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吃货养生小秘密
9130600000023

第23章 五味的调和(辣)

辛味,是指辛香味,也就是我们常说麻味、辣味。其共同特点就是气味浓烈,刺激性强。辛味食物在三餐中以调料居多,如葱、姜、蒜、花椒、胡椒、辣椒、大料、陈皮、芥末等。此外,还有青萝卜。

中医认为,辣入肺。能宣散,能行气,通血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适宜有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者服食,譬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就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等食物,用以宣散外寒。

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自从川菜、湘菜在大江南北火爆,麻辣食品极其盛行。大街小巷,一些人围着麻辣香锅喝酒行令,大快朵颐。一会工夫,有人头颈流汗,有人满脸通红。当时“辣得真爽,麻得过瘾!”但事后反映在人们身上的情况可就不同,有人没任何事,有人脸上长红疱,有人痔疮犯了,有人牙龈肿痛。

这是为什么?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同样,饮食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适当吃些辛辣食物,夏天可除湿,冬天可御寒。而北方,天气干躁,雨水稀少,长期食用辛味食物,就容易患病。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肾病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不适宜食辛味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

而且,时间上也要注意。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泄,所以要吃暖胃的东西,辛辣就是不错的选择;而冬天阳气内收,内脏是燥热的,要吃萝卜等滋润的食物清胃火。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这个道理。而一天之内,应该早吃“姜”,晚吃“萝卜”,因为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热性的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到夜间,人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吃点滋阴的,润喉消食,清虚燥之热,有利于休息。

温馨提示:

虽然辣味可以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还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但是它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黏膜,使肺气过盛,筋脉不舒、指甲干枯。患有痔疮、肛裂、胃溃疡、便秘等症者还会加重病情。