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年,北游京师,作了一幅《搜尽奇峰图》卷。这幅纸本水墨山水名作,纵高42. 8厘米,横长285. 5厘米。卷首题隶书“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行,纸末写下了较长的跋语:
郭河阳论画,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陆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浅则赤壁苍横,湖桥断岸,深则林峦翠滴,瀑水悬争,是可游者。高峰入云,飞岩堕日,山无凡士,石长无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同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滥之酒杯,华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辩焉。自谓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学者知之乎?”
石涛认为“搜尽奇峰打草稿”使山水画出新出奇,就是因为他游览了名山大川。石涛在他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明确指出:
“山川、天地之形也,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背向,山川之行藏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山川本身体现着天地宇宙的形势,因而气象万千,姿态纵横。风雨晦明,体现山川的气象,疏密深远显示出山川有屈有直;纵横吞吐,体现着山川绵亘开合的节奏;阴阳浓淡,使山川神志得以集中显豁地表露;水聚云散,使山川的气脉相连;蹲、跳、向、背诸状,使山川有或动或静的姿态。“度地土之广远,审峰嶂之疏密,识烟云之蒙昧”,在观察、体验、领悟自然山水的形貌与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苦瓜和尚语录》中,石涛还坦率地表明,50岁以前,尚未悟透作画大师法造化,“脱胎于山川”的道理。因此“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句名言,就是石涛一生的艺术追求。
明初画家王履在1383年游华山,目睹大自然的雄奇秀丽,深悟绘画不应局限于古人陈法,必须师法自然之理,作《华山图》册。
张庚(1685~1760)遍游南北,探访名迹,历时十余年,所作山水不拘一体,颇有新意。
现代的山水国画大师们都曾跋山涉水,“搜尽奇峰”,进行严谨认真的山水画创作。黄宾虹从35岁时游黄山以后,多次游黄山;65岁赴广西游桂林、阳朔;68岁往浙江游天台、雁荡; 69岁逆长江而上,入四川游峨嵋、青城;72岁又赴广西,重游桂林山水。每到一处,必以诗纪行,以画图胜,创作了大量墨华飞动、意境深邃的山水佳作。
当代美术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1918年首次登上黄山,那时路径极差,几乎没有游人,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执着精神,他不畏艰险,毅然攀登黄山。20年代,刘海粟二次上黄山;1935年冬,刘海粟四上黄山;1936年冬,五上黄山;1954年,六上黄山;1980年夏,年已85高龄,第七次登上黄山;1981年,八上黄山;1982年,九上黄山;1988年,刘海粟老人以93岁高寿十上黄山。1988年9月,举办了“刘海粟十上黄山展”展出十上黄山新作及历次上黄山之作中的国画70幅,油画30幅,刘海粟老人被誉为“自然之父”。他把“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精神和绘画实践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绘画是他的人生,旅游也是他的人生。
7.旅游是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奥秘的课堂
名山大川的千姿百态、神奇秀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造化奥秘,需要中国科学家去探索考察发掘。
在中国历史上,较早系统考察山川形势的是北魏地理学家和文学家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祖籍范阳,大约469年出生于青州。他撰写了闪耀着科学光辉和文学异彩的地理学专著《水经注》。《水经》是完成于三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记述了黄河、长江、渭水、济水、汝水等137条河流。但《水经》的记载极为简略,只记有河流的发源、流程及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名变异颇多,出现了《水经》的记载与实际不相吻合的情形。
