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崖览胜,山自无风心自渺;飞瀑流莹,半壶日月半乾坤。”
正如上句所述,陆一川此时眼中的风景便是这般。登高望远,壮怀顿生。此生所历种种,想来可谓如梦似幻。特别是,现在还身处于这与世隔绝的地渊之中。
将这里称之为“地渊”说来实在有些牵强。这里其实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世界。巨大到陆一川极尽目力远眺,眼底却只有群山连绵,而无法一眼望到尽头。当然,也有可能是光线不好的原因所致。
陆一川其实是一个安静的人,他喜欢这种寂静无声的世界。若非是外面还有着种种杂事纷缠和责任担当,他其实根本不想离开这里。
在他看来,能够安安静静的过完余生,这是多么奢侈而又遥不可及的想法。
这个世界往往如此,当你需要安静的时候,却在忍受着喧闹,而当你不需要安静的时候,喧闹却又成了昨日烟云。
陆一川虚无飘渺的眼神淡淡的扫视着这个虚无飘渺的世界,心中突然想起了神灵寨往日的时光来。
记忆中苍茫的群山,风马万壑的莲花顶,壁立千仞的迎宾崖,奇石飞瀑的石瀑群,灰的屋檐,古色的檀香,欢声,笑语,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品茗斗酒,比武论剑,情义无双。
是深深的眷恋吗?还是深深的痛苦呢?是恨?还是遗憾?
是那尸积如山,是那血流成海,是那永远无法平息的怨气,是一闭上眼睛就是数不清的充血的眼神。
这一生又如何通透?
陆一川神色忽然一愣,怔怔的望着身后的一片乱石,眼睛再也无法移开他处了。
这些乱石是天然形成的,杂乱而毫无规律,平常人根本无法通过。可是,现在却有一条线直直的从其中间横穿而过,看起来好象是人为开凿的石径。
人为的痕迹?
这个发现虽然令陆一川震惊,可还是无法和他那矛盾的心情相比。
既然这里有人为的痕迹,那么,这个神秘的地渊也必然有着通往外界的出口了。或许,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便有可能出去?
陆一川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他无法衡量,这个地渊和外面的世界哪一个更好。这或许正是令他难以兴奋起来的原因吧。
陆一川站在这条石径之上,左右而望。左边,是通往那个山洞的,而右边,却是未知之处。他静静的想了一想,却往左而去了。
石径往左,一路回还而上,看似与那山洞近在咫尺,实则不知走了有多久,陆一川这才来到山洞口前。
人在暗处呆的久了,目力也会慢慢变得极其敏感。洞外世界微光莹莹,洞内依如从前漆黑一片。所幸陆一川真的在这里呆了很久,眼睛早已适应了黑暗,并且,就是因为在潭水中时,那条龙形之物入体,不仅让他的身体变得极为强壮,目力竟也比从前不知好了多少倍去。
陆一川几乎能够将洞中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陆一川再次来到黑衣道人的尸体前,竟长长的发出了一声叹息。尸体竟然未腐,不过血迹早已风干。其胸口处,那道被大剑黑芒所穿透的,狰狞的伤口看起来仍然惊心动魄。
陆一川本想将其给掩埋了,不过随即却自嘲般的一笑,自语道:“这里本来不就是地下吗?道长能够长眠于此,倒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了吧!”
想到此处,便不再理会,而是脚步一迈,将洞中前后左右上下仔细的一番查探。
没有任何机关或者暗门,出口肯定不在这里。
陆一川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石径之上,只不过,这一次他是回走,走向小径另一端,未知世界的深处。
这条石径不管如何曲折,却始终与峡谷走向平行,这倒是让陆一川看尽了奇峰险岭,别样的一番风景。
不过他无心欣赏,看着前方越加明亮和温暖起来,脚下的步子迈得也越发的大了。
这次他走了足足有两个时辰,这才来到了峡谷的另一端。
这里也有一个潭。不过不是水潭,而是火光冲天、炙热灼人的熔岩之潭。奇怪的是,里面的熔岩并没有将山体融化,而是和那个水潭一般,就那样静静的,冒着将空气也烧得扭曲的热浪。显然,这里没有瀑布。
石径走到这里,竟远远连结起了一条更加宽阔的大路,笔直的伸向了远方,在二者连结着的大路的另一端,小径却是方向一折,又伸向了另一个未知的深处。
这里明显是个三叉路口。
陆一川站在路口正中,向三个方向各自望了望,最终却是大步迈开,向着大路深处而去了。
这次一走,直走了将近有九个时辰,这才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平整如镜一般的石台。
这也就是陆一川可以说脱胎换骨之后的情况下,若是放在从前,先不说能用多少天才能到达这里,便是体力不支的停下来休息,也会不下十来次了。
不过,这说起来极远,但其实又不算真的太过遥远,只不过是因为这里太过奇怪。因为陆一川越是靠近这巨大的石台,便感觉越加的累,隐隐之间似乎是背上压上一座山般,越来越沉。
不过这些陆一川根本没有在意。因为他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头上的“天空”和眼前巨大的石台给吸引住了。
“天空”中是何景象?蓝绿色的流光点点,恍如繁星满天。是的,和他在水潭处看到的几乎一样。
可又大相径庭!
这里的流光不再是散漫之状,而是连结成团,团团相簇,簇簇勾连,在“天空”中组成了一个个奇怪的形状。
这些形状就像是宇宙之中的银河、星座。只不过,在这里缩小了许多而已。
漫天的繁星之中,有一片区域是最亮的,而这片最亮的区域里,有一颗星星是最亮的,这颗最亮的星星不远处,还有着七颗星星组成的,最所有图案中是最亮的图案:北斗七星!
而他眼前的石台又究竟如何巨大?
打个比方,如果陆一川站在石台中间,那么,他无论往哪个方向,距离石台的边缘都至少有那个水潭到熔岩潭的距离。
只不过这里真的十分平整,以陆一川的目力看来,尚能看见石台远处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曲线。
石台上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有着四个巨大得仿佛山峰一般的,圆形规整,好像棋子似的四个石墩,正围绕着正中间一个,有着这四个石墩两倍大小的石墩,远近合适,左右相宜的排列着。
这五个石墩皆以中间的为点,正被横竖交错的两条巨大的沟槽所串连着。
陆一川正站在其中一个石墩的下面,俯视看去,竟微小得好似蚂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