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习惯与健康
9401500000009

第9章 生活习惯(2)

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夜间睡卧在铺了草席的水泥地上或地板上,结果第二天即觉腰腿痛、背痛、四肢及关节不适,甚至不能动弹。

尽管腰背部与胸腹部不一样,有厚厚的肌肉层,如背部有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等,腰部有腰大肌、腰背筋膜等,再加上夏天夜晚有时虽热得难熬,但午夜过后,凉风一起,地面温度下降很快,地表变得潮湿。若在地上睡卧一夜,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会侵袭腰部,使腰部肌肉发生痉挛,也会有局部充血、水肿及慢性无菌性炎症等现象,从而引起或加重腰腿痛。

酷暑盛夏,不可图一时凉快而露宿凉地,以免引起或加重腰腿痛。

(7)晨练之后,卧床再睡

清晨早起,到户外跑步、散步、练拳,对身体大有益处。负离子对支气管炎、心血管病、皮肤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些老年人,喜欢晨练完毕后,再回卧室解衣上床睡一觉,认为这样会在体力上得到补充,使精力充沛。这是不良习惯,影响晨练效果,不利于保健。

人在晨练时肌肉骨骼活动,全身各器官功能代谢缓慢加快,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随之增强,因而四肢灵活,思维活跃。这时可以按照常规坐下来吃早点或看看报纸,呷杯香茶,听段广播......这样会使心情舒畅,精力充沛。

晨练后立即上床睡觉有三大害处:

①晨练时,人们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心肺功能得到加强,这有利于延缓冠心病、高血压及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晨练后立即再补睡一觉,对心肺功能恢复不利。

②人通过晨练后,机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常有汗出。此时若重新入睡,容易受凉感冒。在冬天,因被窝的温度过低,犹如冷冻,汗渍未尽,更易患病。

③晨练后心跳加速,大脑兴奋,不能立即进入梦乡。肌肉因晨练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也不易消除,卧床使人感到四肢松弛无力,周身不爽。

6、睡觉的3个好习惯

(1)睡前洗脚

入睡前洗脚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习惯,它不仅能洗去脚汗、污垢,达到卫生要求,而且还能给人的健康带来有利的影响。

别小看脚底,它可是身体内一些器官、组织的缩影,有相应的感受区。现代医学证明,脚底一旦受到不良的刺激,也会影响相应器官的功能。脚部受凉后,很容易引起感冒。

双脚远离心脏,处于身体的肢端,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脚底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也有密切的神经反射联系。一旦脚部受凉,通过机体神经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造成血流量减少。这时,鼻腔黏膜的温度也会明显下降,黏膜表现的纤毛摆动能力就会减弱,不能及时地将粘附在纤毛上的病菌排除出鼻腔,局部组织的抵抗力减低,病菌极容易趁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

每天晚上睡前用温水洗脚,除了卫生的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水、温度和对脚皮肤的按摩刺激作用,达到舒经活络、防病健身的目的。温水(40℃~50℃)浸脚可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过程加快,血液流动增加,改善了脚底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态,降低肌张力,消除全身及足部的疲劳,可使你安然入睡,进入甜蜜的睡梦中。睡前洗脚在寒冷的季节需要,在温暖的春天和炎热的夏天同样需要。同时,在用温水浸脚之时,用手不断地洗擦和双脚互相按摩,可起到调节神经,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及防病健身的作用。

(2)先睡心,后睡眼

“先睡心,后睡眼”是历代养生家都十分强调的睡眠养生方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是我国医学史上极为罕见的老寿星,他活了一百多岁。孙氏即十分讲究睡眠养生,它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中说到:“凡眠,先卧心,后卧眼。”“卧”字本意为伏在矮而小的桌子上睡觉,由此引申为躺在床上睡觉。睡心的意思凡指睡眠,睡前当摒除一切喜怒忧思和烦恼,精神上尽量放松,做到恬淡虚静,内心安宁,静悄悄地躺着,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然后慢慢合上双眼,自然就酣入睡梦。

事实上,不能睡心者是难以安寐的。正如《老老恒言·安寝》中所说:“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也就是说越想尽快入睡,则越是睡不着,只有情绪放松下来,消除一切思虑,即首先“睡心”之后,才能渐渐入睡。清代初期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先生在《长生秘诀》中曾说:“凡睡下就要一心安慰思睡,不可又复他想事务,只先睡心三个字,即是极妙睡功。”中老年人要做到先睡心,就要在睡前抛开一切杂念,安静进入睡眠状态。