郦道元不满足于此,便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皖北等地,都是郦道元经常跋涉之地。在考察过程中,郦道元精心地“访渎搜渠”,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并博引有关地理书籍而著成《水经注》。该书超过原著的20倍,在内容上将原书所载河流由137条扩载为1 252条。本书以水道河流为主线,对其源头、流向、河道变迁、名称改易,一一叙其原委,并因水及地,因地及事,以模山范水的艺术性语言详述河道流经地区的山陵、郡县、城邑、名胜、物产、农田、水利,以及史事、人物、故事、神话、歌谣、方言等,从而使《水经注》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沈括是宋代杰出的博物学家,也是足迹遍布南北的旅行家,“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他游览雁荡山时,仔细观察雁荡的奇峰怪石。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并由此推测“当是为谷中大水冲击,沙土尽去,唯有巨石巍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小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
现代地理学家竺可桢认为,沈括所说的大水冲击,沙土尽去,就是剥蚀作用。这说明沈括对于流水对地形的侵蚀作用,已经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在西欧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一直到1780年才由英国地质学家提出,比沈括晚了600多年。沈括还对山川气候的垂直变化作了观察和理论上的阐述。
在《梦溪笔谈》中,他说“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衍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庐山)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不同也”,沈括对自然景观的时空变化给出了科学解释。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把古代士大夫对山川的审美游览与科学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2岁的徐霞客穿着母亲缝制的远游冠开始出游。每次都专游一处或兼游好几处,历数十日而归。在此后的27年中,徐霞客始则泛舟太湖,尔后登北方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以及北京附近的盘山,转赴南方黄山、庐山、天台山、雁荡山、洛迦山、武夷山等。1636年,年已51岁的徐霞客毅然从家乡启程,踏上了西游的行程,途经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及地区,历时3年10个月,直到55岁才返回故里。
徐霞客把欣赏山水景观之美与探讨其形成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写成驰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使读者既能享受山水的自然美,又能学到山川地貌的科学知识。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还提出“游山学”,在游山吟中写道:“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泉能使山静,石能使山雄,云能使山流,树能使山葱。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见山魂魄,与山为一始知山。寝寐形神合为一。”现代读来仍是指导游山、识山、品山的导语。
8.旅游中如何选择心理互补的伙伴
当今旅游有家庭游、夫妇游、单位同事组团游,老年人和年轻人更多的是结伴游。在旅游途中,如果有一个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伙伴,心理感受会如何呢?如放舟漓江,游桂林山水,一起对如诗如画的山水发出感叹;如携手登黄山,面对青松峭壁相互鼓励,或良辰美景坐着,或弯弯小道走着,途中不仅战胜了孤独,还可以增进友谊,切磋学问,探讨人生,不是给旅游赋予了更新的内容吗?
历代旅游者,非常注意旅伴的选择,医学家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沐风浴雨,奔走于森林丛山之中。身边就有一个年轻的弟子庞宪跟着,两人情同父子,白日爬山涉水,夜晚灯下整理记录,谈笑中疲劳顿消。与地理学家徐霞客结伴而行的叫静闻和尚,静闻趣味高雅,博学广识,意志坚定,途中静闻遇盗遭难,徐霞客写诗道:“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
古人在选择旅伴时述:“不同志者不相携登山,不同趣者不相携涉水。”所谓志,一般指志向、抱负,趣是指生活的趣味观、审美观、感受力。有了相同的兴趣,彼此才会心心相印,才会在观景时有共同谈论之点,才会感到愉快,受到启迪,并相互鼓励。
选择旅伴时,请注意几点:
(1)选择志趣相同、而专业不一的同伴。比如学医的和学文的,学卫生的和学艺术的,都对旅游有浓厚的兴趣,在途中交谈的内容要比两个专业一样的人交谈广博得多,知识可以形成互补。
(2)选择年龄相近,身体健康的。当然年龄也是可以相差10~15岁。如李白、杜甫结伴游,充满了诗人的素质和情操,李白大杜甫11岁,年龄差距可以形成互补。
(3)注意选择性别。如果是年轻人,最好不要配对,虽然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途中最好是单数,即女性多一个或男性多一个。好处是结构上的不平衡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若平衡了,“双双结对”那就成了“恋人”游。多一个或少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会期待、等待、寻找另一个,还会经常发生不同的配对组合。异性相处在旅途中充分展示了互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