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9398400000008

第8章 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共鸣点(1)

以人为主体的大千世界,是一个富含感情色彩的世界。这是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通过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待世上的万事万物无不持有一定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基调”有强有弱,有浓有淡,有明有暗,有远有近,但只要是和这个世界发生接触的一切正常的人,都必定会具有的。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①人非草木,岂能无情?犹如月有阴晴圆缺,人都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有深沉的爱,也有强烈的憎;有欣慰,也有忧伤。感情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天性”。

作为“传播新近发生、发现或变动的事实”的新闻报道,其传播对象是活生生的受众,即广大的读者、听众、观众。因此,它不能不受到人的感情这一“天性”的影响和制约。新闻报道所传递的信息,所宣传的观点,所讲授的知识,只有被受众所接受,进而转化为受众的内在意识,才能产生社会的效应,实现其应有的报道价值。然而,新闻报道的受众并不是可以由新闻报道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客体,而是富有感情的积极主体。每个新闻接受者都有着自己的情感、信念、意志和人生的阅历,都有着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据以评判是非、裁决好恶的标准。人们会从(也必定从)自己的感情出发,能动地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观念、知识作出判断、选择,接受他们感情上所喜好、所赞同的,排斥、抵制他们感情上所厌恶、所反对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新闻报道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感情是否一致。

探讨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共鸣点,便是寻求新闻报道与受众感情一致的内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看,记者捕捉和报道新闻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寻求与受众的感情共鸣点的过程。记者只有掌握并通过这个感情共鸣点,沟通与受众间的情感,使之融洽,浑然一体,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外观、审美要求才能得以真正获得,新闻报道的传播任务也才能得以完美实现。1981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脍炙人口的新闻特写《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全文不足600字,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该特写见报后,深深地拨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弦,并在全国各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特写的标题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建设“四化”的强劲动力。究其原因,除了报道的内容新鲜、主题深刻和写作手法得当以外,十分重要的便是记者牢牢掌握并善于运用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共鸣点。当时,中国男排健儿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终于战胜了世界排坛劲旅南朝鲜(我国80年代称呼,后称韩国——编者)队。消息传来,人们从中感受到的绝不仅是一场球赛胜利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我中华民族无往不前的英勇精神的自豪。为此,北京大学学生欢欣雀跃,连夜自发组织起来游行庆祝,这就是我广大民众这种爱国之情的真实流露。而这篇新闻特写的记者也满怀着对我中华的真诚的爱,不知疲倦地连夜奋笔疾书,把自己的感情倾注于字里行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①,充分表达了亿万人民的情感。

正是由于记者和所报道的对象和受众之间存有“灵犀一点”,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这一点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新闻报道的感情共鸣点的威力爆发了,采写的这篇新闻特写才会有如此理想的社会效果。

现今,我们的新闻报道一般都是在新闻价值、“政治”需要和受众感情三者的交叉点上,对客观事实进行筛选、捕捉和再现的。这三者之间,新闻价值是决定新闻报道的依据和砝码,“政治”需要是决定新闻报道的原则和界限,受众感情则是决定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共鸣点的基点,便在于对受众感情的深刻洞察和熟练掌握。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受众感情这一因素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促使新闻报道对受众产生接近的作用、感化的作用、暗示的作用,让受众“神与物游”②,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性、可读(听、看)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效应。

新闻报道中感情因素的接近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给受众一种亲近、融合、平易、舒适的情感,迅速缩小乃至消除受众与新闻报道之间的距离感。众所周知,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一大要素。接近性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但最关键的是所报道的人和事与受众情感上的接近。情感是人类生活的内驱力、能源力量。情感上的接近,则是诱发受众兴趣的“大磁场”。

比如,关于老山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盛其顺的报道,传播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其“奥秘”之一,就在于报道里的盛其顺并不像以往一些报道中的先进模范人物那样,他不是“高、大、全”的“完人”、“圣人”;他为党、为祖国、为“四化”而英勇战斗、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的形成,不是生来俱有的,同样有一个凡人所经历的转变、进化过程。记者抓住了这一点,所报道的英雄人物和受众在情感上接近了,受众便觉得英雄并不“神秘”,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员”,是可信、可学的。这样,新闻报道的吸引力自然不同凡响。

新闻报道中感情因素的感化性作用,在于它能够帮助受众加深对所报道内容的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受众情绪的转移、观念的变革、信息的更新。我们的新闻报道当然要有明确的思想性,要让受众从报道中得到教益,受到启迪,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寓有的,是通过对受众的“感化”达到的。新闻报道只有从客观事实的实际出发,力求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并把它置于特定的背景下,从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从它和受众的利害关联处,去剖析和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意义,阐述其思想性。这样,新闻报道才能避免做表面文章,才能对受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感化人、启迪人的目的。1983年全国获奖好新闻《谭德定见儿子被电击死仍然坚持接车》(见1983年2月22日广州《铁路工人报》),报道的是,广州铁路局涟原车站扳道员谭德定当班时,正当62次特快列车即将进站,而他6岁的儿子却在扳道房不慎被电击死。

在这场“公”(一车人的生命安危)与“私”(死去的儿子)之争面前,谭德定先是“强忍悲痛,手拿信号旗,主动向二号扳道房要道还道后,又按规定,站在扳道房外立岗接车。62次列车终于安全通过了……”然后,他再去处理儿子的后事。这篇报道通过具体、生动、感人的事实,抓住了与受众的感情共鸣点,深刻揭示了这位普通扳道工人的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读后,撼人心田,催人泪下。报道蕴含着很强的思想性和感化力,它不仅给人以激励、奋进的力量,同时对社会上那种损公肥私、害人利己的卑劣思想和行径,也是十分有力的鞭挞。消息一见诸报端,立即在社会上引起震动。广州铁路局10万多职工掀起了学习谭德定的热潮;编辑部先后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表示要向谭德定同志学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尽力;有个读者还给谭德定同志寄去了自己几个儿子的照片,请他任选一个做儿子。新闻报道的“感化”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因素的暗示性作用,在于它能够帮助受众了解新闻报道所暗示的内容、背景、趋向,以及“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