(3)早晨醒后要赖床

早晨起来赖床的习惯对于中老年人是有害无益的。清晨是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时间,刚刚睡醒的一刹那恰恰最危险的时刻。

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各项生理机能都维持着“低速运转”,这时人体新陈代谢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变缓,部分血液郁积于四肢。早晨一觉醒来后,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的一瞬间,即要迅速恢复“正常运转”,此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且经过一夜的体内代谢,尿液和不显性失水会丢失体内水分,以致血液变稠,血流变缓,循环阻力加大,心脑供血不足。所以,醒后如果立即下床活动,对本来已经负担过重的心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

因此,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仓促起身穿衣,而是懒床5分钟,取仰卧位,进行心前区和头部的自我按摩,做深呼吸,舒展腰身和四肢,然后慢慢坐起,从容不迫地穿衣,再缓缓地下床,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身体功能逐步适应日常活动。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7、女人10种不良就医习惯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医学是门学问,但不知就医也有学问。就医对路了,医生能很快了解你的身体状况,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做出对症治病的办法。相反,你的不良就医习惯,不仅会引导医生误入歧途,而且还会耽误自己的病情。尤其是现代女性存在的一些不良就医习惯,更须引起重视:

(1)忽视健康

没有健康投资的概念,在问及是否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时,大多数女性在口头上表示比较关心的同时,坦承更多的是思想上认为健康对自己比较重要,真正的健康行动,尤其是在无病时的健康投资却寥寥无几,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最多是生病时的医疗费用。况且在很多时候,即使有点小毛病也很少去医院就医,预防咨询的主动支出比较少。宁可花钱化妆也不愿投资健康,把美和病混为一谈。

(2)拒绝体检

在“你是否注重体检”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只参加单位组织的定期体检,而主动去医院做体检者很少。一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疾病,用不着做体检。二是某种家庭病史者,担心一旦在体检中查出什么问题,自己心里难以承受,这种人不在少数。三是平时小病小恙不断,舍不得花钱,若查无大病认为是一种浪费。

(3)不遵医嘱

大多数的女性都承认自己有时“不太听医生的话”,不按时复诊,不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和接受治疗。而有少数女士认为自己“对疾病高度敏感”,只要医生告诉有“问题”,就会隔三岔五往医生处跑,即使医生明确告知没必要,自己仍处于紧张状态。

(4)就诊过迟

不少女性认为,就诊过迟主要是因为自己认为“问题”不大,或者工作太忙,随便吃点药或拖一拖就会好,但更多时候是越拖越麻烦,直到感觉“再拖就要出事”才会去医院。也有个别女性是因为贫困不愿住院。

(5)自作主张

就医时图方便到私人诊所,而不去正规医疗机构求治。女性自认为是“小毛病”,认为随便到小诊所打个吊瓶或到药店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

(6)过分紧张

一些女性出于谨慎和对自己健康的过度关心,每每有病时,她们就会跑了这家医院再到那家医院,而且故意不带病历等资料,然后看看医生们说的是否一致。或者拿甲医生的话向乙医生、丙医生甚至丁医生“求证”,这样跑来跑去,不仅容易贻误治疗,也容易误导医生而导致诊断错误。

(7)扎堆看病

一些女性就诊时喜欢站在医生旁边,观察医生是怎么给别人看病的,这种情况属于不尊重医生的劳动,侵犯其他病人的隐私权。不但干扰医生的工作,而且无形中侵犯了其他病人的隐私权。

(8)“粉饰”病情

有些女性往往在就诊时涂脂抹粉,影响医生的正常“视诊”。就诊时可以把自己收拾得漂亮整齐,但不要在脸上涂脂抹粉,肤色往往是医生判断疾病的标志。过多粉脂掩盖了病情,影响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9)误会医生

有些女性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过高。受医学发展水平所限,目前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药物的副作用,手术的并发症在医学上也不可避免。但有的女性“康复”心切,对医生和医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10)放弃权利

不能正确使用属于自己的“知情权”。发生医疗纠纷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时,不按正常程序申述,或者因对病情“不知情”而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8、12个好习惯预防儿童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