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只要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所在,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郑明明,当年也在职业选择中走过弯路,但所幸的是她跟杨澜一样,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努力,终于成立了蒙妮坦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郑明明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父亲是有名的外交官。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郑明明理所当然被寄予厚望,不管是父母,还是父母的朋友,几乎都认为郑明明将来应该是个知识分子,从事政府部门的一些工作。在这样的希望下,郑明明一直在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从小学到高中。父亲为了培养她对文学的热爱,从她识字起就让她读一些文学作品,其中令她记忆最深的是《蒙妮坦日记》。这本书是香港作家依达的成名作,描写的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蒙妮坦的一生,主要讲述了她如何排除万难达成梦想的经过。

蒙妮坦让郑明明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沿着别人画好的轨迹前行。长大后的郑明明,对这一点更加坚信。她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当个政府要员,也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做一些跟美有关的工作。从郑明明有了审美观念起,就很会打扮自己,她对一些装饰、服装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每次看到这些东西,都会生出一种莫名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